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新聞作品評析> 一、是否符合實際的需要

一、是否符合實際的需要

2024-08-15 17:43:54 作者: 陳信凌

  對新聞結構方面展開評析,關鍵要看其是否符合實際的需要。新聞作品的結構雖然有一定的區分,但其本身並沒有高下優劣之別。應該選擇一個什麼樣的結構框架,主要看內容、主題、環境的需要。不結合具體的實例,抽象地討論哪一種結構更好,這樣的事情是根本不成立的。以倒金字塔式結構為例,我們要不要選擇這種結構方式,就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是否需要。實際上,這種結構方式的誕生,也是因為戰地的特別需要。

  1844年5月25日,美國科學家莫爾斯發明了電磁電報,當天下午就被新聞界用來傳遞信息。它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電訊新聞時代」。正是這種傳輸方式,為倒金字塔式結構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61—1863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許多報社爭相派出記者去戰地採訪。由於當時電報技術不過關,經常出現電訊中斷故障。為了儘可能把新聞中最重要的內容傳輸出去,記者們想出來了一個應對的辦法,就是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頭,次重要的內容放在稍後的段落里,以此類推,最次要的放在文章的末尾。埃及的金字塔頂端小而輕,基座大而重,那麼這種新聞結構則與之正好相反,所以被稱作倒金字塔式結構。這種結構打破了記敘的常規,不是根據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布局謀篇,而是以事實的重要程度來決定段落順序。雖然是誕生在特殊的環境中,但由於它的要領就在於把最重要、最新鮮、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消息的開端,其實也符合現在人的閱讀習慣。人們讀報的狀態,一般都不會精讀細看,而只是大致的瀏覽,倒金字塔式結構正可以最大可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所以,它在今天還是常見的新聞結構方式。

  在新聞寫作過程中,對新聞作品的結構不敏感,或者沒有清醒的結構意識,寫出來的作品就會顯得不太專業了。下面是2009年12月4日,北京一家媒體刊發的一篇作品:

  通州新城分成56個地塊

  每塊地上都將有學校醫院

  通州新城155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被「分」為56個地塊,每個地塊里都配建學校、醫療、社區服務中心。市規劃委通州分局相關負責人昨天(3日)做客北京市政風行風熱線時透露的通州新城規劃中的一些細節。

  56個地塊已完成規劃

  

  市規劃委通州分局副局長趙軍介紹,2020年通州新城規劃中,城區規劃面積15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預留100萬人口的容量。運河西岸改造提升舊城,運河東岸聚集城市新增功能。

  在教育和醫療問題方面,新城規劃把155平方公里分成了56塊,把通州區域的規劃人口90萬人分到56個地塊里,在每個地塊里配建學校、醫療、社區服務中心。目前這56個地塊的規劃已經完成了,每個地塊都有學校、醫療。

  地鐵M6線有望到宋莊

  通州規劃分局趙愛軍表示,軌道交通M6線的支線在規劃上有兩個方案,都是最終到宋莊。不過目前規劃方案正在編制中,能不能實施還要看市政府的安排。

  此外,通州正在進行通州大街的規劃,目前設計方案已經完成,預計明年動工,打通之後能緩解通州和市區的交通壓力。

  新北京東站選址果園

  市規劃委通州分局的鄭鐸介紹,新北京東站將建在果園環島的東北側,目前完成了初步設計,規劃5個站台,將作為京唐城際鐵路的始發站。

  萬畝森林公園明年7月建成

  通州區將沿著運河兩岸建設面積達萬畝的森林公園,現在已經初步建成,到明年7月份完成建設。森林公園融合生態、自然、運河文化,形成六園、十八景的郊野公園。今年還準備啟動通州文化中心的建設,總面積達兩萬多平米,成為包括通州圖書館等在內的文化娛樂設施的綜合體。

  運河燃燈塔下建高檔休閒區

  通州新城規劃里,規劃了多處文化休閒娛樂設施。運河燃燈塔下將來是一個高檔的休閒區域,將建成仿古的水鄉。運河東岸也將有一塊地作為綜合的休閒服務區,會建設引進一些高檔的劇場。北苑商務區將建電影院以及一些娛樂設施。宋莊文化創意園將建一個可以互動的動漫影院。通州南部將成為最大的休閒娛樂區,將建設一個主題公園,目前主題未確定。

  建設三大商業區

  在現有商業設施的基礎上,通州還將建3個區域性大型商業設施:第一個是濱水商業區,將建設大型的濱水商業設施;第二個是南部商業區,將結合主題公園在南部建立大型的商業區;第三個是北苑商務區,以商貿、商業為主。

  這篇作品的最大特點在小標題的使用上毫無顧忌。通訊作品由於篇幅較大,為了敘述的清晰流暢,一般都用小標題來連貫全文。不是說小標題的使用只是通訊的專利,而是因為內容及篇幅的需要。上面的這篇消息也用小標題來結構文章,但因為這與其內容及篇幅無關,就顯得不倫不類。每個小標題下,只有寥寥數語,就是為了要引出另一個內容。這導致整個結構顯得非常生硬和突兀。北京日報社的資深記者陳先對它最簡潔的評價是「消息不像消息了」,她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記者不會承上啟下。部主任很快發現這一狀況,懂新聞寫作技巧的總編輯開始抓了,新聞文體要規範了,可記者不會寫消息了。習慣了像切豆腐似的,從網上扒一大塊,來一題兒,想怎麼湊成文的寫手們,不知上下段該怎麼銜接了。二是,消息拉長風毛病難改。因為有小標題,消息一寫就容易長,還要四平八穩地面面俱到,短小精悍的消息難產。儘管一些報紙在考核記者任務量時,已將字數改為條數,但長稿質量評分高的帳,記者們算得很精。三是消息本身的寫作技法荒廢了。混淆了消息和通訊文體的同時,消息寫作的技巧也被人忽略了。」[13]

  可以看出,《通州新城分成56個地塊 每塊地上都將有學校醫院》一文,放任使用小標題,不是因為新聞寫作的實際需要,而是由於新聞寫作的技巧不熟練,以及處於功利的考慮,消息篇幅拉長在內部質量評比時更有可能獲得高分。從新聞評析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理由是很不專業的,撰寫出的作品也很難有好的傳播效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