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外國學前教育史> 三、古代羅馬的學前教育思想

三、古代羅馬的學前教育思想

2024-08-14 19:35:56 作者: 周采 楊漢麟

  古代羅馬的學前教育思想是在吸收、傳播和補充希臘學前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反映了羅馬的特色,因而在西方學前教育思想發展史上亦占有自己的地位。

  (一)昆體良

  昆體良是古代羅馬著名的教育家。與希臘教育思想家相比較,羅馬人的特點是:重視教育與人的天性的關係;在道德與知識的關係問題上,更重視道德的修養;教育思想側重從個人角度認識教育現象,關注較具體的教育問題,如課程和教法等。昆體良的教育思想比較集中地反映出上述特點。他是西方最早的教學法學者,西方教學論的奠基人。

  1.生平和著作

  昆體良(Quintilianus,約35—95年)出生於西班牙(當時屬羅馬帝國的版圖)。約從公元70年開始主持羅馬國立拉丁語雄辯術學校,在那裡工作20年之久。與此同時,兼操律師業務,以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充實教學內容。退休後,應朋友的一再請求,花兩年多時間寫成12卷巨著《雄辯術原理》,並於公元96年發表。這部著作在很長一個時期中失傳。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的1416年才在瑞士聖·高盧女修道院的藏書樓被發現,使它得以重新流傳於世,並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家產生很大影響。

  《雄辯術原理》約合中文65萬字,絕大部分是討論雄辯術本身的問題。年青一代的教育問題只占全書的1/5,但他關於教育的箴言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

  在昆體良之前,已有西塞羅的名著《論雄辯家》,論述了對雄辯家的要求和一個雄辯家應具備的素質。但他只是提出了結果,而沒有涉及獲得這個結果的過程和方法,亦即年青一代的教育問題。昆體良對於這種輕視或忽視初期階段教育的做法很不以為然。他認為,未來雄辯家的培養應從幼兒時期就奠定基礎,亦即引導兒童「從咿呀學語開始,經過初露頭角的雄辯家所必需的各個階段的教育,一直達到雄辯術的頂峰」。[29]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突破了當時一般人只注重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狹隘界限,而對學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2.論教育與人的天性

  昆體良從教育與人的天性的關係的角度論證了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除了極為稀少的天生畸形和生來就有缺陷的人以外,大多數人既能敏捷地思考又能靈敏地學習。人都是可以經由教育培養成人的,昆體良進一步討論了教育與天性的關係。他指出,「天性是教育的原材料」,[30]教育是鑄造這原材料的藝術。沒有原材料,藝術無所作為。同時還應通過教育來補充天性所缺少的東西。藝術的完善更勝於優質的材料。在昆體良看來,中等的雄辯家得之於天性者更多,而優秀的雄辯家則更多得之於教育。重要的問題是教育應適應人的天性。「如果引導一個人與自己的自然傾向背道而馳,他就不可能在與他的天性不適合的學業中取得成就。」[31]只有藉助於天性和教育這兩個方面的結合,才能培養出理想的雄辯家。

  綜上所述,昆體良關於教育與天性的關係的思想及其意義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1)人的稟賦大致相同,因而都具有通過教育成為人的可能性,從而不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也反映出樸素的平等思想。(2)昆體良一方面肯定了人的自然性在教育中的基礎地位;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天性的不完善性和可塑性,進一步肯定了教育的建樹作用。(3)昆體良強調個體在自然特性上的個別差異,重視研究個體的獨特性,為他的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和方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3.論道德與知識

  重視道德修養是羅馬教育思想的一個主要傾向,也是昆體良教育理論的一個特點。但是與希臘教育思想家的「智德統一」的觀點不同,昆體良強調道德比知識更重要,是第一位的,在雄辯術上達到完美境界則是第二位的。因此,他強調他所培養的雄辯家首先必須是善良的人,在德行上無可指責的人。一個品德邪惡的人不可能成為完美的雄辯家。在昆體良看來,「如果以雄辯的才能去支持罪惡,那麼無論從私人的還是公眾的角度看,沒有什麼東西比雄辯術更有害的了」。而教師竭盡全力幫助培養雄辯才能的努力,就不是給戰士提供武器,而是給強盜提供武器。如果人們獲得了知識和能力,卻用來教唆犯罪、壓迫無辜、相互殘害,與真理為敵,倒不如生來聾啞,沒有理智更好。

  其次,昆體良認為,擺脫各種邪念的干擾是潛心治學的重要條件。他指出,人的頭腦在不能完全擺脫邪念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想到追求最高尚的理想的。孜孜於獵取地位,汲汲於追求財富,虛擲光陰於各種無聊的事情,所有這些都會嚴重干擾兒童的學業。一個有邪念的頭腦整日心神不寧,哪裡還有學問的地位?無異於在荊棘叢生的田地里沒有稻穀生長的餘地。而只有當頭腦變得無掛無礙而成為自己的主人時,才能集中精力於所追求的目標。

  昆體良重德的思想反映了羅馬教育思想的特徵,是羅馬傳統的道德意識感在教育思想上的反映。此外,也與斯多葛學派的影響相聯繫。昆體良在哲學上信奉斯多葛派,把倫理學視為哲學的最主要部分,強調德行的重要性。所謂善就是依照自然和理性而生活,合乎自然和理性的方式的生活就是至善。

  4.論學前兒童的教育

  昆體良重視家庭環境對學前兒童的影響,對保姆、父母和教仆都提出嚴格的要求。首先,應慎選保姆。保姆最好是受過教育的婦女,在道德和語言方面都沒有問題。否則,她會在習慣和言語方面影響嬰兒。如同純白的羊毛一經染上顏色,其色澤經歷良久不變一樣,自幼養成的壞習慣是難以改好的。其次,是孩子的父母。昆體良認為,理想的父母具有較高的教育水準。與當時羅馬重視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同,昆體良舉出許多典型事例,說明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還認為,如果父母本身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幸運,也不要因此而減少對孩子教育的注意。正因為父母自己學識貧乏,他們就應在關注孩子的成長方面更加勤勉。當時一般羅馬人認為7歲以後的兒童才能理解所教的內容,才能勝任文化學習。昆體良明確地否定了這種傳統的看法。他認為,7歲以前的收穫無論怎樣微小,也不應予以輕視。其根據是:第一,既然許多人公認這個年齡的兒童能接受道德教育,那也就應該能學習知識。第二,7歲前的教育將為7歲後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7歲時就可以學些程度較深的東西。否則,到了7歲還只能從最簡單的東西學起。「這樣每年取得的點滴進步就增加了總的進步,兒童時代節約下來的時間對於老年時期是有益的」。[32]第三,初步識字僅靠記憶,而記憶力不僅存在於兒童期,兒童期的記憶甚至更加牢固。總之,昆體良強調不應浪費早年的光陰。兒童的學習應早點開始,即使是人類最早的時期也不要浪費,或是浪費得越少越好。

  在強調及早開始對兒童的教育的同時,昆體良告誡人們注意防止另一個極端的傾向,即對幼兒逼得太緊。在他看來,父母或教師應注意兩點。其一,最要緊的是特別當心不要讓兒童在還不能熱愛學習的時候就厭惡學習,視學習為苦事。以至於在童年過去以後,還對初次嘗過的苦頭心有餘悸。其二,「要使最初的教育成為一種娛樂」。[33]為此,應想方設法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比如,要向兒童提出問題,對他們的回答予以讚揚,絕不要讓他們以不知道為快樂。如果某個孩子不願意學習,就當著他的面去教他所妒忌的另一個孩子。有時要讓他和其他孩子比賽,用那個年齡所珍視的褒獎去鼓勵他在競賽中獲勝。

  在學前兒童智育的內容方面,昆體良主張教兒童認識字母、書寫和閱讀。他試圖改進當時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在教育史上,昆體良第一次提出了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的問題。他希望兒童最好先學希臘語。因為拉丁語是通用語言,即使教師不讓孩子學,他也會掌握。其次,羅馬的學問乃發源於希臘。在學習希臘語後,緊接著就要學習拉丁語。然後兩種語言的學習齊頭並進。

  昆體良仔細研究幼兒語言教學法。他不贊同當時流行的習慣,即兒童在學習字母的形狀以前先學習它們的名稱和順序。昆體良認為,這種方法妨礙兒童認識字母。他們很快就會不去注意字母的形狀,越過觀察而單純依靠記憶力。他認為,對兒童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同時教他們認識字母的形狀和名稱,正如教他同時認識人的相貌和名字一樣。有時可將有字母的象牙人像給幼兒玩。昆體良強調書法的重要性,認為它是獲得根基深厚的專業特長的源泉之一。因為粗糙而錯亂的字跡不能閱讀,寫得太慢又影響思維。在幼兒書寫教學法方面,昆體良主張當兒童開始摹寫字母的形狀時,可將字母儘可能正確地刻在木板上,指導孩子用鐵筆沿著木板上筆畫的溝紋書寫,這樣就可避免差錯。在教幼兒學習閱讀方面,昆體良主張閱讀應當先力求正確,然後才要求連貫。為了使兒童發音更完善,口齒更清晰,也可以要求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朗讀由許多音節組成的難字、難句和一些佶屈聱牙的句子。他強調應在幼年時期就注意糾正兒童發音上的錯誤,以免變成難改的積習。

  5.論教師和教學原則

  昆體良提出了德才兼備的教師標準。首要的事情是弄清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德行,務必要以教師純正的德行來保持學生在未成熟的年齡免遭損害。教師應嚴於律己,同時也必須以嚴格的紀律約束學生的行為。最要緊的是教師應以慈父的態度對待學生。他嚴峻而不冷酷,和藹而不縱容。否則,冷酷會引起厭惡,縱容則招致輕視。

  昆體良把教學看成一種雙邊活動。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的職責是證明他們是可教的。這兩種職責缺少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無用。

  昆體良精闢地論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他指出,對受教育者的統一要求,必須和照顧他們的個別差異相結合。首先需了解學生的能力和天賦素質,然後應當從兩方面入手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第一,針對學生不同的性格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長善救失。第二,教師要善於使每個人在他最有才能的方面得到進步,揚長而避短。對於智力較弱的學生應作些遷就,對天賦素質豐饒的學生則要嚴格訓練,以期將他們培養成為真正的雄辯家。

  昆體良強烈反對體罰兒童。他認為,體罰是一種殘忍、凌辱的行為。如果申斥還不足以矯正兒童的過失,他就會對體罰習以為常,並且體罰造成兒童心情壓抑、沮喪和消沉。同時,體罰在青年期失去效用,而又有更困難的功課要學,就更難以駕馭。因此,對於如此纖弱、如此無力抗拒虐待的幼兒,任何人都不允許濫用權威。在古代各民族的兒童教育中,體罰是普遍現象。昆體良反對體罰的開明態度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昆體良奠定了教學中量力性原則的思想基礎。他認為,應防止學生負擔過重,因為超出學生智力之上的東西,是不能進入學生的頭腦的。正如緊口瓶子不能容受一下子大量流進的液體,卻能為慢慢地甚至一滴一滴地灌進的液體所填滿。

  昆體良十分注意運用啟發誘導和提問解答的教學方法。在防止學生過度疲勞、勞逸結合方面,也提出許多寶貴意見。他認為兒童應有遊戲。他說:「我不會因學生愛好遊戲而感到不高興,那是天性活潑的標誌;那種總是遲鈍麻木,沒精打采,甚至對那個年齡所應有的激動也漠然無動於衷的學生,我是不指望他能熱心學習的。」同時,在遊戲中學生的道德品質也會自然流露,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和施教。昆體良還認為娛樂有助於發展敏銳的智力。

  昆體良在教育史上的重大貢獻是他在教學法上的成就。他的教學法思想給後代以深遠的影響。他的《雄辯術原理》代表了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古代教育理論發展的主要成就。昆體良重視教育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重視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學前兒童道德習慣及語言的發展,這些都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的教育財富。

  (二)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Plutarch,約46—120年)是與昆體良大體同時的另一位重要的羅馬教育思想家,他出生於希臘,並受教於希臘,因而具有良好的希臘文化修養。同時,作為羅馬帝國的臣民,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羅馬傳統的影響,因而在其哲學和教育思想中反映出將兩者加以折中的傾向。

  普魯塔克的著作流傳下來的有兩部:《傳記集》(又稱《希臘羅馬名人傳》)最負盛名,由50多篇傳記組成;《道德論叢》由60多篇論文和對話錄匯集而成。其中《論兒童教育》反映了普魯塔克對教育的主要觀點,這篇論文在文藝復興時期受到人們的重視。「普魯塔克深刻地影響了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的自由主義者以及美國的締造者們;他影響了德國浪漫主義運動,並且主要以間接的路線繼續影響著德國的思想一直到今天。」[34]

  普魯塔克的教育主張有許多內容是與昆體良相同或相似,如關於天性和教育的思想,對早期教育和道德品質培養的重視。在教學方法上與昆體良也是相通的。與昆體良不同的方面大多來自希臘文化因素的影響。如普魯塔克重視兒童體育和自由學科的教育的思想,顯然受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影響。此外,他明顯地站在昆體良的對立面,貶低雄辯術,突出哲學教育。此外,《論兒童教育》只提到學習希臘文而不提學習拉丁文,也說明它是為希臘人寫的。

  1.天性、教導與練習

  普魯塔克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趨向善良,而要在實際上完成德行的培養,就必須使三件事即天性、教導和練習協調一致。他說:「天性如果不通過教導加以完善,就是不實之華;教導如果無天性之助,就是殘缺不全;練習如果沒有這兩者的幫助,就不能完全達到目的。」[35]普魯塔克把天性比作土壤,教育者好比農夫,所教的合理的原理和概念好比種子。這幾個方面結合和協調一致才能促成人的心靈的完善。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德行就必定是有缺陷的。普魯塔克尤其強調年青一代的主觀努力和勤奮所具有的強大力量和成效,認為滴水能穿堅石,鐵棒亦能磨成繡花針。即使努力與天性相反,努力所產生的結果仍會遠遠大於天性本身產生的結果。

  2.兒童時代教育的意義

  普魯塔克受到柏拉圖的影響,非常重視兒童時代的教育的重大意義。他指出:「兒童時代是柔嫩的,容易鑄造成各種類型的人。」[36]當兒童的靈魂還軟弱易感的時候,進入心靈的任何事物都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普魯塔克十分贊同柏拉圖關於慎選故事材料的主張,認為不這樣做就有使兒童頭腦充滿各種愚蠢而邪惡的觀念的危險。

  為對兒童施加良好教育,不僅要慎選教材,還應慎選遊伴、教仆和教師。他批評了那些只重錢財而不重孩子的教育的父親,認為戰爭能掃蕩一切,只有學問是卷不走的。因此,為人父親的人應把培養孩子的學問看成最重要的事情,勿惜錢財為孩子物色一位德才兼備的教師。

  3.論兒童的道德教育

  普魯塔克強調在教育兒童時不能脫離哲學的指導。他所說的哲學指道德哲學或倫理學。它是治療各種精神方面的混亂和疾病的良方。通過哲學所給予的忠告,我們就能理解諸如誠實、虛偽、正義等概念,知道應追求什麼而避免什麼。凡是懂得怎樣按照哲學原理處理民政事務的人,就是完美的人。

  以亞里士多德關於行德的中道原則為指導,普魯塔克主張對兒童進行有關行為準則的教育。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言與行都不應魯莽輕率,而應教育他們談吐得體,合乎禮儀。在逆境中不沮喪,順境中不洋洋自得;談話不要過分誇張也不要粗俗平庸等。

  受羅馬家庭教育優良傳統的影響,普魯塔克十分重視父親榜樣的力量,要求父親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趨善避惡,但父親應態度溫和而不宜過於嚴厲和暴烈。此外,父母也應提防諂媚者和邪癖者,不讓孩子與他們為伍,以免孩子變成揮霍浪費,縱情聲色犬馬的人。

  4.兒童的體育

  與昆體良明顯不同的地方是普魯塔克對兒童體育的重視。在他倆生活的時代,體育和美育早已為智育所取代,學校只關心識字和讀書。昆體良對幼兒語言教學的重視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映,但是普魯塔克希望恢復希臘的體育傳統。他認為,兒童能通過聽講和公開展覽獲得各種普通知識,對此他們只需略加涉獵,淺嘗而止即可。道德習慣的培養是最重要的,但與此同時,也不應忽略身體的鍛鍊。他主張把兒童送到體操學校。體育既有助於兒童養成美好的姿勢,又有助於養成強健的體魄,還應使兒童養成生活有條理和節制的習慣,這對於健康和德行都是有益的。

  5.教學方法

  普魯塔克反對強制兒童學習,而主張用鼓勵與提供合理動機的辦法。在他看來,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37]應視具體情況交替運用各種稱許和申斥的方法,而不應用鞭笞或任何其他侮辱性的懲罰。昆體良認為這種侮辱性的懲罰只適合於奴隸,普魯塔克則認為即使施用於奴隸也未必恰當,因為這會使奴隸在完成工作時變得遲鈍和沮喪。

  普魯塔克也倡導量力性教學原則。他批評一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給孩子的功課太難太重以致無法完成。結果使孩子灰心喪氣,厭惡學習。這就好比植物,澆灌適度就能生長旺盛,而水分過多就會使植物淹死。人的精神亦是如此,適度的努力可提高精神,負荷過重就力不勝任。普魯塔克也主張勞逸結合。正如「身體的維持要靠吃飽和排泄,心智的維持也要有張有弛。」[38]普魯塔克的著作被譯成英文和法文,對文藝復興時代的拉伯雷和蒙田以及後來的盧梭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在蒙田的《散文集》和盧梭的《愛彌兒》中我們都可以發現普魯塔克的文風和思想的印跡。

  思考題:

  1.古代希臘和羅馬學前教育綜述。

  2.柏拉圖學前教育思想述評。

  3.試述亞里士多德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貢獻。

  4.說明昆體良的兒童教育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1] 普魯塔克.名人傳·來庫古傳.載:周一良,吳於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263.

  [2] 色諾芬.斯巴達國家.轉引自:[蘇]塞爾格葉夫.古希臘史.繆靈珠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164.

  [3] [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何兆武、李約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131.

  [4]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8.

  [5] 禮記·內則。

  [6] [英]A.E.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等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21.

  [7] [英]A.E.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等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677.

  [8] [英]A.E.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等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681.

  [9]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71.

  [10]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73.

  [11] [英]A.E.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等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140.

  [12]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194.

  [13] [英]A.E.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等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683.

  [14] [英]A.E.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等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683.

  [15]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139.

  [16] [古希臘]赫西俄德.工作與時日·神譜.張竹明,蔣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30~32,40~42.

  [17]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174.

  [18]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406.

  [19]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405.

  [20]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396.

  [21]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396.

  [22] [美]克伯雷選編.外國教育史料.任寶祥,任鍾印主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29.

  [23] [古羅馬]塔西佗.雄辯術的對話.載任寶祥,任鍾印主譯.外國教育史料.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36.

  [24] 斯坦利·波勒.古代羅馬的教育——從老加圖到小普林尼.1977.10~11.

  [25] [古羅馬]昆體良.雄辯術原理.載任鍾印選編.昆體良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0~21.

  [26] [美]凱絲·奧斯波.早期教育的歷史概觀(英文版).1980.181.

  [27] [古羅馬]奧古斯丁.懺悔錄.周士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10.

  [28] [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何兆武,李約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450.

  [29] [古羅馬]昆體良.昆體良教育論著選.任鍾印選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

  [30] [古羅馬]昆體良.昆體良教育論著選.任鍾印選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9.

  [31] [古羅馬]昆體良.昆體良教育論著選.任鍾印選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0.

  [32] [古羅馬]昆體良著.昆體良教育論著選.任鍾印選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5.

  [33] [古羅馬]昆體良著.昆體良教育論著選.任鍾印選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5.

  [34] [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何兆武,李約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13.

  [35] [古羅馬]昆體良.昆體良教育論著選(附錄四).任鍾印選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43.

  [36] [古羅馬]昆體良.昆體良教育論著選(附錄四).任鍾印選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44.

  [37] 張斌賢,褚宏啟等.西方教育思想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39.

  [38] [古羅馬]昆體良.昆體良教育論著選.任鍾印選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4.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