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希伯來
2024-08-14 19:35:18
作者: 周采 楊漢麟
古代希伯來位於現在的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為現代猶太人祖先的居住之地,信奉猶太教,奉耶和華(上帝)為最高主宰及庇護神。約在公元前17世紀希伯來人向外遷移,進入埃及,後淪為埃及法老王的奴隸。在公元前13世紀,希伯來人在首領摩西的率領下,逃出埃及,返回故國。歷經戰亂後,於公元1世紀被羅馬帝國吞併。
(一)早期的育兒習俗及社會習俗
希伯來人將婦女生孩子看做是上帝的恩賜。他們盼望生孩子,尤其渴望生兒子,因為兒子長大後,可以增加財富,擴大家族的規模,並能繼承祖傳遺產。
按照希伯來習俗,嬰兒出生後要用鹽水擦洗。希伯來人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孩子健壯結實。希伯來人還習慣將嬰兒置於襁褓之中。男嬰出生後的第8天必須行割禮(即用刀子割損包皮)。孩子一般由母親哺乳,3歲時才斷奶。
希伯來人早期的歷史屬於從遊牧文化進入農業文化時期,家庭組織形式盛行以父權為主的家長制。猶太教《摩西十誡》中明確規定妻為夫之財產,受丈夫的嚴格約束。子女亦須聽命於父母。希伯來經典稱:「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11]「因為得著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12]男孩稍大,須交給父親管教,父訓就是法律。希伯來經典要求以色列人的父親「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並稱這是出自上帝的「律例誡命」。[13]希伯來人一般以家庭為子女受教育的場所,父親既是家庭的祭司,又是孩子的教師。父親的管教頗為嚴格,棍打、鞭抽並不鮮見。希伯來人認為兒童生來愚昧無知,本性嚮往墮落,故須嚴加管教和約束。
(二)摩西改革後的兒童地位
摩西率希伯來人返回故國後,被奉為「先知」,並推行了一些改革。在經過先知摩西的改革之後,希伯來的家長制具有較多的民主色彩,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在家庭教育中注重父子之間的親密感情和說服感化。猶太教僅次於《舊約》的經典《塔木德》(Talmud)規定:子女並非父母私有物,而是未來的天國公民,他們賦有獨立的人格;要求家長「努力理解兒童,喚起他的興趣,贏得他的積極同情」,為兒童提供玩具,乃至與兒童共同遊樂。[14]在兒童觀及幼兒教育方法上,古代希伯來有其獨到之處。因為一般古代國家的家長制都給予父親以絕大尊嚴,操子女生,奪之權,而這種嚴父在希伯來則逐漸為慈父所代替。希伯來父親雖有權懲戒和體罰其子女,但實際上常採取積極影響的手段。
自公元前8世紀起,希伯來興起「先知運動」。在先知運動影響下,兒童待遇不斷改善。當時在地中海地區(如希臘的斯巴達)盛行棄嬰之風,然而在希伯來人中,這一現象卻極為罕見。希伯來的經典《舊約》對棄嬰現象進行了譴責。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無人不可接受上帝的教導及成為上帝的信徒。與希臘人和羅馬人比較起來,希伯來人顯得更為尊重兒童的權利和地位。後來希伯來的這一習俗通過基督教傳入羅馬,對改變歐洲棄嬰的陳規舊習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幼兒教育內容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由於希伯來人視信神為天經地義,故家庭教育以培養宗教信仰為最重要的目標。他們認為這種教育可從極早期開始。《舊約》中所記載的最著名的先知以賽亞(Isaiah)主張嬰兒斷奶時就開始受教育。猶太哲學家斐洛(Philo,前20—50年)甚至要求在襁褓中就應知道上帝是宇宙間唯一的神和創造者。傳說希伯來人中還曾開設過嬰孩學校,收容5歲幼兒。在家庭教育中要以可視為上帝意旨代表的《舊約》去教導子女。這種經典並不重知識傳授,而重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的陶冶,是道德非理性的訓練。此外,由於希伯來人持有「不信上帝即屬罪惡,而無知的愚人乃是不能真正信奉上帝的」這種信念,因此,在兒童教育中,作為宗教教育的附帶,也教授簡單的文化知識以及民族傳說和祖先的訓誡。至兒童稍長,家庭還對男孩進行職業技能的傳授。希伯來的女孩子基本上由母親管教。出嫁前,學習如何當好賢妻良母是重要教育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