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Ⅱ 科研方案與報告
2024-08-16 10:10:04
作者: 張燕 邢利婭
一、幼教科研方案
大班幼兒與一年級小學生24小時
活動觀察比較(研究計劃)
課題名稱:大班幼兒與一年級小學生24小時活動觀察比較研究
研究人員:××××××
協作人員:與幼兒、小學生有關的教師、家長
前言
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是一個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幼兒園跟小學的銜接涉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習慣、作息制度等許多問題。根據小學低年級老師和家長反映,學生入學後學習負擔和思想負擔較重、健康狀況下降、對小學學習生活不習慣的現象十分明顯,兒童入學前後活動安排上的差別已成為幼兒園與小學銜接上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我們擬通過對幼兒園大班幼兒與小學一年級學生在24小時內各類活動時間的調查獲得數量資料,為幼兒園與小學兒童活動安排的銜接問題提供依據。
研究設計
研究對象:在本區九所幼兒園大班幼兒中隨機選擇50餘名幼兒,並從本區五所小學中選擇50餘名去年從這九所幼兒園中畢業、現在小學一年級學習的小學生。與家長聯繫,排除一小部分由於其他原因使家長無法配合觀察的對象。原則上,定為幼兒與小學生各40~45名。
研究方法:
1.觀察內容為一天24小時內的全部活動內容。
2.兒童在幼兒園或小學內的活動情況由教師跟蹤觀察並做詳細記錄,在園外、校外活動情況由家長進行觀察記錄(記錄草表附後)。
3.各個兒童的觀察日期不統一定為哪一天,但是,對每一個兒童的觀察,應由教師主動與家長聯繫,定為同一天進行。觀察日子應排除休息日、幼兒園或小學組織半天以上校外活動的日子。
4.為了熟悉觀察分類與要求,並形成及時記錄的習慣,要求觀察者特別是家長在正式觀察前三天之內至少應試觀察一小時以上。
兒童活動名稱及歸類標準
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1.記錄時間準確到分鐘。
2.資料匯集後,先製成對比圖表,然後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組織工作
1.課題由×××同志全面負責和協調。
2.由幼兒園或小學班主任根據抽取的對象與家長商量,落實觀察事宜。
3.定於×月×日前全部收回觀察記錄資料。
4.觀察表的印製與數據的分析處理由×××落實。
××××年×月×日 ×××
附
24小時活動觀察記錄表
活動幻燈與圖片在直觀教學中效果比較的實驗設計
(1981年)
上海市閘北區教師進修學院 李洪曾
1.課題:活動幻燈與圖片這兩種直觀教具在幼兒直觀教學中對教學效果有何不同影響
選擇本研究課題的指導思想是:
(1)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途徑。電化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重要內容。根據閘北區幼兒園開展電化教學的經驗,發現活動幻燈(通過複合、抽拉、雙鏡頭、移動等手段使幻燈形象之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由於畫片大、色彩鮮明、圖像活動……更能吸引幼兒,加深印象,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採用活動幻燈所需要的設備、片子的製作以及操作使用,經過努力也為一般幼兒園所可能。為了對活動幻燈究竟能否提高教學效果取得科學的論據,我們選擇本課題進行研究。
(2)電化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的,但是在目前電化教學理論著作中多為國外的研究資料。我們想通過自己的研究,為電化教育理論提供一點我國自己的實驗研究數據。
2.實驗程序的設計
本研究採用教育實驗法。實驗擬在一所幼兒園進行。受試者數量為40人,分甲、乙兩組。教材分A、B兩種。分別準備數量相同的幻燈片與圖片各一套。由兩位教師分別擔任A、B兩種教材的教學。每一教師用不同的教具分別對甲、乙兩組被試進行同一教材的教學。主試者在教學中和教學後對被試者從注意狀態、記憶效果和理解程度進行觀察和測定。
具體做法如下。
(1)受試者的選擇。
由於本實驗研究準備採用輪組法進行,對無關因子將進行控制,所以受試者的數量可以不大。現在確定為40人。
考慮到年齡與性別對效果可能存在影響,同時對這種影響還準備進行分析檢驗,我們準備把這40個受試者分配為:中班幼兒男、女各10人,大班幼兒男、女各10人。
由於同一年級的被試者之間最大年齡差別可達11個月,而兩個年級間的最小年齡差別只有一個月,為了避免兩年齡間的差別被同年齡內的差別所掩蓋,所以在選擇被試者時把年齡限制為:中班被試者為5歲4~7個月,大班被試者為6歲4~7個月。
為防止個人經驗不同對效果的影響,在抽樣前先把適齡幼兒中已接觸過教材內容的幼兒排除在選擇範圍之外。
由於樣組規模不大,為了使結果能有代表性,本研究對受試者的抽樣採用分層抽樣法。準備將進行實驗的幼兒園內屬於取樣範圍內的全部幼兒,由教養員根據平時觀察進行智力排隊,在去掉上下端各5%的人數後,按好中差比例隨機抽取被試者。
(2)受試者的分組。
為了消除實驗中教師的能力差別、幼兒的個別差異等跟研究本身無關但是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的因素影響,同時避免採用等組法時使兩組相等的困難以及單組法中實驗時間先後的影響,把受試者分為甲、乙兩組,採用輪組法進行實驗。甲、乙兩組的組成為:
實驗的安排為:
由於每一受試者都經受兩種方法的處理,這樣除了具有前述優點以外,在比較兩種教具的效果時又可使樣組規模從等組法的20人增加到現在的40人,從而提高實驗的可靠性。
(3)實驗因子的確定。
依已確定的課題,本研究中的實驗因子是直觀教學中的直觀教具。根據我們的具體目的和可能的條件,把實驗因子定為兩個水平,即活動幻燈與圖片兩種直觀教具。它們的具體規定如下:
①活動幻燈:採用投射機投射幻燈。幻燈圖像大小為200cm×400cm。採用複合、抽拉、移動、雙鏡頭等手法使幻燈圖像具有一定的活動性。
②圖片:30cm×50cm彩色圖片。
教材內容:
①普希金童話故事《漁夫與金魚》。
②未定。
每一教材分別製成活動幻燈片與圖片各一套。相同教材的兩套不同教具張數相等,一般為8~10張。
(4)教學效果的測定。
兩種直觀教具在直觀教學中效果如何,必須通過測定教學效果來判斷。本研究擬從幼兒在上課時注意力的集中情況、課後對上課內容的記憶情況以及對上課內容的理解情況三方面進行測定。具體方法、內容和評定標準如下。
①注意力的觀察:在上課時除觀察全班幼兒表現以外,還組織40名經過訓練的教師分別觀察10對幼兒注意力的外部表現,包括視線指向、臉部表情、手和腳的動作……做好詳細記錄。記錄內容見下表。
注意力集中情況記錄表
根據幼兒表現,從「注意的集中程度」「注意力明顯分散的次數」和「注意力集中的持續時間」三個方面來評價幼兒的注意力。以上課時幼兒是否容易受外界無關刺激物的干擾和受干擾後能否迅速將注意迴轉到教學活動上來,作為「注意集中程度」的指標。根據這一指標將「注意程度」分為四級:①「很好」,即不易受外界無關刺激物的干擾;②「較好」,即雖然易受外界無關刺激物的干擾,但能使注意迅速回到教學活動上來;③「較差」,即易受外界無關刺激物的干擾,而且有時不能迅速回到教學活動中來;④「很差」,即注意易受干擾,而且經常不能回到教學中來。以注意明顯離開教學活動而且不能迅速迴轉或者注意在集中和分散中來回擺動的時間較長(如超過一分鐘),作為「注意力明顯分散」的指標。從上課開始時注意力集中到第一次注意力明顯分散時相隔時間的長短,作為「注意力集中的持續時間」。若無注意力的明顯分散,則算作能堅持一堂課。
續表
②記憶效果的測定:下課一小時後由原觀察教師分別找原來的觀察對象要求複述故事內容。事先將故事分為20個左右要點。根據幼兒複述情況,記錄幼兒複述順序和要求完整程度,記錄內容見上表:(以教材A為例)根據複述結果以記憶數量和記錄順序兩方面評價記憶效果。記憶數量以複述中有無要點遺漏,以及複述每一要點的完整性為指標。比較複述的完整性時以每一要點為2分,根據是否複述完整分別給2分、1分和0分以計分。40分為滿分。記憶順序主要看複述內容時要點順序有無顛倒,以顛倒次數為指標。三天後用同樣的方法再測定一次記憶效果。
③理解水平的測定:(以教材A為例)在課後一小時要求幼兒複述故事內容後,再要求幼兒回答下列問題:①「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②問幼兒對其他角色的看法和原因。比如,如果幼兒先說喜歡老頭兒,那麼就問:「老太婆你喜歡嗎?」「為什麼?」「金魚你喜歡嗎?」「為什麼?」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做好記錄。記錄內容見下表。
理解情況記錄表
根據回答是否正確和抽象概括的程度將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水平分為「抽象概括」「具體概括」「具體形象」和「不理解」四種水平。
3.實驗結果的整理和檢驗
(1)實驗結果的整理。
在施行實驗並進行測定後,對記錄用規定的標準進行評定,然後整理成表示兩種直觀教具在直觀教學中影響教學效果的統計表。具體內容如下。
1.教學中幼兒注意力集中情況的統計
A.40名幼兒教學時注意力集中的情況。
本表分活動幻燈和圖片兩組分別登記為兩個表,然後將兩表中「總和」和「平均數」兩欄中有關數據製成下表。
B.活動幻燈與圖片在直觀教學中影響幼兒注意力集中情況的比較。
②故事內容重現情況的統計。
A.40名幼兒對故事內容重現的情況。
本表分活動幻燈與圖片兩組分別登記成兩個表,然後將兩表中「平均數」一欄製成下表。
B.活動幻燈與圖片在直觀教學中影響幼兒記憶效果的比較。
③對故事理解程度情況的統計。
A.40名幼兒對故事理解程度的情況。
本表分活動幻燈與圖片兩組分別登記成兩個表,然後將兩表中「人數」一欄製成下表。
B.活動幻燈與圖片在直觀教學中影響幼兒理解程度的比較。
根據三個比較表的內容可對活動幻燈與圖片在直觀教學中的效果進行分析。
(3)實驗結果的檢驗。
由於教學過程中能夠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是複雜多樣的,除了教具這一實驗因子外,還有幼兒水平、教師水平、教學環境、教材……多種跟本研究無關的因素。對我們估計到的可能影響教學效果的無關因子我們通過實驗設計已進行了控制,但是,我們控制的嚴密程度是有限的,而且一定還有我們沒有預想到的其他偶然因子的影響存在。為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我們不僅需要對實驗結果進行上述整理和比較,而且還需進行統計學上的檢驗,以排除偶然因子的影響。
以對兩種教具在直觀教學中影響幼兒記憶量的比較為例,根據本實驗研究的情況,我們準備採用「兩個獨立樣組均數之差的意義顯著性檢驗」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檢驗。我們先假定這兩種教具在直觀教學中對幼兒記憶量的影響是相同的。根據這一假設,由於偶然因子的影響,兩組幼兒的記憶量的差別應該是不大的。如果這種差距大到非常的程度,我們就要否定差距是偶然因子造成的,拒絕原先的假設而不得不承認這種差距是兩種教具不同的結果了。
②用公式
計算t值。由於n1=n2=40,上一公式可簡化為
③根據本實驗樣組數量,自由度df=n1+n2-2=78。查t分配表後可知:如果|t|>2.00的話,我們就有95%的把握否定原來的假設,而承認兩種直觀教具在幼兒直觀教學中對記憶效果的影響有顯著的不同。如果|t|≤2.00,我們仍得接受假設,說明我們還沒有很大的把握說這種直觀教具對記憶效果的影響有差別。
資料來源:《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參考資料》,第173~187頁,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學前教研室,1991。
關於幼兒友好關係實驗研究方法的幾個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 學前教育教研室
林嘉綏 執筆
1982年,我們參加了中國兒童發展中心兒童發展心理分中心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幼兒德育心理實驗。下面,從如何進行科研工作的角度,就這次實驗的方法做些簡要的介紹。
1.選擇研究題目
這個實驗的題目為《6歲獨生與非獨生兒童友好關係認識與行為的實驗研究》。為什麼確定這個題目?首先,為服從兒童心理發展分中心為推行獨生子女基本國策提供心理科學依據的需要,我們規定了對道德品質進行研究的範圍,然而,道德品質培養的內容很廣泛,如熱愛祖國、熱愛勞動、集體主義……不可能全面進行研究。我們考慮,幼兒間的友好關係,既體現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新型關係,又是幼兒擴大交往、從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開始,直至走向社會所要遇到的一個首要問題。它是幼兒集體主義品德教育的起步和具體體現,而我國在這方面的理論探討還很薄弱,還需要作進一步研究。這便是我們確定以我國幼兒友好關係形成的特點作為這次研究題目的主要原因。
題目確定之後,便進一步考慮從哪些方面進行研究。道德品質的結構包括道德認識、情感和行為習慣三個成分,這也是幼兒道德品質教育的任務。據了解,國外的一些研究,重視兒童言行一致的問題。從幼兒的認識和行為表現兩個方面來進行幼兒友好關係的研究,是比較恰當的。至於之所以只取6歲這一個年齡階段進行研究,則是受時間限制的緣故。
2.查閱文獻,明確具體研究目的
確定具體題目之後,需要儘可能詳盡地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以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並進一步明確值得深一步探討的問題,把具體研究目的明確起來。
在研究有關文獻資料後,我們作出了如下一些分析。
幼兒的道德品質培養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引起了國內外兒童心理學界與教育學界的普遍關注。
國外品德心理的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後出現高潮。如美國新行為派,單純強調行為的作用,認為道德行為是通過學習獲得的,應利用一定的條件與方法,獎勵學生的適當行為,有助於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形成與發展。此外,還有認知派,強調認知的作用,主張引導兒童討論和展開道德推理的練習,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蘇聯品德心理的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動機圈的理論,認為教育者要掌握不同年齡階段所具有的特殊的動機,就有可能抓住個性形成最有利的時期去促使它得到良好的發展。
我們認為在道德品質形成中,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習慣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們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道德認識是推動個人產生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之一,是道德動機的重要成分,道德行為則是道德認識的具體表現與外部標誌。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幼兒道德認識與行為的一致性……獨生子女問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外就有人對它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一些研究指出:獨生子女是「問題兒童」,行為問題突出。美國的心理學家霍爾認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疾病。」但是,20世紀20年代以來進行的大量有關獨生子女的研究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他們的研究表明:在不合群、不禮貌、不正直等道德品質方面,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幾乎沒有差別,甚至獨生子女還略微好些。
近幾年來,我國一些人根據對獨生子女的調查,提出了獨生子女的智力發展較好,但道德品質問題較突出的觀點。但這方面的研究為數尚少。我們認為從獨生與非獨生兒童相比較的角度來看,是否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必然存在著差別?是否獨生子女的道德品質就一定差於非獨生子女?此外,促進我國幼兒道德品質的發展的因素和可能達到的水平等均須作進一步的探討。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確定具體的研究目的是:「以兒童之間的友好關係為內容,從認識與行為表現兩個方面,對6歲獨生與非獨生兒童進行比較研究,以期探討我國6歲兒童道德認識與行為的特點和水平,認識與行為的一致性,以及在道德認識與行為兩方面獨生與非獨生兒童是否存在差異,從而為貫徹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為幼兒教育提供心理學依據。」
3.設計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是實現研究目的的途徑、手段。方法的設計要緊緊圍繞著研究目的,力求能較深入地揭露研究對象的本質。我們通過什麼方法來取得幼兒友好關係的認識和行為的材料呢?
(1)對友好關係的認識。
我們認為道德認識是對於道德行動準則及其意義的認識,了解幼兒對友好關係認識的水平和特點,可以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入手。廣度反映幼兒對友好關係內涵(內容要求)的認識,深度則表現為對友好關係行為意義的理解,廣度與深度體現了是什麼和為什麼以及數量和質量的要求。
為此,我們運用概括提問、看圖片後提問和具體提問三種形式。
概括提問的指導語是:「怎樣做才是和小朋友友好地玩?」「為什麼?」目的是在沒有任何啟發的條件下,直接用口頭回答的方式,了解幼兒對友好關係內容以及為什麼包括這些內容的認識情況。
看圖片後提問,是為了通過圖片提示幼兒對友好關係內容的認識,了解在直觀形象的條件下,幼兒的認識與單純口頭作答(抽象水平)有何不同。圖片共6張:①兒童共享玩具;②不友好地玩(搶玩具、打人……);③能合作共同遊戲(幾個小朋友共同用積木搭火車);④不能合作共同遊戲(拆散未搭成的動物園各搶一塊積木);⑤互相幫助(扶起摔倒的小朋友);⑥謙讓(把皮球讓給別的小朋友先玩:「你先玩吧。」)。做法是同時出示6張圖片,告訴幼兒仔細看看這幾張圖片上畫的是什麼,他們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麼做得對、為什麼做得不對,等幼兒觀察1~2分鐘後,讓幼兒回答。回答中不追求幼兒過多的情節描述,因為目的不是發展口語的看圖講述,所以只要求說出是什麼、誰對誰不對以及為什麼即可。兒童回答後,主試者再做一次概括性的提問:「怎樣做才是和小朋友友好地玩?為什麼?」以期比較出在直觀形象條件下與概括抽象條件下幼兒認識的不同。
我們考慮到以上兩種方式的提問統屬間接性的,兒童往往對具體的行為有判別能力,但不一定知道它們是屬於「友好」這一概括的詞彙中,所以設計了第三種直接提問的方式,問題是:①「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用積木搭天安門,你去推倒了對不對?」「為什麼?」②「打人、罵人對不對?」「為什麼?」③「幾個小朋友都想玩『火車』遊戲怎麼辦?」「為什麼?」④「看到別人有困難怎麼辦?」「為什麼?」如果兒童對困難兩字不理解可補充問:「如果看到一個小朋友不會繫鞋帶(或扣衣服)你該怎麼辦?」「為什麼?」⑤「有件新玩具大家都想玩怎麼辦?」「為什麼?」⑥「看見別人的優點你怎麼做?」「為什麼?」「自己有了缺點怎麼辦?」「為什麼?」
(2)友好關係的行為表現。
要切合實際地了解幼兒的行為表現是否友好,比了解認識要困難而且費時,因為在兒童的生活中,不友好行為不會時時事事都表現出來。由於幼兒的人數多,時間有限,我們須找出最易反映幼兒行為狀況的活動來加以科學的觀察和評定。為此,我們設計通過對自由遊戲和情景遊戲的觀察以及老師的評價這三種方式進行了解。
自由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最易表現與別的小朋友關係的活動。在自由遊戲時間,對每名被試分別在遊戲的開始、中間和結束各觀察一次,每次10分鐘,這三次不在同一天連續觀察而是分別在間隔的日子中進行。觀察記錄的內容是:①被試玩什麼遊戲?是獨自玩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②遊戲中與小朋友的關係如何?說什麼?做什麼?能友好地玩多久?另選什麼活動?原因是什麼?⑧遊戲過程中出現什麼矛盾?對矛盾持什麼態度?如何解決?④對別的小朋友發生的行為問題採取什麼態度?是關心積極幫助解決問題?還是不關心、無動於衷,甚至幸災樂禍、支持不友好行為?
創設情景遊戲:我們設計了一個易引起行為衝突的遊戲情境,以觀察在矛盾激化的情況下兒童的行為表現。做法是將被試分為4~5人一組,在室內一張桌上放置4~5件(與被試人數相等)玩具,其中只有一件是新玩具,每次請一組被試來玩,告訴他們每人可以拿一件玩具玩,但不提出對行為的要求,在玩的過程中主試觀察並記錄被試對待新玩具的行為表現。
教師評價:以書面問卷方式,由被試幼兒的教師對其平時行為表現評價出等級。
以上三種方式既包括客觀的行為觀察,又包括教師平時的經常性的了解;既避免了觀察的偶然性,又排除了單純的教師評價的主觀性。
4.選擇被試
(1)選擇年齡相差不超過兩個月的6歲獨生與非獨生兒童各30名(按統計要求每年齡組不得少於30名),共計60名。注意在同一班上選取相等數量的獨生與非獨生兒童,如在甲班選5名獨生兒童,同時在該班也選5名非獨生兒童,以求得雙方相等的教育條件。
(2)選擇道德教育效果較好的幼兒園中的兒童作為被試。我們的實驗是在北京師大實驗幼兒園、六一保育院、棉花胡同幼兒園、西四北幼兒園中進行的,這樣取得的材料包括教育因素,即經過了教育所能達到的水平。
5.評定標準
為了實驗後便於統計處理取得數據,須對上述各項實驗內容給以分級評定。我們的實驗按心理分中心的統一要求,進行由低至高的五級評定。但不論分成幾級評定,重要的是能較科學地擬訂出評定不同等級的標準。
我們對上述各項擬定的評定標準如下。
(1)友好關係認識的評定標準。
廣度:Ⅰ級 正確回答出一個內容;
Ⅱ級 正確回答出兩個內容;
Ⅲ級 正確回答出三個內容;
Ⅳ級 正確回答出四個內容;
V級 正確回答出五個以上內容。
深度:Ⅰ級 回答不出,答非所問或同語反覆;
Ⅱ級 考慮獎懲或對成人的服從(如「做好事老師會誇獎你」「我媽媽說的不搶小朋友的東西」等);
Ⅲ級 以行為後果對自己的影響作評價(如「你搶人家的東西,小朋友就不理你,就不跟你玩了」等);
Ⅳ級 以行為後果對他人或集體的影響作評價(如「人家搭得好好的,你推倒了,人家還得重搭」等);
Ⅴ級 以社會道德標準對行為作評價(如「學雷鋒叔叔,讓著別人,長大當解放軍」,因為要五講四美,講文明,講禮貌等)。
(2)友好行為的評級標準。
自由遊戲
Ⅰ級 ①主動作出不友好行為,情節嚴重的二次或不嚴重的三次;
②被動地作出不友好行為,情節嚴重的三次以上。
Ⅱ級 ①主動作出不友好行為,情節不嚴重二次或嚴重的一次;
②被動作出不友好的行動,情節嚴重的二次或不嚴重的三次。
Ⅲ級 ①主動作出不友好行為,不嚴重一次;
②被動作出不友好的行為,不嚴重一次,嚴重一次。
Ⅳ級 被動友好行為,不嚴重一次。
Ⅴ級 無不友好行為。
創設情景遊戲
Ⅰ級 搶占新玩具;
Ⅱ級 搶先玩,不獨占;
Ⅲ級 有搶先玩的行動,沒搶到,也沒發生行為問題;
Ⅳ級 有搶先玩的意圖,但也能等著輪流玩,未產生行為問題;
Ⅴ級 能謙讓,能互相商量如何玩,能主動等別人玩後自己再玩。
6.預試
所謂預試,就是在未正式進行實驗前,找3~5個兒童(非正式被試),按初步設計的實驗方法,全部做一遍,以考查實驗計劃中的目的要求、方法、評定標準、指導語等是否科學和可行,從而便於進一步修改和補充。
預試也是對參加實驗的全體人員的訓練過程。所以,全體實驗人員都要參加預試,既可熟悉實驗方法、明確實驗要領,又可共同研究,進一步修改實驗計劃。
7.正式實驗
經過預試修訂後的計劃,一經正式開始實驗,就不能中途更改,否則實驗結果是不科學的。如果中途發現有問題,也只好留待總結時作為問題提出或下次實驗時參考改正。
正式實驗開始後,我們體會主要注意兩個問題。
(1)儘量嚴格控制實驗條件。
我們的實驗除了自由遊戲以外,均要在一個單獨的地方進行(睡眠室或教師備課室等)。所以要注意環境的安靜,不要有吸引兒童注意的新奇的物品,特別是要讓被試兒童的情緒在正常平穩的情況下參加實驗,否則實驗結果的真實性會受到影響。我們讓進行實驗的兒童提前在活動室里安靜地玩一會兒,不要在他玩得滿頭大汗或正熱衷於某種遊戲時突然請他做實驗,這時兒童會表現出精神不定、心不在焉、回答草率、不認真等情況,影響兒童原有水平的反映。
(2)及時整理記錄、積累典型資料,作出分析和評定。
每天實驗後,要力爭當日把每個被試的記錄做些加工、整理工作,特別是對一些突出的或典型的事例要及時地標明或摘錄,同時對所得的實驗材料作一番思考分析工作,看看能說明什麼問題或提出什麼問題,是否能形成一些觀點、看法,有什麼問題值得加以注意、研究等。這樣使整個的實驗過程變成為積累資料、思考問題、由淺入深分析問題、逐步形成自己觀點的不斷深化的研究過程。
在整理、分析資料的同時,要對每個被試及時按評定標準對所實驗的各項作出評定的等級,以便最後統計。
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對典型的事例或初步分析的一些看法、問題,可以用小卡片單獨記錄下來,一個問題一張卡片,並在卡片的一角標明問題的類別,實驗結束後將小卡片按問題分類,並用這些集中了實驗中典型素材和初步分析的卡片,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進行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比較、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工作,力求得出一些合乎實際的、規律性的和本質的結論。
8.實驗記錄及統計加工
實驗記錄和統計加工是我們這次科研工作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及步驟。為了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做好實驗前的記錄表格和統計表格的設計。我們注意到這些表格要儘量簡單明了,力求使所有的實驗項目通過表格能清晰而扼要地表現出來。
(1)實驗記錄表。
實驗的原始記錄(由於研究課題性質不同,也可不用表格形式),是對當時實驗情況的記載,要每個被試一張。
我們設計了下列兩種記錄表。
記錄表1
幼兒友好關係認識記錄表
續表
記錄表2
幼兒友好關係行為表現記錄表
(2)統計表。
實驗結束後,須將調查表中的材料集中起來,算出數據。
統計表要分步驟進行,一般要經過下列幾步。
第一步:先把個案的記錄表匯總成一個年齡組的統計表,每個年齡組一張。
表統計1
6歲兒童友好關係認識統計表
第二步:如果實驗不止一個年齡組就要列出各年齡組的匯總統計表,表頭應與年齡組的統計表一致,只是橫欄上兒童個人姓名改為年齡組。這個匯總表集中了所有的統計數據,可用到實驗報告中去,也可不用,這要按需要而定。
第三步:按照實驗報告中所要說明和討論的問題,再從匯總表中取出數據,列出某個問題的表或圖用到報告或論文中去。例如:
表1 6歲獨生與非獨生兒童對友好關係的認識
表2 不同呈示方式對6歲獨生、非獨生兒童友好關係認識廣度的影響
表3 6歲獨生、非獨生兒童友好關係認識與行為比較
9.撰寫實驗報告
科研工作最終要寫出報告(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等)或論文。我們是以實驗報告的形式表達6歲幼兒友好關係實驗的結果。報告包括以下幾個基本部分:問題的提出、內容及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其中以結果和討論最為主要。下面舉例說明。
(1)結果部分實例。
根據前面表1、表2及圖1,我們在結果中對友好關係認識的廣度作了如下分析:①我們以兒童對具體提問作出正確回答題數的多少區分為五級水平,表1表明,6歲獨生與非獨生兒童友好關係認識廣度無明顯差異(P>0.5),對主試提出的6個具體問題,能完全正確判明的(V級),獨生兒童與非獨生兒童均為24人,判明基本正確的(Ⅳ級),獨生兒童6名,非獨生兒童5名,其他等級無差別或相差不超過1人。②圖1顯示,6歲兒童友好關係認識廣度的發展,在第Ⅳ級和第V級水平之間出現了直線上升的激增趨勢,這一趨勢在6歲獨生與非獨生兒童之間接近完全一致。③表2表明,不同的提問方式對6歲兒童友好關係認識起著不同的作用。口頭籠統提問和看圖片後提問這兩種方式對認識廣度所起的作用很接近,經顯著性考驗無明顯差異(P>0.5)。但這兩者與具體提問的效果差異顯著,它們與具體提問差異均為P<0.005,而各種提問方式中的獨生與非獨生兒童之間的差異卻不顯著。
根據上述表3我們在結果中對友好關係認識與行為比較作了如下分析:表3表明6歲兒童無論獨生還是非獨生友好關係的認識與行為總傾向是一致的,經顯著性考驗無明顯差異,獨生與非獨生兒童認識與行為比較均為P>0.1。
(2)討論部分實例。
我們實驗報告中的討論部分共討論了7個問題,這7個問題均以實驗結果或實驗過程中所得材料為依據而提出的。
第一,本實驗所得6歲獨生與非獨生兒童在友好關係的道德認識(廣度與深度)、行為以及認識與行為的一致性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的結果說明,就總體而論,即將獨生與非獨生兒童進行總體的數量比較,而不是單方面的對獨生子女進行調查,那麼6歲兒童的道德認識與行為,獨生子女並不遜色於非獨生子女,甚至在個別方面還略優於非獨生子女(如友好行為表現的水平方面),自然難以得出獨生子女是「問題兒童」的結論。它啟示我們,在相同的家庭和社會教育條件下,獨生子女的品德和其他同年齡兒童一樣,能獲得較好的發展,具有同等的發展和可能性。
第二,從個體上看,確有個別或少數獨生子女不良行為表現突出,如表4教師評價一欄,屬於最低水平的獨生子女有4人,占30名獨生兒童的13.3%,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在非獨生兒童的那一方面,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如在創設情景遊戲中,搶先獨占玩具的就有3人,占30名非獨生兒童的10%。個別非獨生子女在多次遊戲中均表現出了不友好的行為,如挑剔玩具、任性、罵人等。這些非獨生子女的行為問題往往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的結果,有的是「處於獨生子女地位」的非獨生兒童,他們也同樣受到家長、兄長的嬌慣。因此,幼兒品德培養對獨生與非獨生兒童是同等重要的。
第三,關鍵在於教育。(略)
第四,友好關係的認識與行為相互關係上的無顯著差異表明,我國6歲兒童(獨生與非獨生)基本上具有道德認識與行為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是幼兒在正確教育下形成的初步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統一。正確的認識對自身的道德行為起著支持和促進作用,並有利於形成正確的行為動機。因此,在向幼兒進行道德品質培養時,特別在幼兒晚期,應同時加強道德認識及行為的訓練,二者不可偏廢,使兒童的道德行為及習慣,在他們所理解的道德內容和意義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日臻鞏固。
但道德認識要轉變為道德行為,使之成為基礎和支柱的作用需要有個過程。在實驗中,我們看到少數兒童存在行為表現落後於認識的現象。這種脫節的現象,涉及的因素比較多,它與兒童早期道德情感體驗、道德習慣的培養,特別是個性品質特徵、意志力的發展,有較密切的聯繫。例如,在創設情景遊戲中,對待新玩具能否控制住自己的行為按正確的認識行動,這對意志力是個嚴峻的考驗。根據實驗材料,可分為如下幾種情況:①很想玩,但始終控制住自己不搶先,幾次均先讓別的小朋友玩。②等輪到自己時才玩。③想先玩,但未能先占有玩具時,則圍著拿玩具的小朋友轉,待有機會就捷足先登。④急不可待,先玩為快。這種種可視為不同的認識水平和意志品質制約著道德行為的不同表現。
第五,對幼兒的道德認識應如何要求。一般認為「道德認識所指的是對具體的行動準則以及執行它們的意義的認識」。即知道應該怎樣行動(廣度)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深度)。廣度涉及數量,深度涉及質量。幼兒道德認識應從廣度與深度兩個方面進行考查。
我們認為,幼兒道德認識的廣度應以對具體行為的是非判斷作為標準,不應以概括性的提問所得結果為標準。首先因為不同的道德概念的概括程度各異。其次由於兒童思維的具體性特徵,就是學前晚期的兒童也難於對某一概括程度較高的道德概念認識到完善的程度。實驗中,我們企圖以三種呈現方式考查兒童對友好關係廣度的理解,實驗的結果是口頭籠統提問與圖片提示的效果均明顯低於具體提問(詳見表2)。這說明6歲兒童能夠正確判斷具體的友好行為,而對概括的概念(怎樣做才叫友好地玩)卻難於完整地掌握。6歲兒童尚且如此,較小的幼兒就更不待言了。因此,我們認為考查幼兒的道德認識應以對具體行為的判斷為標準,而不應以對某一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為標準。前者能更充分地反映兒童對具體道德行為準則的認識,後者更多地說明幼兒思維的概括程度。
第六,活動方式在幼兒道德教育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不同的方式效果迥然不同。
在道德認識方面,國外一些關於道德判斷的研究證明,形象(圖片)的呈示比言語的呈示效果更好,即使對象為7歲兒童也不例外。一般說來,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我們認為,形象(圖片)對擴展認識的廣度的作用是否顯著,與使用形象的目的和具體方法有著直接的關係。本實驗中也採用形象的方式,其目的是探索通過圖片的觀察對擴展6歲兒童認識友好關係廣度(即友好關係包括哪些要求)的效果。方法是在兒童對口頭籠統提問:「怎麼做才叫和小朋友友好地玩?」作出回答後,同時出現6張圖片。讓兒童觀察1~2分鐘後,讓他逐張闡述圖片的內容,並作出判斷。隨後再重複上述口頭籠統提問的問題,記錄下兒童在觀察圖片後對友好關係包括什麼內容,認識上有哪些變化。應強調的是這次重複提問,主試者並不暗示兒童要聯繫圖片內容作回答。因此在這樣的目的及方法下,前述統計數字表明形象與口頭籠統提問效果無差異。這可以說明,6歲兒童缺乏自覺地有意識地將形象的表象歸納到概念中的能力,概括的水平尚有限,所以在提高6歲兒童有關道德概念的認識的教育時,成人應有意識地指明或引導兒童利用形象所提供的材料,概括到有關道德概念中去,從而才能提高幼兒道德認識的水平。
此外,具體提問的問題本身包括內容及情景,如問:「打人罵人對不對?為什麼?」「有一件新玩具,大家都想玩,怎麼辦?為什麼?」這無須兒童概括,可直接作出判斷,所以較前兩種方式容易,其差異顯著。
在道德行為上,不同活動方式對兒童行為表現也有影響,實驗中我們注意到少數兒童在創設情景遊戲中的行為表現要差於自由遊戲時間的行為表現。在自由遊戲中無發生不友好行為問題的兒童,在創設情景的遊戲時可能發生搶占新玩具的不良行為。因為自由遊戲時兒童分散,各擇所好,產生矛盾的概率少,而創設情景遊戲中,出現了新穎的、有趣的玩具,眾目睽睽,這時,個人想玩的願望(需求)與可能(只有一種新玩具)之間矛盾激化了,在缺乏鞏固認識和行為習慣的兒童身上,就可能出現不友好的行為表現。這提示我們,對幼兒行為鞏固性的了解不能只看一般常態情況下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要從特殊的環境和條件中測定。同時,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在出現和可能出現新的條件和環境時,要加強道德行為的培養,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如班上出現新玩具時,要向幼兒說明應該如何友好地行動。
第七,道德情感是幼兒道德品質的基本成分之一。它在幼兒的道德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實驗只研究6歲兒童的道德認識與行為,故未專門論及道德情感的問題。
以上是關於幼兒友好關係品德教育實驗方法的簡略說明,工作尚待深入和改進。例如,對於兒童自由遊戲,如能增加觀察次數及觀察時間,就能減少偶然性。又如,如果增加一項家長對兒童友好行為評價的書面調查,可以從另一角度提供兒童經常性行為表現的參考材料。
資料來源: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幼兒教育研究室編,《幼兒教育的科學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1986,第44~65頁。
兩種文化中幼兒藝術教育的比較研究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申請、評審書)
數據表
續表
續表
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