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於建設21世紀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歷史學
2024-08-15 17:32:53
作者: 瞿林東著
問:現在,中國歷史研究領域的學者多從如何借鑑外國史學的理論、方法和範式來思考、反省自己的研究,而外國史的研究者則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如何從中國史學,尤其是從中國古代史學中汲取有益的營養來進一步形成中國史學的特色和風格。您認為應該如何評價20世紀的中外史學交流?
答:一些中國史學工作者對外國史學的理論、方法、模式有濃厚興趣,並且積極地借鑑,這是很必要的。當今時代是一個資訊時代,整個世界比以往任何時代的交往都更加密切。研究外國史的學者提出來,要繼承中國史學的優秀遺產,這也是非常正確的。我曾經講過,中國史學的優秀遺產在20世紀長期得不到重視,白壽彝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發表的《談史學遺產》一文以及後來發表的系列文章,可謂鳳毛麟角。大約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漸漸聽到人們說要繼承中國史學優秀遺產。白壽彝先生在60年代提出重視中國史學遺產,說明他的遠見。最近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有這樣的文章,說到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對於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視。這一點,我們在《毛澤東選集》中早已讀到過。可見,這不是一個新問題,只是過去人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今天提出這個問題,從歷史上看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我們從史學發展來看,人們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是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的,這是認識上的進步。
我們應該怎樣把握中外史學交流的原則呢?這個原則是什麼呢?中國的史學工作者首先應當對本民族的優秀遺產有一定的修養,在這個基礎上,要有開闊的胸襟和器識,能夠接受各種外來的新的東西,而不是固守已有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在發展學術中面向世界,一方面在面向世界的過程中發展自我,而不要失去自我。所謂不失去自我,最根本的就是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的修養和氣質。研究中國史的學者借鑑外國史學的積極成果,研究外國史的學者繼承中國史學的優秀遺產,這都非常重要,但前提是要把握好原則。這是一個基本的立足點。
問: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建設21世紀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歷史學?
答:從實際情況來看,21世紀史學已經經歷過幾年的時間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歷史學便處於活躍的時期。主要表現為思想的活躍、研究領域的活躍,研究方法的多種多樣,以及中外史學交流的活躍。對這樣一個局面,要予以充分肯定。當然,在活躍的局面之下,也有值得關注的問題。21世紀中國史學更加呈現出一種多元發展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一種引導的作用,積極的作用。在這種多元發展的現象中如何體現出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主流地位?這是21世紀中國史學面臨的首要問題。
從學術前景上說,許多史學工作者認為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既然是科學的歷史觀,它就應該作為研究歷史的理論指導。這並不意味著又回到教條主義、簡單化、片面性那裡去,而是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唯物史觀及其運用。我說這個問題是有歷史依據的。我們可以想一想,老一輩馬克思主義史家的研究成果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收穫?我想這個收穫就在於幫助人們正確的、全面的、辯證的認識我們這個民族所走過的道路。科學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以至於正確的人生觀,都可以從這裡反映出來,產生巨大的教育作用。這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給予我們的。如果對自己民族的歷史十分茫然,或者有種種誤讀,那是不可想像的。馬克思主義史學也告訴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外國的歷史和現實。
還有,我們不應該排斥其他歷史學家的貢獻,但是我們要看到馬克思主義史學給予我們的東西確實是最基本的,這就是唯物史觀的魅力。那麼馬克思主義史學如何才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發揮引導的作用或者說是主流的作用呢?這就要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拿出新的成果。這個新的成果怎麼獲得?以往所走過的彎路,是把理論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不是把它作為指導。研究的出發點應該是材料。現在我們認識到,創造性的歷史研究是要把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同研究對象緊密地結合起來,做出新的理論概括。這樣就可能有新的創造,也一定會有新的創造。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史學是科學歷史觀指導下的史學,還要認識到中國古代史學的優秀遺產可以用來豐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我們也要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史學不是封閉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應該有一種信念,吸收外國史學的積極成果,使自己變得更加豐富、厚重。中國有句古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馬克思主義史學也是這樣,儘管它是一種科學的歷史觀指導下的史學,但是它也有必要吸收其他史學的積極成果。這一點在認識上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根本的不同。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不以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為基礎繼承中國史學的優秀遺產,不吸收外國史學的積極成果,就可能出現別的情況,可能會推崇外國史學的某一個思潮或某一種流派,也許在這方面可以和外國同行對話,但最終會走到哪裡去呢?最終能不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歷史學呢?那就很難說了。20世紀80年代,白壽彝先生在陝西師範大學有一個演講,題目是《關於建設有中國民族特點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幾個問題》,他從六個方面闡述了他的看法:第一,關於歷史資料的重新估價問題;第二,史學遺產的重要性;第三,取鑑於外國歷史的問題;第四,歷史教育的重大意義;第五,歷史理論和歷史現實的問題;第六,史學隊伍的智力結構問題。這反映出老一輩學者的心愿。我們可以吸取、借鑑外國學者的積極成果,但是不要失去自我。學了人家的東西之後,有了提高後,並不丟棄自己的本色,只是變得更加富有內涵。換言之,豐富了自己而不是失去了自己。我們吸收古代優秀遺產也是這樣,吸收以後,不是把自己變成復古的人了,而是把自己變得更有經驗了,更有智慧了。
在21世紀裡,我認為只有青年人,才有可能成為在比較廣泛的領域裡與外國學者進行對話、溝通、切磋的人。21世紀是中國現在和未來幾代史學工作者展現才華的年代,史學這個舞台主要靠中青年同行扮演主要角色。我在1996年寫的《中國史學:20世紀的遺產和21世紀的前景》裡面講到了21世紀的學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我當時是這樣想的,這樣寫的:他們應成為新型的史學家,應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中國學問的根底,應對外國歷史和外國史學有相當的理解,應在專精的基礎上努力向通識發展,應具有較高的古代漢語的修養和現代漢語的表述水平及外國語水平,應善於同外國同行合作而又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我認為,對於這樣的憧憬,第一,要明確我們的方向;第二,應該有充分的信心。方向明確了、端正了,信心建立起來了,那麼獲得更大的成績,是毫無疑問的。我希望青年朋友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在當前這樣一個很好的歷史環境中,年青一代史學工作者一定是大有作為的。
我講的這些,不一定都對,供你們和史學界朋友們參考吧。講得不對的地方,也希望大家批評。
[1] 載《歷史教學問題》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