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幼兒心理發展概論(第2版)> 三、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策略

三、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策略

2024-08-14 21:15:17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一)創造條件滿足幼兒觀察的學習需求,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1.引導幼兒觀察生活,運用語言總結生活經驗

  幼兒生活經驗的貧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思維的發展。依據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的特點,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必須藉助對具體事物的感知。因此,成人要創設條件讓幼兒多觀察,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同時還要用語言指導幼兒積累觀察的經驗。比如,在指導幼兒觀察時要介紹觀察物的名稱,儘量讓幼兒感知這個詞所代表的事物或事物的屬性。在秋天戶外散步時,會看到有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就可以隨機介紹「飄落」一詞,讓幼兒通過觀察樹葉在空中的狀態感受到「飄」的「輕輕」的特點以及樹葉著地的結果「落」。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們用動作(身體)表現樹葉「飄落」,進一步強化孩子對這個詞彙的理解。

  2.利用有趣的圖文故事,加強語言與表象的聯繫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年齡低的幼兒總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或笑話。這是由於他們對抽象的語言符號的理解能力不強,第一次聽笑話並不能在頭腦中產生相應的笑話情境表象,因此第一次聽時他們並不覺得好笑。為此,他們讓家長或老師重複講他們聽過的笑話,隨著聽的次數增多,他們在頭腦中的笑話情境越來越豐富,他們越聽越覺得有趣,甚至說笑話的人還沒有講到好笑的部分,他們已經在頭腦中利用表象完成了笑話情境的表徵,然後開懷大笑,真正享受聽故事的樂趣。因此,小班幼兒教師給幼兒講故事必須與家長緊密配合,創造條件讓幼兒有機會多聽、重複聽故事,藉助閱讀活動的開展,促進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做好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準備。

  (二)保持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幼兒勤于思考、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1.拓展幼兒的視野,創造幼兒提問的條件

  整個世界對幼兒來說,還存在許許多多他們尚未了解的事物,幼兒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教師和家長要創造條件讓幼兒有機會從觀察周圍生活開始,逐步認識到更廣闊的世界,保持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新鮮感、好奇感。要善於抓住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發現奇異點,提出問題。教師和家長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的不停提問,耐心傾聽幼兒提出的問題,無論是否能解答都要重視幼兒的提問,讓幼兒感受到這個問題是值得思考的,切忌因為幼兒所提出的問題過於簡單而流露出輕視的表情,這會打擊幼兒探索的積極性。

  2.分析幼兒各種提問的教育意義,提高幼兒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因為對周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好奇而提出許多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是很粗淺的,通過觀察就可以解決。教師和家長要認真思考幼兒的提問對幼兒教育的意義。教師和家長應對幼兒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如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粗淺問題,要鼓勵幼兒通過仔細觀察自己探索問題的答案,避免幼兒養成隨口就問但不愛思考的習慣;如果是一些幼兒共性的問題,教師可在集體活動中組織分享交流,讓幼兒在傾聽別的小朋友探索結果的過程中彌補自己因觀察視角差異所帶來的認識上的片面性;還有一些問題與幼兒生活緊密聯繫但憑藉幼兒能力無法獨立完成探索過程的,成人可以根據幼兒感興趣的程度和問題的教育性,梳理並簡化複雜的問題,創設出既能滿足幼兒興趣,又有利於幼兒自主探索的問題情境,鼓勵幼兒深入探索,滿足幼兒的求知慾和成就感;而極少部分的問題是與幼兒生活關係不大或者無關的,成人可以對幼兒提問題的行為表示肯定,並表明這個問題等孩子長大一些再與他一起探索。

  (三)鼓勵幼兒發散思維,引導幼兒在比較中選擇最佳答案

  在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教師或家長可以以某一個問題為思維基點,創設問題情境,組織開放性討論,討論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地提出假想,啟發幼兒調動原有的知識經驗,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問題的答案,得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當幼兒積極參與討論時,教師和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幼兒提出的看法,在聆聽幼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還要適時地與幼兒分享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藉助成人的視角啟發幼兒發現新的探索方向,避免幼兒因瀕臨「黔驢技窮」而失去了參與活動的興趣,能有效保持幼兒繼續探索、參與討論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和家長要善於發現幼兒不尋常的提問或解決問題的答案,抓住激發幼兒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有效時機,培養幼兒思維的獨立性和新穎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