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新聞作品評析> 一、語言是否準確

一、語言是否準確

2024-08-15 17:43:42 作者: 陳信凌

  我們先看一些既顯而易見,也被廣泛接受的判斷: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是報導社會面貌、反映現實狀態的,新聞的報導是以語言為工具和媒介展開的。那麼可以說,不真實的新聞是沒有生命力的。導致新聞不真實的原因很多,簡言之,不妨把它們分為兩種。一是主觀上導致的不真實。為了某種目的,就是要掩蓋真實,以虛假的信息欺騙受眾。二是技術上導致的不真實。主觀上沒有掩蓋事實真相的念頭,相反倒是非常想將真實狀況不折不扣地呈現出來,但是其結果還是離實況相差很遠。第一種不真實,可以說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不存任何疑義,也不需再做任何解釋;第二種不真實,實際上就是語言表達的不準確、不到位。

  由此可見,新聞的真實性很大程度上是由語言的準確性來支撐的,準確性也就成了新聞語言的首要追求目標。美國著名報人普利茲對準確性的強調,是新聞史上廣為人知的事例。他曾特別讓人在《世界報》城市版編輯部的牆上貼了一幅標語:「精確,精確,再精確!」他認為:「新聞事業的一個最難之處就是既要保持消息的生命力,以使其受到精確和良心的約束,而不是隨心所欲」,「一定要堅信準確性對報紙來說猶如貞操對婦女一樣重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赫利爾德教授在討論電視和新媒體寫作的時候,提出:「用讀者不會產生誤會的方式寫作。即使是一處不經意的疏忽、一句模稜兩可的表達或者聲像材料的融合,都可能造成對故事的曲解。因為它們是不完全的、脫離語境的,它們會給你的聽眾帶來錯誤的影響和關於主題的不正確的假設。」[7]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也曾指出:「新聞語言的首要要求是準確。」[8]

  對新聞媒體語言使用準確性的關注與評析,可以說《咬文嚼字》雜誌給我們樹立了一種範例。該刊物設立了《語林漫步》《一針見血》《文章病院》《借題發揮》《追蹤螢屏》等欄目,刊登討論大眾媒介在語言文字使用方面存在問題的文章。「同時,編輯部還精心組織、周密策劃,在一年時間裡對一類媒體進行集中的審視與批評。在2005年,《眾矢之的》欄目的總標題是《「咬」定晚報不放鬆》,選定《北京晚報》《長沙晚報》《城市晚報》《春城晚報》《今晚晚報》《蘭州晚報》《南寧晚報》《齊魯晚報》《錢江晚報》《新民晚報》《揚子晚報》《羊城晚報》等12家晚報作為批評的目標,每月集中發表針對一家報紙的批評文章。2006年《眾矢之的》欄目的總標題為《請給螢屏亮分》,接受檢查的12家電視台分別是:中央電視台一套、安徽衛視、北京衛視、重慶衛視、東方衛視、廣東衛視、黑龍江衛視、湖南衛視、山東衛視、四川衛視、雲南衛視、浙江衛視,檢查結果也是在雜誌上逐月發表。」[9]

  讀了《咬文嚼字》上刊發的文章,我們可能會獲得一個同樣的感覺,在新聞報導中,語言文字使用錯亂的現象,並不是個別與偶發的問題,而且非常容易出現的事情。《人民日報》2007年第4版刊發一條新聞《莊世平先生掉念和公祭儀式在香港舉行》,文中說:「莊世平先生因心律衰竭於2007年6月2日2時29分在香港去世,享年97歲。」《「心律」能衰竭嗎》一文認為「心律衰竭」應為「心力衰竭」,因為「心律」指心臟跳動的節律,「醫學上的『心力』指心肌收縮的力量,『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由於心臟跳動無力,排血量減少或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引起靜脈回流受阻,導致靜脈系統淤血及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所出現的心臟循環衰竭的症狀。」[10]

  再看一個電視例子。2007年5月23日晚10時,央視新聞頻道播放了記者採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節目。在採訪過程中,袁隆平談及,北方人愛吃jing米,南方有些省份的人愛吃xian米。這兩種米在字幕上打出的漢字是「筋米」和「鮮米」。《袁隆平沒說「筋米」「鮮米」》一文認為,字幕上的「筋米」和「鮮米」應該寫作「粳米」和「秈米」或者「秈米」,[11]接著還詳細地介紹了「粳米」和「秈米」的特點及由來。

  可以看出,《咬文嚼字》上刊發的文章,不僅心細如髮,明察秋毫,而且出之有據,言之成理,讓人不得不服。這樣的一批批評方式極具建設性,是使新聞傳播進入純正與健康的發展軌道所不可缺少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