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藝術欣賞> 二、中國紀錄片

二、中國紀錄片

2024-08-14 20:46:30 作者: 時芹

  (一)中國紀錄片的發展

  中國紀錄片的歷史是從西方國家的攝影師來中國拍新聞片開始的。19世紀末,外國攝影師拍攝了義和團和八國聯軍,同時又拍攝了紀錄當時中國社會生活風貌的影片。以後在20世紀初拍攝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喪等新聞片。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除日本攝影師拍攝了《辛亥鱗爪錄》外,中國攝影師朱連奎等也拍攝了反映武昌起義的《武漢戰爭》,稍後一些,又拍攝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戰爭》。1918年前後,商務印書館拍攝了一些以時事和風景為內容的紀錄短片《歐戰祝勝遊行》、《第五次遠東運動會》以及《南京名勝》、《西湖風景》等。1924年前後,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十分重視紀錄片的拍攝。他以大元帥的名義下令有關方面給予電影攝影師黎民偉工作上的方便。黎民偉這個時期拍攝了《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等新聞片和紀錄片,並在孫中山逝世後,利用已拍的材料彙編為《勳業千秋》。在這個時期,蘇聯攝影師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國拍攝了《偉大的飛行與中國國內戰爭》、《1927年的上海》等。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電影工作者走出攝影棚,用手提攝影機拍攝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新聞紀錄片,並從實際工作中培養起一批專業的新聞紀錄電影工作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所屬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所屬的中央電影攝影場以及西北影業公司等先後攝製了《抗戰特輯》、《抗戰實錄》等新聞雜誌片,紀錄片則有《蘆溝橋事變》、《空軍戰績》、《松滬前線》、《湘北大捷》、《民族萬歲》和《華北是我們的》等,也給中國新聞紀錄電影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攝製新聞片和紀錄片的專業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和其他電影廠也拍攝一定數量的紀錄像片。新聞紀錄電影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都有很大提高,並在少數民族中培養了創作人員,攝製了大量新聞片和長短紀錄片,如《百萬雄師下江南》、《新中國的誕生》、《紅旗漫捲西風》、《抗美援朝》、《中國民族大團結》、《偉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萬農奴站起來》、《黃河巨變》、《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我們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國內外獲獎。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個時期的紀錄片發展還不完善,只能稱為新聞紀錄電影,風格樣式單一,人力少,資源不足。70年代以後,電視在全國迅速發展和普及,為新聞紀錄電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時的手段,開拓了更廣闊的領域,新聞紀錄電影除繼續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進入了電視屏幕。

  在此期間,中國台灣的「中制」、「台制」和民營的公司等也拍攝了一些新聞紀錄像片。較有影響的有《傳統小鎮——美濃》、《國劇藝術》和《龍的傳人》等。中國香港的某些電影企業也拍攝過一些反映中國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紀錄片如《慘痛的戰爭》等。

  新紀錄電影運動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散兵游勇的狀態興起或者說它的萌發完全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曾在昆明電視台工作過的吳文光憑著朦朧的感覺拿起了攝影機,對準他周圍的「盲流藝術家」,便有了《流浪北京》的誕生。尤其片子的拍攝橫跨了80年代末的政治事件,而格外引人注意。同時,吳文光的行為也暗示了這種獨立製作人存在的可能。

  1978—1990年,紀錄片得到了蓬勃發展,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機勃勃,與此同時電視紀錄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發展空間。紀錄片的題材、作品風格、表現手法都有著新的發展和影響。紀錄片走向大眾傳播,出現了系列化、長篇化的創作傾向,期間主要代表作有《絲綢之路》、《話說長江》、《望長城》等。這些紀錄片篇幅宏偉,氣勢浩蕩,內容豐富,深深地吸引億萬電視觀眾,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二)中國紀錄片的題材

  紀錄片的題材應該是很寬泛的,因為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思想、日常生活及其他內容。所以紀錄片的題材和類型很多,但一般性的題材主要有以下幾類:

  1.關注時代內容

  中國當今的社會可謂風起雲湧,各行各業、各個方面都在經歷著不同層次的變革。這種時候,社會的結構形態、價值體系,人們的生存狀態、精神世界,都處於一種動態之中。紀錄片關注、見證這種時代的變遷,紀錄這種大的時代背景之下人們的生活境況、情感經歷以及精神追求;紀錄民族、文化在世界性的潮流面前的處境和走向。

  因為處於社會轉型期的大背景當中,人們居住的地理環境、工作單位、社會地位等都經常會改變、遷移和流動,在原先的價值觀念、道德體系都在進行重塑,可供人們選擇機會更多了,同時危機感也增加了。紀錄片工作者著力去展示這種特定背景下的社會現實和人的生活狀態及內心世界。

  2.關注主流群體

  紀錄片有責任全面真實地反映和紀錄社會生活。除了關注那些弱勢人群、邊緣文化的題材,更要關注主流文化主流人群。否則會影響了紀錄片功能的發揮,也無法充分展示紀錄片的力量。因為,它脫離了主流以後,就變成以個人色彩為主的東西了,而這並不是紀錄片的定位。

  雖然,民間的紀錄片人創作富於個性色彩的作品,關注個人興趣範圍內的題材,但這終究不應成為紀錄片創作的主體,只有對社會主流群體、主流文化的關注,才能握時代潮流,反映時代潮流。

  3.關注民生

  民生不僅應該是許多紀錄片直接關注的問題,也是紀錄片思考的一個重要的邏輯起點和終點。特別是在社會的轉型時期,民生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譬如移民問題、土地問題、下崗問題、環境問題,等等,都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應該是紀錄片關注的不可忽視的一類題材。因為在和平時期,人民生活的品質應成為每個文明社會追求的重要內容,也應該成為紀錄片工作者所關注的重要內容,只有這樣,紀錄片才會有影響力,才會有力量,才會有魅力。如紀錄片《三峽移民》。

  中國的三峽工程令世人矚目,除了工程規模、技術難度、工程效應以及環境問題以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受工程影響的庫區人們的遷移問題。在2002年的上海國際電視節上,國際評委一致把金獎授予紀錄、反映這一民生問題的紀錄片《三峽移民》,顯示出了他們人性視點和對於民生的關注。本片圍繞移民過程中所產生的多重矛盾展開敘述,講述了國家的移民政策、基層幹部所做的艱難而細緻的勸離工作,以及移民們的複雜心情。從故土難離,到舍家為國,最後遷往他鄉,整個心路歷程,可歌可泣。該片之所以感人,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從情感和人性的角度去關注這一個特殊群體的命運。

  4.關注自然

  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長久以來與人類生活在一起卻被長期忽視了的動物們吧。它們有著我們人類一樣的靈性和情感、快樂和悲苦。《野馬之死》中的準噶爾一號、《遠去的老馬》中的庫卡、《中國的金絲猴》、《峨眉藏獼猴》,還有《孤島護鳥人》中的瀕臨滅絕的琵鷺,《英與白》中的英英,還有《平衡》中的藏羚羊。

  中國有著異常豐富動植物資源,關注、宣傳並保護它們是紀錄片工作者的另一使命。目前,我國此類題材的創作剛剛起步,將大有可為。

  例如,《野馬之死》中,準噶爾一號的慘死給人們的震驚絕不僅僅是情感上的,還有人性上、哲學上的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需要一種平等的關係;人們對於動物的理解和關愛,其實和對人類自身的理解和關愛一樣,需要一種人性的視點。該片展示的人與自然的尷尬關係:人類「過分」的愛護它,結果毀了它,令人茫然。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當我們學會愛動物的時候,才能真正愛自己。

  5.關注科學教育

  科學教育紀錄片是紀錄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它對於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思維的培養、科學思想的建立以及科學精神的倡導,都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當今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教育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於一個民族的創新意識的培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例如,紀錄片《愛的奇蹟》使用特殊的攝影機,奇妙而真實地紀錄了一個生命從孕育到分娩的過程。這向人們展示的完全是另外的一個世界,一個令人衝動、令人自豪的世界。當人類用科學的方法去領略生命的神奇和美好以外,我們也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

  紀錄片創作的題材雖然很豐富,但是類型還是有限的。因此,同類題材、相近人物的紀錄片如何找到不同的視角,給人以新的內涵、新的意味,成為紀錄片創作題材的開拓上很值得探究的問題。同類題材要找到一個新的視角,可以是注入時代新的內容;可以是換一種思考方式;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也可以是採用不同的風格和形態,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人們的思想,才能得出新的不同的結果,才能給人啟示。

  (三)中國紀錄片的欣賞

  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是1983年中國和日本合拍的描寫長江和長江兩岸人民生活的一部紀錄片,引起了中國觀眾的強烈反響。當時,這是中國觀眾第一次全面直觀地看到了國家的人文地理。①從電視紀錄片的藝術性角度來講,《話說長江》是中國紀錄片歷史上的里程碑,為了適應觀眾的審美習慣,結構上採用了「章回評書體」;②為了更好地增強觀眾的參與意識,該片在表現手法上增設了「節目主持人」;③為了更好地遵循電視節目播出的特殊規律,在技術上採用了篇幅規範化和定期定時播出。

  在聲畫兼容的紀錄片視聽空間裡,畫面的主體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聲音語言,特別是解說詞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對紀錄片畫面中上下的穿綴、歷史的闡釋、背景的交代、情節的敘述、主題的升華、情感的抒發、意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話說長江》大量的同期聲,如拍成都的茶館時,有倒水的聲音、小孩打呼嚕的聲音、說書的講《三國演義》的聲音。這樣生動、生活化的紀錄片《話說長江》第一次讓中國人通過電視感受到了江山的壯麗與秀美,引發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在《話說長江》之後,中央電視台又拍攝了《話說運河》、《望長城》。

  《望長城》被認為是紀錄片實現突破的標誌,如採用的長鏡頭、同期聲、採訪者身份的主持人等手法。並且理論界一致公認《望長城》在紀錄片語言、題材、風格、視角、敘述方式等諸方面的創新與突破,形成了中國紀錄片發展中的一道分水嶺。《望長城》讓中國紀錄片創作者找到「解放」的感覺。中國紀錄片從此進入成熟時期。

  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後,令人眼前一亮。引發公眾對紀錄片的強烈興趣,由「舌尖」引發公眾對美食、民俗、文化認同等方面的探討。

  1.紀錄片製作精良,傳達了中國藝術審美的獨特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製作精良,基本展現我國地大物博的資源、風情迥異的飲食文化。整個紀錄片共七集,分別以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7個主題,講述千百年來中國人獨特的飲食習慣與文化傳承。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在攝影方式上採用微距攝影。攝像機在近距離的拍攝,為觀眾呈現食材本身的紋理構造,這樣天然的圖案都因此表現得非常唯美。該片通過這種新穎的拍攝手法讓人們從美食這個獨特的角度,發現了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藝術的本質在於展現生命力,人的審美情趣則從人的本性上要求藝術回歸本真,表達出人們的某些共同情感歷程。所以紀錄片必須採用符合大眾普遍審美規律的創作手法。而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無論是攝影畫面,還是講述的故事,都是與人民大眾相關的美食背後的人與事,散發著具有濃郁的中國韻味的審美情趣,因此能引發人們的興趣。

  2.紀錄片倡導平民理念,敘事方式獨特

  尊重每個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以平等、理解的視角與普通百姓溝通交流,即為紀錄片「平民化」創作理念。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沒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沒有高高至上的口號宣傳,有的只是故事裡的小人物和樸素情感。這樣就使得普通人通過故事得到了真正的感動。紀錄片所探討的並不只是「吃」這麼簡單,而是美食獻給普通勞動人民的頌歌。在紀錄片中也少見「烹飪大師」與「美食專家」的專業講解,更多的是與小人物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如黑龍江70多歲的「魚把頭」、陝北賣黃饃饃的老漢、浙江慈城陪外婆製作年糕的小姑娘,等等。

  國際紀錄片的成功製作標準,就是「平民化」與「造懸念」。在節目開始,故事的主角必須在最初的30秒鐘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在經歷過一個階段以後,再拋出一個問題,或者一個神秘事件,製造一些麻煩,最後留給結尾一個懸念,使觀眾不得不跟著往下看。在《舌尖上的中國》里就大量採用了這樣的敘述方式,例如,第一集中的「魚把頭」已經70多歲了,他這次帶領大家到冰面上捕魚,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魚呢?正當觀眾看著漁網被慢慢拉上來的時候,此時鏡頭一轉又跳到其他地方,這就給觀眾造成了一個懸念,要接著把後面的故事看完。紀錄片裡的這些「小人物」的故事,就這樣用「蒙太奇」的編輯手法串場,再排序出場。整個故事沒有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實實在在的講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與生產故事。《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悄然傳達出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覺審美,達到以故事吸引觀眾的最終目的。

  3.紀錄片製造社會文化認同,引發民族的情感共鳴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不同的食物,這其實包含著深厚的歷史傳承與文化淵源。紀錄片導演陳曉卿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與食物的關係。而這部紀錄片的思路可以歸結為:就地取材、就材而食、就食品人、就人化文。中國幅員遼闊,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按照所處的地緣環境來尋找食材,進而做成種種迷人味道的食物,然後從這些味道中品出中國人的人生百態,最後通過講述日常生活百態來成就中國文化的深沉積澱,可謂由俗見雅、由淺入深。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美食和歷史巧妙地摻拌在一起,通過美食展現歷史的醇厚。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人表示邊看、邊流淚的原因。一道道美食除了勾起觀眾的食慾,也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簡單、家常的菜餚,反而讓人越是容易淚流滿面。「小時候的味道」、「媽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看到影片中的一幅幅畫面,尤其是和家鄉有關的部分,親切感溢於言表,但也讓離家在外的莘莘遊子平添一分鄉愁。在紀錄片中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背後都洋溢著樸實的氣息,然後再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既有製作的技巧,也有艱辛的勞作,更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

  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與政治變遷、文化進步密切相關,代表了我國不同時期的政治思路和文化特徵,特別是當代充分體現了我國民主政治、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普通人的生活成為紀錄片的主題和中心,未來中國紀錄片也會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反映生活,反映時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