第六節 廣播新聞訪談
2024-08-15 17:46:54
作者: 陳信凌
一、廣播新聞訪談節目的緣起
新聞訪談節目是新聞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才出現的,因為從最初的觀念來看,新聞報導的是發生的事實,直接呈現在受眾面前的是已經被各類特定的形式描述、記載下來的事件狀態。這個狀態是通過一系列的採訪過程獲得的,但是採訪過程只是記者獲取信息的手段,當然不會出現在公眾面前。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采寫技術與設備的更新,以及新聞從業人員新聞觀念的變化,大家就不再滿足於簡單地報導記者自己感覺中的新聞事件的狀態,而希望給受眾提供新聞事實的更多的面相,並且還想讓更多的人尤其是一些具有恰當身份的人一起參與對新聞事實的解讀與判斷。於是,將訪談的過程直接呈現在媒體上,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其中可以肯定的是,廣播媒體對訪談類節目的出現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報刊沒有辦法直接顯現訪談的過程,而可以更加直觀與形象顯現訪談過程的電視媒體,其誕生時間則遠遠晚於廣播。
實際上,把廣播新聞訪談作為一個固定的節目形態確定下來,是近些年的事情,而且至今傳播的範圍還比較有限。《新聞學大辭典》由甘惜分主編,1993年5月出版,是新聞領域較有權威性的一本專業辭書。該書可稱規模宏大,設置齊全,用180萬字的篇幅,集中了改革開放以來積累起來的新聞研究成果,是新聞理論、新聞史、新聞業務的知識總匯。但是,該書沒有廣播新聞訪談或者廣播訪談的條目,其中只有與廣播訪談較為接近的「廣播對話」和「廣播談話」。這樣的一種處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現在研究界在這個問題上所持的態度和認識的水準。在現今流行的相關書籍中,依舊難以看到廣播新聞訪談節目的影子。
廣播對話是早期廣播報導與宣傳中常見的一種體裁,通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談話者針對設定的話題,以回答或者交談方式展開。節目的設計色彩很濃,一般都要淡化談話者的角色身份,不讓他們以真實面目示人。參與對話的人,有時形象是抽象與模糊的,連姓名也省略不提,只相互以「甲」和「乙」,或者「老張」和「小王」等方式相區分;有時以虛擬的固定形象出現,如設置警察和旅客的兩人進行對話,談論如何防搶防盜的問題。從節目的製作上看,它借鑑了廣播劇的一些手法,配置音樂、音響和解說等元素,為的是追求親切、形象、生動的效果。
廣播談話基本上被視為廣播評論的一種,又被稱為「廣播雜談」、「廣播漫談」等。它以一定程度的交流感為特點,用談話的方式,表達對某一特定的事件或者問題的看法。寫作上要求平易近人,淺顯明了。分析說理要順應聽眾的思路,可以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啟發聽眾的聯想,調動聽眾的情感。在明晰傳遞節目意見與判斷的前提下,與聽眾之間構成一種近似於日常交談的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
很顯然,廣播對話與廣播談話這兩種節目形態被後出的概念廣播訪談包括進去了。那麼,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說它們都是廣播訪談節目的源頭。廣播新聞訪談作為一種節目形態顯豁地存在著,這完全是憑藉了中國新聞獎的評選活動的推動。在中國新聞獎的評選項目的設置中,廣播電視類中有新聞訪談節目。從已經公布的歷屆獲獎作品目錄中看,2008年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才開始將廣播新聞訪談作為一種節目類型列入其中。如果這種判斷沒有什麼偏差的話,那麼,這種作品類型被正式接納,也就三四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