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紀上半期的學前教育
2024-08-14 19:42:06
作者: 周采 楊漢麟
20世紀初期以來,法國傳統教育學派和新教育學派在基本觀點上針鋒相對。傳統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阿蘭(Alain)和迪爾凱姆(E.Durkheim,又譯涂爾幹)等人認為教育的基本職能是傳播文化,學校應當脫離社會生活,學習的過程是克服困難的過程,教學要有教師的參與。新教育思想則以弗萊內(C.Freinet)和庫奇內(R.Cousinet)等人為主要代表,認為兒童是教育的中心,應當尊重兒童的個性,注重個人的實際經驗,提倡活動教學法。弗萊內的活動教學法和庫奇內的分組教學法比較適合幼兒教育,對母育學校教學方法的改革產生一定影響。法國政府對於上述兩種觀點採取折中的態度,在吸取傳統教育思想,儘量採用有利於民族統一和社會穩定的教育內容的同時,又在教育方法上採用了有利於發展兒童能力的新做法,並不斷增加科技教育的比重,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
(一)學前教育概況
1905年,教育部部長對母育學校過於強調傳授知識的傾向提出批評,指責母育學校充滿小學的氣味,認為對2~4歲的幼兒進行閱讀和書寫教學並不是母育學校的中心目的,要求進一步澄清母育學校的性質。
1908年3月,教育部部長再次發出指令,指出母育學校的目的是對學前兒童加以照料,滿足他們在體、德、智三方面發展的要求;再次強調母育學校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遍學校。對於有流落街頭的危險和處於家庭不良的孤獨的幼兒來說,母育學校是保護兒童的避難所,要求鼓勵無人照料的兒童到母育學校來,並給予平等的、熱情的接待和照顧。
上述觀點反映了法國政府一如既往地堅持19世紀確定的學前教育的目的、任務和方法,也反映出新教育思潮的影響,同時還是政府力圖利用母育學校緩和社會矛盾的意圖的體現。20世紀初,工人多次舉行大罷工與政府抗爭,以至與前往鎮壓的軍隊發生激烈衝突。上述指令一再強調要使母育學校成為社會底層家庭兒童的「避難所」的社會政治意圖是十分明顯的。
這一時期在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方面已形成制度,公立的母育學校由國家和地方自治團體開辦並支付經費,實行免費制度。私立幼兒園的監督由教育部的母育學校女視學官負責。多數私立幼兒班則由小學的督學官監督。母育學校的教師與小學教師一樣都由初級師範學校培養。1949年,法國的公立母育學校有3653所,私立母育學校217所,公立幼兒班4385個,私立幼兒班397個。
(二)比納與智力測驗
比納(A.Binet,1857—1911年)是法國心理學家,巴黎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現代智力測驗的創始人。1905年,他與西蒙(T.Simon)編寫出版了第一份智力量表《比納—西蒙智力測驗量表》,以3~13歲的兒童為對象。
首先,比納的智力量表是新教育的產物。他重視對兒童個性差異的研究,批評傳統教育忽視兒童的個性差異,要求把新教育建立在個性心理學的基礎上,主張根據兒童的思維方式的差異來因人施教。其次,比納編智力量表也是當時法國實施義務教育的需要。1904年,法國政府要求運用各種方法來鑑別低能兒童,以便為他們開設特殊學校或特別班,避免他們的不斷留級所帶來的麻煩。根據政府的要求,比納和西蒙編制了智力測驗表。
1905年的智力量表問世後受到普遍好評,但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主要是不能明確簡便地從年齡角度來說明被試的智力超前或落後的程度。為此,1908年,比納和西蒙發表了被稱為「年齡量表」的第二份量表,按年齡分組進行測試,一併引入「智齡」這個智力測驗的重要術語。1911年,比納在臨終前與西蒙一起又一次修改量表,使其更規範化,成為比較科學、系統的兒童智力發展的測驗工具。他們的量表被迅速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