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外國學前教育史> 一、生平與教育活動

一、生平與教育活動

2024-08-14 19:40:08 作者: 周采 楊漢麟

  裴斯泰洛齊生於蘇黎世一個醫生家庭。他5歲喪父,由母親及忠實的女僕撫養成人。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加洛林學院學習法律,在此期間受到盧梭的深刻影響。1768年,裴斯泰洛齊在家鄉開辦名為「新莊」的示範性農莊,進行新的耕作方法的實驗,試圖通過此種途徑幫助農民擺脫貧困,但未能成功。此後他轉向教育活動,認為貧困是忽視兒童所致。1774—1780年,他在新莊創辦孤兒院。1780—1798年主要從事寫作,發表了大量關於社會和教育問題的文章和著作。其中《隱士的黃昏》(1780年)被視為其教育信條。社會政治和教育小說《林哈德與葛篤德》(1781—1787年)使他一舉成名。《我對人類發展中自然進程的追蹤考察》(1791年)被裴斯泰洛齊自稱為「我的觀點的哲學基礎」。此後,他逐漸進入其教育研究與實驗的全盛時期,先後在斯坦斯(1798年)、布格多夫(1799—1805年)和伊佛東(1805—1825年)從事初等教育新方法的改革與探索。這一時期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斯坦斯通信》(1799年)、《葛篤德怎樣教育她的孩子》(1800年)、《母子篇》(1818年)和《天鵝之歌》(1826年)。1827年,裴斯泰洛齊在故鄉涅伊霍夫與世長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