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新聞作品評析> 二、拉近教學與現實的距離

二、拉近教學與現實的距離

2024-08-15 17:42:21 作者: 陳信凌

  高校的新聞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與現實嚴重脫節,一直是新聞教育的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對與這一點,新聞業界的一些人有著深切的體會。《中國青年報》總編輯陳小川曾抱怨:「中國的新聞教育已經全面落後了。我發現我們報社新來的記者所受的教育非常陳舊,他們認為最好的標題還是『馬歇爾歇馬,華萊士來華』,這樣的,到報社以後沒有兩年上不了路。」[7]中央電視台的趙世龍在他的《調查中國》一書中,表達了與此相同的感慨。他寫道:「大學裡現在普遍開設新聞院系,專業對口培養,但他們所學與教師授業所講的課業,多與我們這些衝殺在一線的新聞戰士所見所聞和理解的東西很不一樣。……新聞理論的殘缺不全與重重滯後,正日益造成『學院派產品』與新聞傳媒致用間的脫節。」

  總結起來,新聞教育與社會脫節有兩層含義。一是學生不了解社會,不了解世風民情。從整體上說,大學校園並不是與世隔絕的空中樓閣或者孤懸海外的孤島,它是社會中的一部分,社會上的所有的風吹草動都會在這裡得到反映。但是,由於校園生活是每個學生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里,他們的任務比較單純,精力與時間都集中地花在了專業學習上,實際上是過著一種與社會相對隔離的生活,所以,才有所謂大學生畢業後需要經歷一個社會化過程的說法。在這點上,對新聞類專業的學生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因為新聞行業的職責就是要觀察社會,報導社會,干預社會。也就是這個意義上,人們把新聞從業人員看成是社會工作者或者社會活動家。所以,新聞類專業的學生的社會化過程,在大學期間就應該完成。那麼,顯而易見,學生不了解社會、不了解世風民情的問題,是必須引起新聞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的。

  對現實中的新聞實踐存在隔膜,是新聞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與社會脫節的另一個表現。新聞專業的現實指向性很強,實踐性與操作性的特點,要求它必須圍繞著新聞工作的實際運作向學生講授課程的內容。現在辦學單位的一般做法是,鼓勵、引導、安排學生多到媒體機構中參加新聞傳播實務的觀摩、見習、實習。但是,現在這方面的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戰。由於新聞類專業的招生人數在短時間裡驟增,實習的機構應接不暇,根本無法滿足學校的要求。另外,媒體管理的體制機制也在不斷地改革,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它們接納學生的積極性也大大降低。還有為數不少的媒體在接納學生實習方面明碼標價,按照實習的時間與性質收取實習費。這種費用學校並不開支,家境不寬裕的同學自己負擔不起。所以,今天的新聞教育在這個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戰。

  對於學生不了解社會的問題,新聞與傳播的教學機構可以在教學管理方面進行不斷改革,在制度設計與安排上也有許多調整的空間。另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引導,鼓勵他們利用寒暑假有意識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社會,深入基層,以了解社情民意。

  至於對現實中的新聞實踐的隔膜,從理論上看,開設好新聞評析課程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彌補由此造成的缺憾。學生所要了解的新聞實踐,內容是很豐富的。其中至少包括媒體內部的組織構架與運作機制,采、編、播、攝、評的過程與技巧,新聞採編的新設備、新技術、新方法,以及採訪過程的遇到的意外及其應對,等等。這些內容與環節對於一個學習者來說,當然是至關重要的,最好能親歷現場親身感受。但是,這樣的安排如果不能實現,學好新聞評析課程不失為一個彌補的辦法。因為此處提到的這些內容與環節的存在,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製作出優秀的新聞作品。而新聞評析課程實際上是直插核心,面對的就是來自新聞實務界合格尤其是上乘的新聞作品。開設了這門課程以後,學生再也不會忽略對具有代表性的新聞作品的細讀。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他們必須踏踏實實、不折不扣地將注意力聚焦在新聞作品上面。教師的任務就是啟發學生對所選的新聞作品進行感受、玩味、解剖,梳理其採制過程,分析其形式特徵,推斷其傳播意義。通過這個過程的訓練,學生可以從中體會出現實媒體對新聞作品的具體要求,並進而從學校里書本上與概念中的新聞學走入現實中鮮活生動的新聞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