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感知
2024-08-14 20:48:26
作者: 時芹
圖6-4-1 《斷臂的維納斯》
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與周圍的世界發生感性的、自然的和直接的聯繫。每天都要在觀看、傾聽和接觸外物,這種由各種渠道得來的第一感覺,就成為我們進行理解、想像和情感活動的基礎。我們常會提到對這件作品的第一感覺怎樣,從審美心理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對作品的初步感知。好的書法作品,首先便能從整體上吸引和感染欣賞者,如果失去了整體美的話,局部的「美」再好也失去了意義。雕塑作品《斷臂的維納斯》(見圖6-4-1)被譽為是最美的希臘雕塑,曾有人提議把斷了的手接上,後世的雕刻家們在競相製作復原雙臂的複製品後,都為有一種畫蛇添足感覺而嘆息。正是這殘缺的斷臂似乎更能誘發出人們的美好想像,增強了人們的欣賞趣味。
書法欣賞的伊始,按照人的審美心理規律,首先是對書法的風格和意境有一個初步感知和大概的印象,這種宏觀把握,是從整體著眼的。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書法的風格一般是指作品形式構成的審美效果,是一種風采、品格、格調特色,即書法家將其所掌握的字體,及其運筆、結體的個性等通過書寫而顯示出的風格特色,它是書法家才識、修養、工力的反映。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而言,書法的風格我們可以簡稱為「筆格」。形式面目是「筆格」表現的集中點,主體的精神修養則是「筆格」的靈魂。書法欣賞活動中的「直觀感知」側重的就是對於「筆格」的「形式」層面上的把握。
就字體而言,不同字體有不同的風格:篆書婉通,隸書嚴密,草書流利,楷書工謹,行書曉暢。就地域、群體而言,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之間也會有風格的差異。清錢泳贊同阮元「書法分南北宗」的觀點,他在《書學》中指出:畫家有南北宗,人盡知之;書家亦有南北宗,人不知也……不知南、北兩派判若江湖,不相通習,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宜於啟牘;北派則中原古法,厚重端嚴,宜於碑榜(見圖6-4-2)。
圖6-4-2 北碑南帖
就個人而言,不同的氣質喜好、情性審美,導致書法家有不同的風格。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說:「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雖皆充悅,而舉體沓拖,殊不可耐。」「羊欣書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而且就是同一個書家,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書力修養階段、不同藝術追求階段,也會出現風格差異。王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則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正是這不同的風格特徵,決定了其書法作品的獨特價值。
文藝理論中,較早討論風格問題的是劉勰,他在《文心雕龍·體性》篇中將紛繁複雜的文學風格歸納為八種基本類型,他說:「若總其歸塗,則數窮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劉勰的這個觀點基本上還局限在文學內,沒有上升到更高的思想層面。另外,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雄渾、沖淡、纖穠、沉著、高古、典雅、洗鍊、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也主要是論不同風格的。在這個問題上,真正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的「陽剛陰柔」論,他在《海愚詩鈔序》中說:「吾嘗以為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苟有得乎陰陽剛柔之精,皆可以為文章之美。」姚鼐認為,文章之美雖千姿百態,各有不同,但總的說來不外乎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兩大風格類型,其本即為天地陰陽,其變化猶如天地化生萬物,不可勝窮。「大抵陽剛者氣勢浩瀚,陰柔者韻味深美;浩瀚者噴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概而言之,陽剛之美如雄渾、豪放、峭拔、俊健、剛勁、壯麗、粗率、古樸、老辣等,陰柔之美如含蓄、婉約、飄逸、平和、淡雅、醇和、圓熟、豐潤、高遠等。
在書法理論中,如漢蔡邕《九勢》:「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唐虞世南《筆髓論·契妙》:「字雖有質,跡本無為,稟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達性通變,其常不主。」清劉熙載《書概》:「書要兼備陰陽二氣。大凡沈著屈郁,陰也;奇拔豪達,陽也。」
綜上所述,我們也可以把書法風格的類型歸結為陰柔和陽剛兩大類型。
書法的境界簡而言之可以稱為「筆境」。按照辭典的解釋,境界,本是指疆界,土地的界限,引申指事物所達到的程度,特指文學藝術的意境。童昌森《我對境界說的理解》指出:「境界由景、情、意三元素構成,通常應當具備景的呈現、情的抒發、意的表達和諧、合理、秀巧、奇異、自然、生動、真切等特點。」宗白華說:「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根、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
境界與風格應當結合起來看,正如王國維所說的「有境界則自成高格」。漢字體勢等形式面目首先表現出來的是筆格,筆格上了一定的層次,即書家具有了一定的審美修養,並在作品中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反映後,那麼,這樣的書法作品便顯示出了一定的境界,即具有了筆境。換句話說,筆格是通過筆法而呈現出的形質而展現,一定的筆格就會顯示一定的筆境,筆境反映的是書家筆格所達到的高度,它表露的不再是客觀景象,而是作者自身的內心精神境界。
例如,宋朱長文在《續書斷》中贊顏真卿,他說:「其發於筆翰,則剛毅雄特,體嚴法備。如忠臣義士,正色立朝,臨大節不可奪也。揚子云以書為心畫,於魯公信矣。」這前面一句是說顏書特有的書寫風格,即筆格。後面一句則是講由其特定風格派生的、顯示出來的藝術境界,即筆境。
筆境與筆格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筆格對於作者而言,如果低俗,其筆境也必定淺薄,它們之間是呈正比的,這是聯繫。其區別則是,筆格可有新舊,可有時代、地域之影響,但筆境沒有新舊、地域、時代之別,只有層次上的高低雅俗之分。影響筆境的是作者的審美,是作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