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原則
2024-08-14 21:28:32
作者: 赫崇飛
(一)社會實踐是素質拓展訓練的基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指高等學校課堂教學、書本知識學習、校內文化活動以外的社會活動,即有組織、有計劃地讓大學生接觸社會的各行各業,參加社會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等活動,從而達到認識社會、認識自我、鞏固書本知識、增強實際能力、轉變思想,同時又服務校外的社會活動。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營造了一個適合大學生拓展素質的成才環境與成才氛圍,在激發學生的主體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完善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實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拓展的基石。
1.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載體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進行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已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是課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是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最有力的手段。作為教育對象的大學生由客體變為主體,教育過程由被動變為互動,大學生在自覺服務社會的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在奉獻社會的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2.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社會文化素質的拓展之路
大學生必須通過社會實踐,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掌握社會經驗,拓展社會文化素質,實現由「學生角色」轉變為「社會角色」,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才。大學生在學校里,學習並掌握了一定的知識理論、生活技能和社會規範,具備了初級的社會文化素質。然而,社會文化素質是在動態的社會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這就要求大學生個體不斷自覺地完善自我,社會實踐活動為他們提供了渠道。在社會實踐中,不僅要求大學生要學會學習、學會關愛、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適應各種社會角色、學會生存,使個性的完善與社會的發展保持和諧,使自身的社會文化素質得以拓展;而且要求大學生在學習和繼承社會文化素質的同時,把知識、理論、經驗作用於社會,豐富社會文化的內涵,做社會文化的傳遞者和創造者。
3.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實踐平台
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高校的一項重點工作,其角色就是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融為一體,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將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為大學生的創新素質教育構建一個實踐平台。
(1)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給大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發展空間,可自由發揮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充分展示自己,使自己的個性發展得到支持和鼓勵,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2)大學生社會實踐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經常會遇到「為什麼」和「怎麼做」。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會質疑和反思,要求大學生對問題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從而激發了蘊藏在大學生身上的潛在的創造性。
(3)大學生社會實踐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發展。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分析設計,面對陌生事物大膽創新、克服困難、實現目標。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此過程中實現手和腦相結合、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在體力和智力統一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其實踐能力更進一步的發展。
4.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強心針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強健的體魄、正確的自我認識能力、良好的情緒狀態、堅強的意志和品質都是構建大學生素質的基石。教育部曾有一份調查表明,在我國大學生中有心理疾患的占20%以上。這說明在相對枯燥的校園環境和過重的學習負擔壓力下,大學生的身心素質尚不成熟,社會適應性、挫折忍耐力還較差。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就像一劑「強心針」,調整了大學生的情緒,磨鍊了大學生的意志和性格,提高了大學生的承受能力和自調能力,從根本上消除了他們心理上的自我干擾和相互摩擦,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得以改觀。
(二)積累是創新之源
創新是長期經驗的厚積薄發。創新是從積累開始的,積累是創新的基礎,沒有積累就不會有創新。彩虹喜歡炫耀自己的光華,但是,離開了太陽它又會怎樣呢?知識的積累與創新亦是如此,缺少了積累的依託,創新從何談起呢?積累是逐漸聚集,是對已有知識、技能等的逐步消化吸收,而創新是在積累的基礎上產生新知識、新技能。任何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從小事抓起、從小事做起。創新也不會憑空產生,而要以積累為基礎。積累是基礎、是內化;創新是升華、是內化基礎上的外化。沒有積累,就打不好基本理論知識、技能的基本功;基本功不過硬就難以推陳出新,難以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在強調創新的同時必須重視積累,沒有經歷過冬天的嚴寒又如何體驗春天的嬌艷與美麗呢?
創新只是知識積累可能產生的一種結果,創新是積累的一次升華,它只降臨在那些準備充分的人身上。無論能否創新,積累都是基礎的、都是必需的。知識積累可鍛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拓展人的知識面,它對人的身心完善、人格發展、品質塑造及知識創新都有著巨大作用。
(三)善變必須以不變為基礎
人們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無時無刻不感到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如何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立足,學會「善變」這項本領是至關重要的。而「善變」卻要以「不變」為基礎。
人需要不變的東西很多,如「愛心」「忠於職守」「堅忍不拔」「遇事問五何」等。只有這些基本素質「不變」,才可能隨需要和可能去「善變」,才可能在複雜的局面下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海爾集團就是以「真誠到永遠」這樣一個不變的服務理念,穩穩地應對著千變萬化的市場,創出了中國企業的品牌。
(四)人脈是眾脈之魂
人脈是人際關係的深層次表現,是「人們在物質交往與精神交流中發生、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直接心理關係」深化為「常能在重要關頭提供幫助的人際經脈」。它是人際關係網中的精華,聯絡方便、反應迅速、幫助有力是人脈的顯著特徵。
在「天人合一」的終極理念下,人與「天」(泛指自然界、社會界之總和)之間需要建立多種溝通的有機渠道——脈絡,也就是人需眾脈相通才能達到和諧的境界。人是「天」中最高智慧的化身,決定了人脈是眾脈之魂。人類只有織成最廣泛的人脈,才能更有效地建立起其他各脈,適應並改造「天」。
隨著現代網絡的飛速發展,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脈絡豐富的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變得可以「彈指一瞬間」完成,這對編織人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人脈的構建更需要面對面、心碰心。沒有心靈的交流,人脈是難以織成的,而這種心靈的交流需要良好人格的支撐。
(五)個人興趣必須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個人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其活動必然受到一定的社會制約。制訂個人素質拓展訓練計劃時也是如此,如果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完全由個人興趣來決定,脫離社會的需要,將很難被社會接納。而如果完全不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則很難激發起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嚴重時還有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因此,我們應強調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的統一,社會需要與個人興趣要有機結合。所以,在制訂個人素質拓展訓練計劃時,應積極把握社會需求的動向,把社會需要作為出發點和歸宿,以社會對個人的要求為準繩,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又要考慮長遠的發展,既要考慮個人的興趣,也要自覺服從社會的需要。這本身也是「天人合一」的原意之一。
(六)培養良好的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良好的素質總是體現在習慣行為之中的。
怎樣培養一個成功的習慣?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人總結了培養習慣的「321」法則。「3」是指習慣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其中可行性是指對這個習慣設計得很科學,符合實際情況;可操作性是指一旦確定要培養這個習慣,最好用日記或工作日誌等方式把它記錄下來,讓它每天來監督自己、提醒自己。「2」是指兩句關鍵的話:第一句,關鍵在前三天,前三天一定要特別認真,要百分之百的認真;第二句話,習慣仿佛是一根纜繩,每天給它纏上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1」是指一個簡單的口訣:「三七二十一」,「三」指前三天認真;「七」指一個星期7天;「二十一」是指三個星期21天,根據西方人文科學家研究,一個習慣的培養平均需要21天左右。這樣如果有了「321」法則為指導,那麼大部分習慣一定能養成。
養成習慣的過程固然是痛苦的,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將是人們終生的財富。因此為了一生的財富,有一段暫時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另外,培養習慣,只要認真地去做,只是21天左右,等於說吃了21天的苦,得到的是一輩子的甜、終身的甜。這是太值得做的事情。沒有比這個更高效了。例如,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面試人員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可見,養成好習慣就可以獲得賞識,獲得賞識很簡單。
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如何快樂地持續這個過程呢?
(1)不時給自己激勵,對自己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給予獎勵認可,就能促進習慣的養成。與此類似,馴獸師特別懂得這種技巧,所有讓人類驚奇的動物表演,都是一種經過訓練的習慣動作。
(2)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只要不斷重複做同一件簡單的事就能養成習慣。
(3)著名物理學家費米的「費米問題」教會人們將難題分解成容易操作的小問題,各個擊破,最終使難題變成一個個容易的小問題並得到解決。養成一個終身受益的習慣,需要日積月累地堅持重複訓練,更需要懂得步步為營、分解操作的技能。
有一位老師在講授壓力知識的課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後說:「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聽眾有的說20克,有的說500克不等。老師說:「這杯水的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鐘,各位一定覺得沒問題;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護車了。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本身並沒有變,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就像我們承擔著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我們就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會以後,再拿起這杯水,這樣我們才能夠拿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