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記描述法
2024-08-14 20:28:47
作者: 張燕 邢利婭
日記描述法是早期研究兒童行為的主要方法,較普遍的名稱叫「嬰兒傳記法」,研究者要在較長的時間階段內,反覆觀察幼兒的行為,持續地記錄變化,記錄新的發展和新的行為。這是一種縱向的觀察描述,主要用於研究兒童的成長和發展,簡稱「日記法」。
日記法既可以記錄兒童的一般發展狀況,也可以側重觀察記錄發展的某個特定方面,如語言的發生發展或感知運動技能的發展。一位研究者曾對他的兒子在3~5歲階段提出的問題做觀察記錄,進而加以分析,寫出「對一個幼兒提出的4000個問題的分析」研究報告。日記法要求長時間地、經常地與兒童接觸,因而通常是由家長做觀察記錄。
最早使用這種方法的是瑞士哲學家、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1740—1829)。他於1774年出版了第一部嬰兒日記——《一個父親的日記》。在日記中,裴斯泰洛齊記錄了自己孩子的生長、發展情況,同時對母親在育兒中的作用以及其他對兒童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因素進行了分析。
以後,又有德國哲學家提德曼的《一個嬰兒的日記》問世(1787年)。
自然科學家也注重日記法的研究。查理斯·達爾文(1809—1892)曾觀察記錄了他的兒子都德成長的最初三年的日記。他還致力於把對嬰兒的觀察同對其他物種的觀察加以比較。他在著名的《物種起源》(1895年發表)中提出,兒童是動物與成人之間連接物的觀點。他認為,通過觀察嬰兒的發展,可以窺見物種與人種本身發展之一斑。
1882年,第一本兒童心理學教科書問世,這就是德國心理學家普萊爾所著的《兒童心理的發展》。這是普萊爾花了3年時間,在對自己兒子的發展情況作了不間斷的詳細而科學的日記的基礎上寫成的。書中詳細地描述了嬰兒行為及心理各方面的發展過程。
普萊爾結合觀察,也進行一些小小的試驗或實驗。他通過一定的方式引起嬰兒的反應,並對之作出解釋。他最先觀察到嬰兒出生時的吸吮反射。他在日記中是這樣描述的:
「1870年9月,這個小嬰兒的頭出現後的3分鐘,他的嘴一張開就發出了微弱的哭聲。我觸摸他的舌頭,用手指在他的舌頭上面滑動著,這孩子立即不哭了,開始用力地吸吮著我的手指。」
一般認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記錄有關兒童成長和發展的兒童傳記形式的日記描述法,是研究兒童的一種主要方法。以後,儘管隨著其他研究方法的相繼出現,並在兒童發展和教育研究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日記描述法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研究手段。
對日記描述法的評價:
一是日記法可以全面、詳盡地了解兒童各方面的發展。
二是日記法通過長期不間斷的記錄,可以掌握兒童的發展過程,了解兒童發展的順序、行為的連續性。
三是日記法是把兒童的發展置於真實生活的情景中加以考察。
四是日記法記錄簡便。
日記描述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一是研究對象缺乏代表性,觀察易帶主觀傾向性。被觀察的兒童往往是研究者自己的子女,即通常是來自較好的家庭條件的孩子,因而缺乏代表性;同時,觀察者就是被觀察對象的父母,觀察容易有主觀偏見。
二是觀察的案例有限,較難概括出一般。日記往往是對單個兒童進行的觀察記錄,僅根據對較少兒童的觀察研究,是不大容易概括出兒童行為的一般特點的。
三是日記法需長時期持續記錄,比較費時費力。
日記法是研究兒童及其教育的重要工具,當前被作為個案研究和從生態學角度研究兒童發展的主要手段。對於教育工作者,日記法可以作為在教育實踐中研究兒童和改進教育方式、探索規律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