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第2版)> 三、科研報告各部分的內容要求

三、科研報告各部分的內容要求

2024-08-16 10:08:32 作者: 張燕 邢利婭

  (一)題目、摘要、關鍵詞

  在科學發展史上,通過長期的研究實踐,對科學研究成果的表述逐漸形成了一種被人們廣泛採用的格式。以往,作者發表論文時,在題目下可直接寫正文,但現在一般要求在題目下寫論文摘要和關鍵詞,特別是級別高一些的學術刊物,要求更嚴格。這也使科研成果表述的格式越來越規範化,同時也便於電腦存儲成果信息。

  有的學者把題目、摘要和關鍵詞看作論文的門戶,可見它們在成果表述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論文題目起著點明題意的作用。題目要用簡練、明確的語句表述,要反映出研究的問題及研究領域和對象,使讀者一目了然,一看文章題目就知道這項研究屬於哪個方面、主要解決什麼問題,以便確定有無閱讀的必要。

  例如,《大班幼兒學拍球兩種教法的效果比較》這篇科研論文,從題目可了解它的研究對象是幼兒園大班幼兒,是體育領域的課題,是以實驗的方法考察不同教法的效果的研究。

  又如,《幼兒在園遵守集體規則中存在問題及原因的調查》論文,是以幼兒園小、中、大班三個年齡的幼兒為對象,屬德育領域的研究。它是用調查的方法了解幼兒在園遵守集體規則的現狀。再如,《北京市15所幼兒園玩具提供與使用情況的調查》這篇報告的題目也較明確。

  研究報告的題目要明確具體,不宜過於籠統或抽象,使人看了不著邊際。例如,《發展幼兒思維,改進教學方法的實驗》《合理營養,科學育兒》《幼兒個性發展的研究》等,這些報告從名稱上看太籠統、太泛,不夠明確清楚,而且題目較大不夠具體,從題目上無法知道是用什麼方法,要解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摘要則是題目這個第一印象的擴大。其意義在於使讀者能儘快了解全文的內容和結果。摘要應做到:

  首先,簡短,字數以占全文的2%左右為宜,一般論文摘要有150~200字即可。

  其次,準確,以能概括論文的內容為限度,不走樣、不空泛、不晦澀、不評論,不用圖表、不用例證,不講研究經過,要字字推敲。

  關鍵詞系指構成論文的起支柱作用的詞。現還只限於對論文的要求,一般不超過9個,其作用在於給讀者以「畫龍點睛」的效應,因此,選擇得準確特別重要。

  (二)提出研究的問題

  問題是研究的起點和出發點,整個研究都要圍繞所提出的問題來進行。研究報告也須圍繞問題展開。在論文中屬前言部分。

  文章一開始,須開宗明義交代問題提出的背景,來龍去脈。

  例如,《5~6歲幼兒肌肉力量發展的研究》,其報告對問題作了如下陳述:

  「前幾年,上海地區對幼兒體質進行了形態、機能、素質三個方面19個項目的測查。結果表明,幼兒的肌肉力量較差,就背肌力與握力的平均值來看,均低於同年齡的日本、美國兒童。」

  「有種幼兒運動生理理論主張幼兒肌肉力量自然增長,認為不必採取加強幼兒肌肉力量的措施,即使加強也是無效的;但也有一種理論主張在幼兒階段,應對肌肉力量施加一定的影響,適當增加肌肉力量的負荷,以增加幼兒肌肉的力量。」

  「查閱有關資料,日本等地對幼兒肌肉力量的發展有相應措施,而我國《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沒有專門加強肌肉力量的練習。為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幼兒肌肉力量發展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在幼兒體育的理論上提供我國自己的實驗數據。」

  通過分析論證,研究者決定採用等組對比實驗的方法,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通過測查握力、背肌力,了解5~6歲幼兒肌肉力量現狀。

  2.握力、背肌力的自然增長情況。

  3.適當增加肌肉負荷對幼兒肌肉力量發展所起的作用。

  又如,《北京市15所幼兒園玩具提供與使用情況的調查》是這樣陳述所要研究的問題的:

  「隨著《幼兒園工作規程》的貫徹落實,創設良好環境、使幼兒在主動活動中得到發展成為當前幼教改革的重點。玩具作為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關注,如何讓玩具真正服務於幼兒發展是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1987~1989年,十省(市)的協作調查(《關於「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調查研究》)從『靜態擁有』這一角度涉及了『玩具的提供與利用』。在實際中,『有玩具』和『用玩具』以及『盡玩具之用』是不同的,而後二者是使玩具服務於幼兒發展的關鍵。因此,本調查從『靜態擁有』『動態占有』兩方面出發,更側重後者,試圖為揭示目前幼兒園玩具提供與利用現狀並加以改進提供參考。」

  報告一開頭就十分明白地把研究要解決的問題交代清楚,說明為什麼研究這個問題,研究的背景如何,有關的問題的研究狀況怎樣、結果怎樣,這個問題在理論上和當前教育實踐中有什麼爭議或不同的做法,研究價值如何。研究者綜合已有文獻和教育實際狀況,論證課題的意義,包括理論的和現實的意義。

  在此基礎上,陳述研究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說明本研究的目的、任務是什麼以及如何解決。

  (三)說明研究方法

  對研究方法的說明是研究報告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對方法的說明,可使讀者判定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並能進行重複驗證。

  研究方法的說明要具體詳細,同時要注意條理清楚。一般而言,研究方法的內容包括這樣幾部分:

  第一,怎樣選擇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總體的範圍、取樣場所、方法和數量等。應當注意,研究需要有一定的樣本容量、次數,如此才可概括出一般普遍狀況,不能僅依據對少數個案或個別現象的觀察調查,就輕易作結論。

  第二,收集事實材料的具體方法。這部分應作儘可能詳細具體介紹,以便使人明了並能用於重複驗證。

  第三,研究程序、步驟和時間安排等。

  在研究方法這部分,應能對研究所採用的專有名詞術語作清楚的規定和說明。例如,三種教學方法的比較研究,須分別說明什麼是自學法、討論法、講授法,這些術語均須有確切的含義。研究者要搞清其文義性概念的定義、內涵,又進而對其外延或寢現形式作出規定,通過下操作定義,使之具體化,確定操縱處理的方式及觀測指標等。

  (四)研究結果的闡述

  (五)討論

  這部分要求研究者對與研究有關的問題作進一步討論、論證。通常包括這樣一些內容:

  第一,由結果來回答篇首提出的問題。就是說,在報告前言中提出的觀點應當在討論中得到呼應,說明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以及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可靠有效。

  第二,對結果的獲得作出理論上的解釋說明,論證為什麼能夠得出這樣的結果。例如,兩種教法比較,結果其中一種效果好,如幼兒自然常識教學實驗中,操作法優於講解法,研究者需分析其原因,需要從理論的高度論證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可以將本研究結果與同類研究作對比,分析原因,驗證已有的理論;又可以提出研究者自己的新觀點,闡明研究結果的意義。

  第三,分析本研究還存在的問題、不足,並提出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及改進現狀的教育建議。

  討論部分是研究報告的較為關鍵的一部分,也是最難寫的部分,它是使研究方法與結果上升到理論的重要一環,可以反映出研究者的理論素養。

  研究者要發揮洞察力與創造性,通過理論論證,可以進一步揭示研究結果的意義或本質含義,發現尚未被人們認識的部分。討論部分可以把研究的理論背景、文獻查閱、研究結果及其應用的潛在意義綜合匯總起來談,把研究結果與理論和應用緊密聯繫在一起。

  要提高研究的理論水平,材料收集來並統計出結果之後,還需要進一步查閱文獻,以便深入探討,而不是僅停留在當前結果所反映的現狀上。

  (六)結論

  這是科研報告主體的最後一個部分。結論來自研究結果,應能對研究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研究是否驗證了假設?

  結論可以概括地談,說明研究了什麼問題、有什麼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以及還需要進一步做怎樣的研究。

  下結論要小心謹慎,要合乎邏輯。注意不能任意擴大結論的適用性。

  (七)附錄與參考

  附錄部分要交代研究所用的一些重要材料,如調查提綱、問卷題目、教育干預方案或活動設計、教案與教材,觀察評定的表格,以及研究所運用的測量工具等。

  參考文獻指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閱讀過哪些文獻,要註明文獻標題、作者姓名、出版單位與日期,查閱書籍的頁數等。

  這部分雖然不是論文主體,但也可以反映出研究的水平,而且能夠為讀者開闊思路。

  教育科研報告大體上包括以上幾方面內容,但有時可以將幾部分合併起來寫。如將研究目的與方法合在一起說明,結果與討論放在一起寫,一邊列結果,一邊作分析和進行討論,最後有一個小結。這樣報告全文共三個部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