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語言是否富有活力
2024-08-15 17:43:45
作者: 陳信凌
我們一般把華麗辭藻和誇張、靈動、跳躍的文字看做是文學語言,特別強調新聞表達的是信息,語言只是表意的符號,不必過於強調和突出,只有要語言樸素淺近、通俗易懂就行了。如果有足夠的語言修養,平易淺近便是一種寫作中難得的天然去雕飾的境界。如果語言的修養不充分,平易淺近有時候就會流於僵硬、呆板、粗陋。了無新意,也不見生機與活力。
要分析語言是否具有活力,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首先,查看是否堆積了太多的套話。套話是指一些約定俗成的現有話語,總是出現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它們原本的含義日漸喪失,傳達出來的是一種寬泛性的籠統概念。比如古人在相互分別之後,喜好在書信中或者重逢後說一句:「別來無恙乎?」這只是一個一般性的問候,並不是真的打聽對方有沒有患病。如果真是這樣,不僅問候的善意全失,而且還有唐突與冒犯的意味。現在人見面則喜歡問:「吃了嗎?」這話也沒有了字面上的表意功能,變成了純粹的問候語。因為說話者並不真正關心對方是否用過餐,如果另一方說還沒有吃飯,他並沒有請吃飯的意思。
在實際的生活場景中使用客套話,充分發揮出了套話的現實功能,也顯示了說話者的社會閱歷。但是,在新聞作品篇幅有限,也就是說在引起受眾注意力的機會極為稀罕的情況下,還讓大量的套話充斥其間,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它既是對有限的新聞資源的揮霍與浪費,也是對受眾接受耐心的極大折磨。但是,不幸的是,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不勝枚舉。有網友還對此進行了概括,下面是其中概括的部分內容:
會議總是隆重的,閉幕總是勝利的。
決議總是通過的,路線總是正確的。
班子總是團結的,決策總是英明的。
講話總是重要的,鼓掌總是熱烈的。
領導總是重視的,看望總是親切的。
領導總是微笑的,接見總是親自的。
事情總是矚目的,人心總是振奮的。
問題總是解決的,群眾總是滿意的。
調研總是深入的,貫徹總是徹底的。
理論總是高屋建瓴的,政策總是鼓舞人心的。
設計總是合理的,技術總是先進的。
論證總是專家的,檢測總是嚴格的。
運行總是可靠的,系統總是安全的。
進展總是順利的,竣工總是提前的。
工作總是紮實的,效率總是顯著的。
利潤總是豐厚的,利稅總是較高的。
完成總是圓滿的,成就總是巨大的。
任務總是超額的,形勢總是大好的。
或許不難挑出這種概括有言過其實的地方,但是它揭示出現實的新聞實務界存在著套話頻出的現象,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在進行中外新聞比較的時候,經常強調的是相互之間的差異。不過在新聞作品中堆積套話的現象,中外有些相同之處。美聯社的新聞編輯雷內·卡彭在自己的書中說過:「我們是被累贅不堪的語言包圍著,政府把空空洞洞的官腔灌輸到社會上來,各種公共機構、公司總部、專業部門和社會科學部門,全都為行話的泛濫大賣力氣。新聞記者由於職業關係,不得不同這種使人悶得透不過氣來的用語打交道。他們的本職原該把這一切改變為平易的用語,可惜他們自己也染上了愛說嘮叨話的壞毛病,因而了丟掉了語言的準確性、清晰性和優美性。」[12]
判斷新聞語言是否富有活力的第二個辦法是,看看它是否具有時代感。一種鮮活的語言,一定是具有時代性的。這不是說語言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整體上出現更新換代的變化,而是說時代的流逝,在語言上也會有明顯的感應。具體說就是有些語言會被淘汰,有些新鮮的語言會加入。這已經是被語言發展歷史所證明了的事實。在20世紀80年代,「彩電」還是一個在很小範圍使用的新詞。據介紹,有一位著名的作家還撰文批評使用這個詞語的報紙,他斥責道:「莫名其妙,電還有彩色的嗎?」現在看來,這位使用語言創作的作家,對語言的變化缺乏達觀的眼光。
在新聞評析時注重新聞語言的時代性,其理由不止一個。從語言使用本身來說,因為使用的時間太長,頻率過高,那些過於陳舊的語言的表達的張力與彈性漸漸減弱,其表現力自然也隨之消失殆盡。所以,一些有更高追求的人創新語言途徑,不斷啟用那些新出的具有時代特徵的詞語。我國唐朝的散文家韓愈在語言運用上,反對模擬,強調創新,對古人古文師其意而不師其辭,尤其是明確提出了「陳言務去」的主張。無獨有偶,西方的「陌生化」理論也非常強調語言使用的新穎性與獨特性。該理論由俄國形式主義評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詩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詩學的成熟標誌。所謂陌生化,就是對常規常識的偏離,造成語言理解與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稱上,要使那些現實生活中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化為一種具有新的意義、新的生命力的語言感覺;在語言結構上,要使那些日常語言中為人們司空見慣的語法規則化為一種具有新的形態、新的審美價值的語言藝術。陌生化乃是各種藝術的一個基本法則,作為一門語言藝術,修辭也對此有特別的重視。它在語言運用中,變習見為新異,化腐朽為神奇,傳遞鮮活的感受,製造令人震驚的效果,是修辭藝術中的普遍現象與基本規律。
陳言務去與「陌生化」理論,針對的是文學寫作,是文學寫作中留下的寶貴經驗,新聞寫作雖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適用性是顯而易見的。有一個成功的範例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人民日報》在2010年11月10日在頭版位置刊發題為《江蘇給力「文化強省」》一文,報導近年來江蘇省建設文化強省所取得的多方面成績。接下來,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讀者們或許不記得報導的內容,但是真真切切地記住了標題中的「給力」一詞;或者說大家因為「給力」一詞,而了解了該報導的內容。該文刊發以後,立即引發了空前的反響。截至11日晚上8點,僅在新浪微博轉帖量就多達1800條,評論近千條。大量的新聞媒體以這條新聞為新聞,廣泛傳播。如《法制晚報》與《新華日報》分別在11月12日刊登了《「給力」入標題 讀者記得牢》、《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江蘇給力「文化強省」〉引起網民強烈反響》。而且,該詞很快就以井噴態勢風靡各類新聞媒體,以致有網民稱之為「網絡熱詞的一小步,卻是中國語文的一大步」。下面列出的是在幾天之內,在新聞標題中積極跟進的部分事例。
11月12日的《成都商報》02版:《抗通脹工資是否能「給力」》;
11月12日的《南京晨報》01版:《江蘇公推公選給力「陽光權力」》;
11月12日的《江蘇法制報》01版:《為青年法官成長「給力」》;
11月13日的《青年報》04版:《校長親薦小白菜 學生感嘆:很給力》;
11月13日的《東亞經貿》新聞01版:《放鞭炮點火炬很中國很給力》;
11月14日的《都市快報》02版:《老闆都很給力》;
11月14日的《揚州晚報》B8版:《引渤入疆:真給力?假消息?》;
11月14日的《合肥日報》03版:《中國體育舞蹈很「給力」》。
以上種種的事實證明,對於「給力」一詞登堂入室,正式進入主流媒體,社會上是以壓倒性的優勢表示肯定的。但是,值得說明的是,這並不意味著任何新奇、異樣的詞語都可以被接納到新聞作品中去。據介紹,「給力」是網絡上的「cucn201配音組合」給動畫片《搞笑漫畫日和》配音時的發明。在其中一集《西遊記:旅程的終點》中,唐僧師徒歷經磨難到達天竺,發現所謂終點只是一面寫有「天竺」二字的小旗子,孫悟空便對唐僧抱怨說:「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悟空的這番話也成為後來「給力」一詞的淵源。所謂「不給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預想的目標相差甚遠。而「給力」自然就是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的意思了。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對「給力」的廣泛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恰好能很好地表達網友看球賽時的情緒,「給力」一詞開始成為熱門詞彙,開始大面積流傳。不過,無論如何熱鬧,在這個時候「給力」的傳播範圍仍舊有限。它的通行無阻、大行其道,當然是在出現於《人民日報》的標題上之後。《江蘇給力「文化強省」》一文的作者是江蘇分社的記者趙京安,但是這個關鍵性的標題並非出自於她之手。她的原稿標題是《「文化強省」看江蘇》,文中並沒有出現「給力」。現在的這個標題是人民日報總編部的幾個年輕編輯改定的。
那麼,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巧妙並且成功使用「給力」的經驗。「給力」為什麼出自於幾個年輕編輯之手,而不是資深的記者與編輯?這是因為這幾個年輕的編輯對網絡語言非常敏感與熟稔,他們清楚「給力」一詞在網絡世界的生命力和表現力。同時,他們又是供職於最權威的黨報,清楚語言使用的嚴謹性和規範性。有了這兩點的結合,才成就了新聞報導的這個語言運用的成功案例。它留給我們的啟發是,在新聞報導中應該有注重語言的時代特性,充分調動其表現活力與張力。同時,在語言的使用上並非唯新是從,還要估量它們是否與時代合拍,是否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