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幼兒心理發展概論(第2版)> 三、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矯正

三、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矯正

2024-08-15 18:13:14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一)消除或避免引起攻擊性行為的環境因素

  為幼兒布置和安排的活動場所和玩具能影響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通過改變幼兒的活動場所及組織方式,可以影響其攻擊性水平。同伴壓力、空間擁擠、對不充足資源的競爭會增加幼兒的攻擊性,如活動場地狹小、密度過大等都會使幼兒在社會性交往和遊戲中的攻擊性行為增多。成人應提供足夠大的遊戲空間來減少可以誘發攻擊性事件的身體碰撞,或者提供足夠多的玩具來避免爭搶玩具而引起的衝突,儘量為幼兒創造一個不存在潛在衝突的環境。此外玩具的性質也是易引發攻擊性行為的因素。如玩具槍、刀等玩具所引發的遊戲主題多是攻擊性的,成人應避免讓幼兒過多接觸。

  (二)提高幼兒認知水平

  1.幫助幼兒識別無意的攻擊性行為

  被無意攻擊的受害者常常把它看作是有意的攻擊性行為來做出反應。為幼兒提供充分準確的信息來使之改變對行為目的的認識,可以減少報復行為的發生。成人通過表達自己對受害者情感反應的理解並向他澄清事件的意外性可以幫助幼兒消除緊張狀況。例如,「你被球打到的時候嚇了一跳吧,我知道你很疼,但是他不是有意要傷害你,他只是想控制住球」。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為攻擊性行為找藉口而是試圖解釋它的非有意性。利用這樣的方法來幫助幼兒更好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可以避免某一攻擊性行為引起另一攻擊性行為的惡性循環。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2.指導幼兒的交往技能

  攻擊性行為產生的一個主要根源是當幼兒面對衝突情境時不能想出其他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法。幼兒僅掌握有限的幾種方法使別人了解他們的想法,而他們常常認為最快、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通過某種攻擊性行為。而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在同伴間的社交地位較低,不易為同伴所接納,其在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如參與同伴的遊戲時,常常會因為採用的策略不恰當而遭受同伴的拒絕,同伴的拒絕更會引發攻擊性幼兒通過攻擊來達到他的目的,所以成人要教給幼兒一些社交方法並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通過提高幼兒的社交技能來減少攻擊性行為。如當玩具數量不多時,可以引導幼兒採取輪流玩的方式,當幼兒有好玩的玩具時,讓幼兒與別人一道分享,當幼兒想參加同伴的遊戲時,幼兒要學會採用禮貌的請求用語「我能和你一起玩嗎」,攻擊性幼兒社交技能提高後,能融入同伴群體之中,同伴廣泛的接納能減少幼兒的攻擊性。

  3.讓幼兒了解攻擊性行為的後果,明確攻擊性行為是不允許的

  當身體或語言攻擊發生時,成人必須在幼兒體驗到這種通過消極否定的途徑獲得的滿足感之前進行干預。而且對於成人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用來幫助幼兒認清並採取合適的行為來達到他們的目標。成人可以讓幼兒認識到無法通過攻擊性行為獲得獎賞,從而在幼兒中確立起攻擊性行為是不允許的觀念,這樣即使在成人沒有立即出現的情況下,暴力事件也會減少。

  (三)教會幼兒如何應對侵犯性情感

  1.允許幼兒合理宣洩

  人們曾認為攻擊就是「釋放能量」的一種方式,這樣可以通過讓攻擊性幼兒把能量疏導到其他行為上或經歷替代攻擊來防止攻擊行為和仇恨傾向。如果鼓勵幼兒將他們的憤怒等敵意性情緒在適當的對象身上宣洩出來,他們的攻擊性能量就會得以排解,從而消除他們的攻擊性傾向。但這種方法,有可能會使幼兒更具有攻擊性,因為這種宣洩可能會暫時轉移幼兒的注意力,但並沒有消除引發攻擊的條件和動機,而是使一種攻擊代替另一種攻擊。我們在此提出的「宣洩」是指以一種非攻擊性行為,較為安全的某種方式排出,即以緩和的方式釋放恐懼、緊張或其他消極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應允許幼兒採取合理的方式進行心理宣洩,來取代攻擊行為。如幼兒玩橡皮泥時用勁地擠、壓、扭、捏等動作和最後一下將橡皮泥使勁地摔在桌子上的動作,都具有宣洩的功能;還有「扔沙包遊戲」「扔紙球遊戲」里的「扔」以及用力地捶打羊角球等,這些行為都有利於幼兒把平常不良情緒通過這種「破壞性」遊戲釋放出來,從而維持心理平衡。而且成人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的幼兒組織不同的遊戲來滿足他們。比如,對於喜歡奔跑的幼兒可以組織他們踢足球、練武術、賽跑等;對於喜歡叫嚷的幼兒可讓他們朗讀、表演等。

  2.指導幼兒應對攻擊的策略

  許多幼兒遭受挫折是因為當他們被別人嘲笑、傷害、辱罵時不知道如何應對。他們或者向攻擊者屈服或者進行反擊,這都會導致進一步的攻擊性行為。如果成人認真對待幼兒對攻擊性行為的抱怨,直接干預進來,指導幼兒適當地處理這類問題,就會減少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此外,成人如果能夠了解到一些總是遭到攻擊的幼兒的想法,也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經常受到攻擊的受害者由於感到孤獨或害怕繼續挨欺負,就常常容忍針對他們的攻擊性行為,而使攻擊者的行為得到強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認識可以擺脫其弱勢的地位。

  (四)樹立正面的榜樣,消除對侵犯行為的獎賞和關注

  因為幼兒有時表現攻擊性是為了吸引注意,所以減少攻擊性行為的一個策略就是不予理睬,消除對侵犯行為的關注,只有當幼兒採取合作性行為時才給予注意。當幼兒發生爭執時,成人應給予受害者注意而不去理會攻擊者。成人可以對被攻擊的幼兒進行安撫,安排他做一些有趣的事,或者告訴他如何以非攻擊性的方式應對來自他人的攻擊。在這樣的過程中,實施攻擊的幼兒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既沒有得到成人的注意,也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他會發現實施攻擊或許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另外,如果有其他幼兒在場觀察到這一幕,成人可以藉此機會向他們展示攻擊性行為是不可取的、不受認可的,也是無效的。

  當受到攻擊的幼兒沒有採取攻擊形式予以報復,而採取較為合理的非攻擊方式進行問題解決時,如向老師請求幫助,成人應予以表揚,樹立正面的榜樣。

  (五)實施家庭干預,採用科學的教養方式

  研究證明,家庭的情感氣氛和教育方式對幼兒攻擊行為的產生有極大的關係。壓抑嚴厲的家庭氛圍容易培養出一個「失去控制」的幼兒。如果家長本人富於攻擊性,經常使用家庭暴力,為幼兒提供攻擊行為的原型,更容易教會孩子相應的行為。因此對父母教養方式的訓練是矯正攻擊行為的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父母應學會用更有效的方式與幼兒交往,減少消極評論的使用,例如,威脅和命令等,多使用積極的評論和對親社會行為的口頭讚許。如果父母能採取上述做法,那麼他們給幼兒施加的這些影響必然會減弱幼兒的攻擊性。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應注重為幼兒展示友善、助人、合作等利他行為,並明確指出這是與攻擊性行為截然相反的,是受到歡迎和肯定的。當家長積極地指導幼兒採取這些行為時,攻擊性行為就會減少或消失。

  單元小結

  社會行為的產生和發展是幼兒社會化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它包括親社會行為和攻擊性行為。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在很早就出現了,是幼兒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方面,包括誠實知恥、同情利他、合作守禮三個特質。親社會行為在生命的前兩年即已經出現。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認知水平和移情能力是影響幼兒親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社會學習也是幼兒獲得親社會行為的重要途徑之一。研究者提出了各種不同的培養幼兒親社會行為的方法,其中移情訓練和榜樣示範是較為常用的培養方法。

  幼兒之間攻擊性行為的起因、類型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在幼兒早期,物品和空間爭奪等引發的攻擊性行為較多。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趨勢是,工具性攻擊行為隨年齡增長而減少,敵意性攻擊行為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引起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個體因素、環境因素、挫折、榜樣和強化等,我們可以通過創建避免攻擊性行為的環境、提高幼兒認知水平及進行科學教養等方法進行矯正。

  思考與練習

  1.什麼是親社會行為?什麼是攻擊性行為?

  2.幼兒親社會行為的三個特質有哪些?並嘗試提出教材外你認為有效的培養策略。

  3.幼兒早期就已經表現出親社會行為,通過哪些方法可以進一步發展這些行為?

  4.請談談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表現和特點有哪些?

  5.如何有效地控制、調節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以減少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6.在有些情境中,幼兒會出於保護自己對他人的攻擊作出報復性的回應。對此,成人該制止還是鼓勵?如果你認為這種報復性回應是不可取的,那麼你可否提出其他的一些替代性反應,或如何對其進行干預?

  案例分析

  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在該事件中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的原因,以及應如何針對原因提出合理化教育策略?

  孩子之間的「戰爭」

  小班的琳琳和班裡大多數小朋友一樣,剛剛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早上,媽媽送她到教室,她跟老師問了好,四下一看,小朋友都在玩各自喜歡的玩具。琳琳也拿了一個娃娃坐在軒軒旁邊玩。玩了一會兒,琳琳覺得軒軒的玩具汽車好,於是放下手中的娃娃,坐在旁邊看軒軒玩汽車,看了一小會兒,她突然伸手去拿軒軒手中的玩具,軒軒自然不讓,嘴裡說著:「我的,我的。」琳琳和軒軒就這樣僵持著,琳琳發現汽車搶不過來,情急之下,一口咬在軒軒的手臂上,軒軒馬上哇哇大哭起來。老師見狀連忙把兩人拉開,為軒軒處理了傷口,並當眾批評了琳琳。原以為事情平息了,可是過了十分鐘,琳琳抱著會發射「子彈」的玩具來到軒軒身邊,突然將玩具湊到軒軒臉龐並快速按動發射按鈕,小子彈一下子打中了軒軒的臉。老師立即檢查軒軒的傷勢,幸好沒有事兒。老師要求琳琳向軒軒道歉,琳琳倒是很配合,但她的臉上沒有一點內疚的表情。

  問題解析:

  1.琳琳的攻擊性行為產生原因分析

  琳琳的例子在幼兒園中很常見。首先,幼兒期的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幼兒,正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發展階段,他們在一起玩時,常常不客氣地相互搶東西,常常只想著自己的需要,還不了解他人的想法。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搶過來,不理會別人的感受,在孩子心裡會形成一種概念——通過攻擊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其次,家庭作為幼兒最主要的生活環境,其中的家庭氛圍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的行為有較大影響。據了解,琳琳是家中的獨生女,又是父母老來得女的寶貝,因為在家中琳琳的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滿足,有時琳琳的父母也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孩子面前爭吵。只要是琳琳和小朋友之間有紛爭,她一定會加倍還擊;只要是她想要的玩具,就一定要得到手。

  2.教育建議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產生既受幼兒所處的獨特年齡階段的影響,也受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矯正上述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尊重幼兒,了解原因,對症下藥。幼兒由於年齡尚小,大腦發育不成熟,抑制衝動能力較弱,語言表達能力不佳,有時做出的攻擊性行為可能是無意識的或者不知如何正確表達自己而引發的。因此成人應明確孩子做出攻擊性行為只是還沒有學會用更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已,不需要對此問題過於緊張,認為是孩子品德不好,當然對此也不能掉以輕心。

  當琳琳做出攻擊性行為後,不要馬上一味斥責,要充分尊重幼兒,首先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告訴幼兒,在特定情況下怎樣做才是對的,除了攻擊性行為,怎麼做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2)營造和諧溫馨的氛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習得的社會行為。幼兒觀察和模仿父母和其他親近的撫養者的行為,並把這種行為應用到自己的社會交往中,並不明白這種行為本身的對與錯。琳琳的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甚至動手打架,孩子就會理解為攻擊性行為是表達自己想法和情緒的正常方式,從而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模擬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在兒童的安慰、幫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父親 B.同齡人 C.母親 D.教師

  2.下面不屬於影響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因素的是( )。

  A.榜樣 B.強化 C.移情 D.挫折

  3.( )是幼兒親社會行為產生的基礎。

  A.自我意識 B.態度 C.認知 D.移情

  4.幼兒道德發展的核心問題是( )。

  A.親社會行為    B.同情心

  C.道德標準的建立  D.移情行為

  二、案例分析題

  小強在幼兒園經常為了搶玩具與小朋友發生衝突,有時甚至對小朋友拳打腳踢。在幼兒園,其他小朋友都躲著他。請你結合案例分析影響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因素,並提出解決方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