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認知發展學說的兒童發展觀
2024-08-14 21:12:16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瑞士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畢生研究兒童認知的發展,創立了著名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發生認識論。
(一)主要觀點
1.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
皮亞傑認為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四個:成熟、物理環境、社會環境、平衡。
成熟是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發展,兒童心理的發展必須依賴於先天的遺傳因素和生理基礎。
物理環境包括物理經驗和數學邏輯經驗。
社會環境是指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生活、社會傳遞、文化教育、語言信息等。皮亞傑強調,社會環境對人的心理發展的影響,是以個體的認識結構為前提,通過社會互動作用而實現的。
平衡過程是主體內部存在的機制,皮亞傑認為如果沒有主體內部的同化、順應、平衡機制,任何外界刺激對兒童本身都不起作用。
2.認知發展的階段
皮亞傑依照兒童智慧發展的水平,將兒童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嬰兒的學習限於最簡單的身體動作和感官知覺方面:視覺、觸覺、嗅覺、味覺和聽覺。在這個階段,兒童還沒有語言和思維,逐漸形成客體永久性的概念。
(2)前運算階段(2~7歲)。該階段兒童能保持對不在眼前的物體形象的記憶;語言和符號的初步掌握使得體驗超出直覺範圍,出現直覺思維(4~7歲)或表象思維。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相對具體性,兒童開始依靠表象思維,但是還不能進行運算思維;二是不可逆性,突出表現為缺乏概念守恆結構,如液體守恆、數量守恆、面積守恆等;三是自我中心性,具體表現為自我中心思維,兒童認識周圍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經驗中心來理解事物,認識事物。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兒童開始具有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對物體的大小、體積、數量和重量進行推論思考,獲得了守恆性和可逆性的概念;把概念體系用於具體事物;逐漸能夠運用保守原則。在這一階段中,最重要的一種運算是分類。
(4)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上)。這一階段兒童不再依靠具體事物來運算,能夠脫離具體事物進行抽象概括,能夠作出幾種假設推測,並通過象徵性的操作來解決問題;達到了認知發展的最高階段;同成熟的成年人的思維能力相當。
(二)教育啟示
1.教育應配合兒童的認知發展順序
首先,按兒童的認知發展順序編制課程。課程內容、進度以及何時該教什麼應按兒童心理認知狀態的變化來設計。其次,教材應不顯著超越兒童現有的認知發展。皮亞傑認為兒童接受有關的知識時,必須具備同化它們的結構的能力,否則事倍功半。最後,教授教材時,重點不宜放在加速兒童的學習進度上。教育的理想不是以傳授最多的知識為唯一目的,而是以兒童學會學習並得以發展為正途。
2.以兒童為中心,大力發展兒童的主動性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能力不能是外爍的,只能從內部形成;教育必須致力於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只有兒童自我發現的東西,才能積極地被同化。
3.重視活動在教育中的作用
皮亞傑認為知識的形成主要是一種活動的內化作用,兒童只有具體地、自發地參與各種活動,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如物理知識是通過作用於客體的動作而形成的。有關樹木的真實概念只有在兒童作用於樹木時才可能獲得並精細化,否則即使看了樹的圖片,聽了有關樹的故事,讀了有關樹的書,幼兒也不可能形成樹的知識。邏輯數學知識的構成同樣來自對客體的動作,僅憑聽和讀是不可能形成諸如數量、長度和面積等概念。社會經驗知識的構成也取決於兒童與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
4.注重遊戲和探索的教學方法
一方面,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而安排不同的遊戲。皮亞傑認為,對於幼兒來說,無論何時,只要能成功地把初步的閱讀、算術或拼讀改用遊戲方式進行,兒童就會熱情地沉溺於這些遊戲中,並獲得真正有益的知識。另一方面,每一學科都必須提供產生大量探索活動的可能性,並使之與一定的知識體系相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