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新聞作品評析> 第四節 廣播評論

第四節 廣播評論

2024-08-15 17:46:33 作者: 陳信凌

  一、廣播評論的特點

  廣播評論是新聞評論與無線電廣播結合的產物,它是新聞評論這個體裁家族中的年輕成員,也是廣播新聞體裁中的後起形式。長期以來,廣播評論基本上是報紙評論的聲音版。隨著新聞傳播觀念的更新,傳播技巧的變化,廣播評論的形式也發生了改變。廣播評論不僅具備一般新聞評論共有的「快」、「准」、「深」等特點,而且也開始具備口語化、音響化等廣播特色。

  

  總體來說,廣播新聞評論應具備以下的特點。

  1.條理清晰明了

  廣播節目隨著時間的流逝,節目內容也慢慢會被聽眾忘記,對於廣播新聞節目同樣面對這樣問題。為了避免聽眾聽了後面的問題,而忘記前面所說的內容,節目就必須簡明而清晰,突出重點,讓聽眾有目的地收聽,能夠確切的理解節目內容。

  文章立論鮮明、條理清晰,聽眾一聽就能夠迅速抓住文章的核心內容,體現廣播評論的特色。這種特徵其實不是只有廣播評論才有,現在各類新聞評論都要求精短、有力,幾百字、一千字左右的評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2.選題從身邊事件入手

  廣播評論的選題主要從大眾身邊的事情入手,通過細緻的分析,推導出深刻的道理。這與廣播主要採用聲音傳播手段密不可分,聲音能給聽眾一種親切感,激發他們對原來生活中不是十分敏感的話題更加感興趣。

  人們收聽廣播不僅是為了了解信息,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能夠從中吸取經驗,解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而對於一些與自己沒有很大關係的意見,聽眾會選擇拒絕收聽或者是聽的時候思想不集中,因而信息的發出者就達不到傳播效果。在此基礎上,評論員的選題就應該抓住與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話題進行評論,實現入耳入心的效果。

  3.論據結合具體事實

  一般而言,新聞評論都是來源於具體的新聞事實,而不是空頭說教。報紙主要藉助文字展開評論,讀者可以通過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具體意思。而廣播則主要通過有聲語言來傳達作者的意思。如果在廣播中依然採用艱澀難懂的文字進行述說,很難引起聽眾的興趣,增加理解的難度。

  而如果在說理過程中,能夠穿插具體的新聞事實,則會降低理解作者思想意圖的難度,更易於讓聽眾接受。因為事件本身很容易被接受,而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新鮮性,能夠激起聽眾的興趣,聽眾也易於記住,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就能理解,聽起來不費力。在記住事件過程和細節的基礎上,也就記住了評論者的觀點。

  4.論述語言口語化

  廣播評論與所有的新聞節目一樣,都是採用聲音語言進行傳播。所以不能採用書面語言,而應該選取一些生動的、簡單的、易於理解的語句。除非是一些特別嚴肅的話題可以相對選用一些書面語言以外,一般情況下都不宜用書面語言。因為不上口,難以理解,有時還會給聽眾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樣就拉遠了播音員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在這裡,口語化語言是一種常規性的選擇。

  但是,這裡所說的口語化語言與日常口語是有很大區別的。日常口語難免會重複、囉唆、缺乏主題。而廣播評論員應該首先明確主題意思,提出明確的內容,避免重複散漫,並對日常口語進行提煉,梳理出清晰的層次,既保持口語的純粹質樸,又注意韻律與節奏,做到表達自然又富有藝術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