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幼兒心理發展概論(第2版)> 三、幼兒健康情緒、情感的培養

三、幼兒健康情緒、情感的培養

2024-08-14 21:16:52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一)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1.創設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

  寬敞的活動空間、優美的環境布置、整潔的活動場地和充滿生機的自然環境,對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幼兒如果長期生活在狹小的環境中,就會經常出現情緒暴躁不安的現象。可見生活的整體環境對幼兒情緒、情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良好的生活環境,無壓抑感、充滿激勵的氛圍,可以使幼兒感到安全和愉快。為此,成人應儘可能地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合理安排好幼兒的一日生活,使幼兒在生活中處處感受到輕鬆和愉快,以促進其情緒、情感的健康發展。

  2.營造寬鬆、和諧的交往氛圍

  物質環境對幼兒情緒的影響固然很大,但精神環境更不容忽視。幼兒與周圍人的關係是影響幼兒情緒、情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師幼關係和同伴關係有助於幼兒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使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反之,幼兒則會反感上幼兒園,在幼兒園裡也會感到孤獨、寂寞,心情抑鬱。因此,教師要為幼兒創設一種歡樂、融洽、友愛、互助的氛圍,例如,教師要經常有目的地組織幼兒自由交談、玩「過家家」等交往遊戲活動,使幼兒感到在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對於那些膽小懦弱的幼兒,要鼓勵他們敢於表現自我,主動與人交往;教師尤其要注意那些受排斥和被忽視的幼兒,使他們能夠和小夥伴友好相處,從與同伴的交往中得到快樂。對那些缺乏溫暖的離異家庭的孩子,教師要給予更多的愛,使他們在幼兒園裡獲得更多的快樂,健康地成長。在幼兒園的某個角落布置一個溫馨、舒適的「心情角」或「悄悄話小屋」,讓孩子有一個和同伴單獨相處的小空間,在這裡他們可以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也可以和好朋友說說心裡話。此外,成人還要注意教育幼兒在交往中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要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同情別人的不幸;體驗集體的溫暖和真摯的友情,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緒、情感。

  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幼兒良好情緒的建立也依賴於幼兒園中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因為單調的刺激容易使人產生厭煩等消極情緒,而豐富多樣的環境變化則能激發人的探索興趣。豐富的生活內容會讓幼兒產生興趣,激發探索欲望,收穫快樂和滿足。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儘量為孩子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如創設手工操作區、娃娃樂園、科學實驗室等,也要多帶孩子進行各種戶外活動,讓孩子有更多親近自然、感知世界的機會。教師和家長還可以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幼兒文學作品,使孩子在欣賞這些文學作品的同時培養其高級的社會情感。如在閱讀《蘿蔔回來了》時,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講述小動物們在困境中關愛自己的夥伴的故事,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道德感。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努力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有利於幼兒健康情緒、情感養成的活動。

  (二)樹立科學的教養理念,提供良好的情緒、情感示範

  嬰幼兒的情緒易受感染、模仿性強,因此成人的情緒、情感示範非常重要。家長和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所顯現出的積極熱情、樂於助人、關愛幼兒等良好的情緒、情感,對幼兒良好情緒、情感的發展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反之,則會造成不良的後果。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情緒、情感榜樣。同時成人對幼兒的教育、管理應有科學的教養態度。例如,教師、家長要隨時以親切的微笑、和藹的面孔出現在孩子的面前,跟他們親切地交談給他們以適度的撫摸、摟抱等,讓他們獲得愉快、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公平合理地對待幼兒,滿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堅持正面教育,不恐嚇、不威脅幼兒,也不能溺愛或過分嚴厲地對待幼兒;關注幼兒的愛心教育,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等。

  (三)開展遊戲或主題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情緒、情感的發展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遊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宣洩自己的情緒,不受現實條件的限制,充分地展開想像的翅膀,從事自己嚮往的各種活動,從而獲得心理的滿足,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如繪畫、玩泥、玩水、玩沙、唱歌、跳舞等都可以使幼兒充分表達自己不同的情緒,使幼兒感到輕鬆愉快。幼兒由於年齡小,還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內心發生的事情,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某種程度的焦慮或不滿,而遊戲正好可以使幼兒從這些不愉快的情緒中得以釋放和解脫,有利於積極情緒的發展。如遊戲中,中班的一個女孩自己想當「理髮師」,而別人不願意帶她一起玩,她就一個人偷偷地哭泣。教師發現後,先是穩定她的情緒,讓她說出不高興的原因,然後幫她分析自己的情緒、讓她知道遇到事情生氣、哭是沒有用的,並引導她想出克服不良情緒、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她與別人商量先當「顧客」,然後再輪流當「理髮師」,這使得她順利地參與到了同伴的遊戲中,情緒也逐漸變得愉快積極起來。

  此外,開展有關情緒的主題活動也有助於促進幼兒健康情緒、情感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如「我們都是好朋友」「會變的情緒」「趕走小煩惱」等主題活動,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

  (四)教給幼兒恰當的情緒表達方法,幫助幼兒及時疏通和轉移不良情緒

  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因為受到挫折而表現出不良的情緒反應。作為家長和教師一定要充分理解和正確對待孩子的發泄行為,為孩子創設發泄情緒的環境和情境,培養孩子多樣化的發泄方法並學會自我疏導,不要讓幼小的心靈長期處於壓抑狀態。

  1.合理宣洩法

  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會有消極情緒,作為家長和教師,我們的任務不是要求幼兒一味壓抑,而是要幫他們學習選擇用對自己和他人無傷害的方式去疏導和宣洩這種情緒。成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幼兒提供機會訴說自己心中的感受,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例如,在幼兒因爭執產生憤怒、悲傷等情緒反應時,教師支持鼓勵他們充分表達各自的感受,耐心傾聽他們對於衝突的解釋,將有利於幼兒及時疏泄消極情緒,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矛盾,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2.自我意會控制法

  自我控制能培養幼兒的忍耐力,緩解不良情緒帶來的過度行為。教師可教會幼兒在發怒時默數「1、2、3、4……」或默念「我不發火,我能管住自己」等,這樣可以幫助幼兒暫時緩解緊張,避免做衝動的事情。

  3.學會哭訴

  哭是幼兒表達和發泄情緒的最好方式。當幼兒開始哭或發脾氣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留在他的身邊,傾聽孩子的訴求,溫和地撫摸或摟住他,講幾句關心的話,如「再告訴我一些」「老師愛你」「發生這樣的事真令人難過」,但不要多。假如在此時說得太多,可能會在這種交流中凌駕於幼兒之上,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聽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企圖」糾正它,那麼孩子會深深地感受到老師的關心。

  4.注意力轉移法

  幼兒的注意力相對較弱,注意某一事物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當幼兒對某一事件具有不良情緒反應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幼兒的注意力轉移到高興的事情上,如看電視、做遊戲、玩玩具,也可以想一些笑話、幽默或以前快樂的事,使幼兒的情緒重新變得愉快。

  5.負強化法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成人的訓斥打罵,不僅無益於問題的解決,還有可能造成幼兒的逆反心理。成人可以用「負強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的情緒失控。例如,孩子吵著要買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滾,家長可採取不勸說、不解釋、不爭吵的方法,讓幼兒感到父母並不在意他的這些行為。當孩子鬧夠了,從地上爬起來時,父母要表現出高興和關心,可以對孩子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但你現在不鬧了,真是一個好孩子。」然後父母可以跟他講道理,分析他剛才行為的不對之處。

  (五)引導家長緩解幼兒的過度焦慮情緒

  針對幼兒的過度焦慮,教師和家長要引起注意。要分清幼兒焦慮的種類從而對症下藥。

  1.緩解入園焦慮

  對於與父母或撫養者分離引起的分離焦慮,以入園焦慮居多。家長要在幼兒入園前為孩子做好一定的交往準備。如在入園前要有計劃地擴大幼兒的交往範圍和活動空間,幫幼兒找玩伴,多和其他孩子接觸,引導幼兒主動和他人交往。家長之間也要多接觸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初步建立交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針對不同的氣質類型採用不同方式緩解幼兒的焦慮情緒

  有些幼兒由於自身的氣質,會對外界的細微變化較敏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這些幼兒的父母,常常也有程度不同的焦慮現象。因此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不要當著幼兒的面焦慮不安,以免讓孩子染上焦慮。同時應對不同氣質類型的幼兒區別對待:①哭鬧不穩定型:這類幼兒焦慮情緒尤為嚴重,簡單的親近方式和玩具都無法消除他們的不安全感。家長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親近,多順應多滿足,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②安靜內斂型:這類幼兒性格多內向、害羞,表現出一種極不安全感,這類幼兒往往藉助玩具來安慰自己,難以親近陌生人。因此,可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幼兒逐步擺脫焦慮感。

  3.緩解幼兒的期待性焦慮

  期待性焦慮多見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能力,使孩子無法達到家長的期望和要求,孩子擔心受到父母的責備,而產生焦慮不安情緒。如很多家長會橫向比較,總是誇獎別人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賦予更多的任務和期望,讓孩子學琴考級等。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實事求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多給孩子鼓勵而不是過高的期待和要求。

  此外,還可以運用音樂法和遊戲法來緩解幼兒的焦慮情緒。另外,對於焦慮的孩子,不適合做安靜的活動,因為在安靜的環境中,他們很容易勾起傷心的情緒,因此教師需要多組織一些令他們開心愉快、情緒興奮的活動,從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玩」是幼兒的特性,為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可增添戶外活動環境的自然情趣和魅力,讓孩子在大自然中盡情嬉戲,緩解自身的焦慮情緒。

  單元小結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它們對人的行為有推動或抑制作用。情感是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的主觀體驗,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現象之一。人類高級的社會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幼兒最初的情緒與生理需要相聯繫,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情緒逐漸與社會性需要相聯繫。幼兒情緒的發展具有社會化、豐富和深刻化、自我調節化的特點。幼兒的高級情感已有了初步的發展:小班幼兒道德感主要指向個別行為;中班幼兒不但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他人的行為,並由此產生相應的情感;大班幼兒的道德感進一步發展和複雜化。幼兒期的理智感和美感也都已開始發展。

  情緒與身心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繫,成人應通過創設合理的生活制度、豐富的生活內容、和諧的家庭生活,為幼兒營造愉悅的情緒氛圍;同時,成人應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情緒榜樣,正確地對待幼兒的情緒行為,幫助幼兒及時地疏通和轉移不良情緒。

  思考與練習

  1.什麼是情緒、情感?談談情緒、情感在幼兒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2.請舉例說明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特點。

  3.幼兒高級情感的發展有什麼特點?

  4.作為幼兒教師,應如何幫助孩子排解不良的情緒體驗以及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呢?

  5.觀察幼兒在生活或遊戲中的情緒、情感表現,談談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有何特點。

  案例分析

  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本章知識分析事件中幼兒出現的情緒表現是否正常,並提出合理化的教育策略。

  幼兒園裡,小明和小輝一起開心地玩搭樓房的遊戲,他們已經搭好了大樓的第一層,正準備搭第二層時,小輝的爺爺來接小輝了,小明望著小夥伴離去的身影,心裡一陣委屈,「轟」的一聲推倒了搭好的大樓,一個人不開心地坐著……這樣的場景在幼兒園裡時有發生,然而不同的幼兒卻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會像小明一樣把已經搭好的樓房推倒,有的孩子會撅起嘴巴生悶氣,有的孩子則會邀請其他小朋友合作或獨自一人繼續搭建樓房。

  問題解析:

  1.情緒表現特點分析

  案例中小明的表現屬於不能合理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幼兒早期由於大腦皮層對皮層下中樞的控制能力發展不足,因此情緒衝動易變,不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逐漸學會一些情緒調節策略來幫助他們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情緒調節策略的發展和成熟也標誌著幼兒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

  當幼兒碰到與自己願望相違背的事情時,出現消極的情緒表現是正常的。但是那些以不良方式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如案例中提到的把樓房推倒的孩子,不僅無法獲得宣洩的快感,而且可能會因這種不良方式導致的後果而更加沮喪:好不容易搭起來的樓房就這麼被自己毀了,多不高興啊!而那些善於調節自己情緒的孩子,如案例中我們說到的邀請其他孩子合作或者自己繼續把樓房搭好的孩子,則更容易轉化負面情緒,並從新行為中獲得快樂。看到最終搭成的房子以及周圍重新聚攏來的玩伴,誰還會不高興呢?

  2.教育策略

  (1)轉移注意力。幼兒的注意力相對較弱,注意某一事物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當幼兒對某一事件具有不良情緒反應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轉移其注意力的方法調節情緒。如小明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坐在還沒搭好的積木旁,教師可以用愉悅的語調說:「小明,你看,小平正在做飛機模型呢,你願不願意過去幫他一下啊?」如果小明對做飛機模型感興趣,就會很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新遊戲和新夥伴身上,而不再陷於失望的情緒中了。

  (2)改變對情緒激起事件的解釋方式。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解釋會帶給幼兒不同的心理感受,以一種幼兒能夠理解並接受的方式來解釋可能造成不良情緒的事件,可以抑制不良情緒的發生,以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比如,上例中教師走過去與小明對話:「小明,你怎麼了?」「小輝不跟我玩了」。「他為什麼不跟你玩呢?」「因為他爺爺來接他回去了。」「哦,那就是說,不是小輝不願意跟你玩,是因為他爺爺要接他回去,是這樣嗎?」「是的。」「如果你媽媽這時來接你,你是不是也只能這樣做啊?」教師把可能產生不良情緒的解釋轉變為幼兒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解釋,並且通過引導幼兒設身處地思考,使小明接受了小輝的回家這個事實。

  (3)使用應對源。在幼兒發生不良情緒反應的過程中,教師若能較好地藉助應對源(即幼兒感興趣的人、事和物),同樣能調節幼兒的情緒。例如,如果小明非常喜歡畫畫,教師可以問:「小明,你畫畫那麼棒,你願不願意把你和小輝搭的『房子』畫給老師看呢?」如果小明的好朋友陳晨還在幼兒園,教師也可以說:「小明,小輝回家了,不過陳晨還在那邊呀,你願意邀請陳晨一起繼續搭『房子』嗎?」當然,如果教師此時有空,教師也可以詢問小明是否願意邀請老師和他一起搭「房子」。這樣,運用周圍的人(陳晨、老師本人)或者周圍的事物(畫畫)作為應對源,同樣可以調節幼兒的情緒。

  (4)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許多幼兒在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或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時,都試圖採用哭鬧、發脾氣等方式來解決問題,而當問題依然無法解決時,這種負面情緒會愈演愈烈。因此幫助幼兒學會以一種可被人接納,又能達到較為滿意結果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具有重要的意義。小明看到小輝要走,生氣地將「樓房」推倒,一個人生悶氣,教師可過去問:「小明,你怎麼了?」小明不肯說話。老師又問:「是不是不高興啊?」小明點點頭。「是因為沒人和你一起搭積木了?」小明點點頭。「那為什麼不邀請陳晨跟你一起玩呢?」等到「房子」搭完之後,教師可對小明說:「小明真棒,『房子』已經搭好了,如果你一直生悶氣、踢凳子,『房子』是不是到現在還沒搭好啊?」教師可以通過這種引導,讓幼兒明白一味發脾氣只會損壞物品甚至傷害別人,而自己的不高興情緒一點都不會好轉,從而使幼兒逐漸學習用比發泄更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模擬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不屬於幼兒高級情感的是( )。

  A.責任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2.( )是人的認識和行為的喚起者和組織者。

  A.感覺 B.知覺 C.情緒 D.氣質

  3.幼兒基本情緒表現不包括( )。

  A.愛 B.笑 C.哭 D.恐懼

  4.下列關於情感與語言的敘述中,( )項不正確。

  A.兒童最初的話語大多帶有情感和願望的色彩

  B.情緒激動對兒童學習任何一類詞語都不利

  C.情緒激勵法可以促進兒童掌握某些難以掌握的詞

  D.有美感的詞比有惡感的詞更利於兒童記憶

  5.情緒是嬰幼兒交往的主要工具,這是因為情緒具有( )。

  A.喚起功能 B.信號作用 C.調節功能 D.分化過程

  二、簡答題

  1.簡述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和情緒。

  2.簡述兒童情緒社會化趨勢的表現。

  三、論述題

  論述情緒、情感與幼兒活動的關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