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國綜合中學的改革與發展
2024-08-14 21:31:49
作者: 肖建彬
美國作為最早創辦綜合高中的國家,綜合高中設立之後,從制度到實施一直在迎接各種挑戰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完善,其實踐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歷史階段。
(一)20世紀20年代以後的變革
這一時期的變革主要是課程生活化,包括強化生活類或實用類課程,增加選修課和學生選課自由,關注最低畢業標準。綜合高中有三大功能,20世紀20年代初期,綜合高中主要受進步主義教育的影響,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從做中學非常流行,兒童中心主義成為時尚。在兒童本位思想的指導下,生活被置於優選的地位,綜合高中具有很強的實用主義傾向,過分注重實用。30年代以後,勞動、家政和商業學科的比重越來越多,綜合高中的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更加緊密。與此同時,綜合高中的升學功能和就業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這種教育適應生活的狀況在50年代受到尖銳的指責,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綜合高中制度的設置降低了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或者說導致了教育質量下降,既表現為學術性下降,又存在職業技能訓練不足。這些批評者中最有影響的是貝斯特、斯密斯和科南特,人們批判這種過分強調教育適應生活的教育主張,並很快達成了共識。社會普遍要求學校包括綜合高中對基礎學科的教學予以重視。雖然這種輿論具有深厚的冷戰時代背景,但的確也戳到了綜合高中的痛處。
(二)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改革
這一時期的變革主要是課程學術化,包括減少必修課,增加理論課,加大課程難度。20世紀50年代後,隨著蘇聯衛星率先上天,提升美國高中教育質量的問題擺在了面前。科南特認為,綜合高中在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影響下,長期偏重實用知識和能力,過於強調學生的個人經驗和對生活的適應,忽視系統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導致了美國教育質量的下降。[2]針對過於強調教育適應生活而忽視學生系統文化知識學習的問題,科南特認為只有改革綜合高中的教學目的、制度和課程,才能提高綜合高中的教育水平。為了提高綜合高中教育質量,科南特組織了新的教育改革委員會,建議從課程改革入手,要求把數學、英語、自然科學、社會研究和外語作為所有學生的必修課程。根據改革要求,美國很快修訂了課程標準,在教材中不僅增加了理論知識的比重,強調學科的基本結構,而且增加了最新的知識內容,並大大縮減選修課數量,加強了學術教育,把數學、英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外語作為所有學生的必修課程。
雖然科南特提出的課程改革由於編寫的教材難度太大,教師不能使用,學生也沒有興趣,遭到大多數師生的反對,推行效果並不理想[3],但對綜合高中發展的影響是肯定的,其改革方向也是清晰的。
(三)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趨勢
這一時期的變革主要是課程梯度化,包括強化核心課程,加強升學功能。針對綜合高中出現的「課程內容過於分散,缺乏深度,高中學生參加大多數國際標準化測試中成績偏低,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差」等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開始了綜合高中的第三次改革。1983年美國發表的《國家處於危急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中提出,要加強5門核心課程的學習;要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行為表現採取更嚴格的標準,提出更高的期望;要通過更好的課堂管理和學習組織,更有效地利用在校的學習時間。這些措施恢復和確立了學術性學科在高中課程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綜合高中教育質量的滑坡。1988年,美國發布《關於美國教育改革的報告》,強調設立全國統一的核心課程。1994年國會通過《美國2000目標:美國教育法》正式規定了美國全國核心課程標準,同年,國會成立了全國技能標準委員會對職業教育進行專門指導。
隨著高中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來臨,20世紀末以來,綜合高中的改革出現了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強化學術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的傾向,升學預備教育的比重不斷增加,教育質量不斷提升,職業教育不斷弱化。這是否就是新時代的要求,或者說是綜合高中未來發展的走向呢?這非常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