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從史學傳統與人文精神說到史學永遠在我們身邊
2024-08-15 17:30:00
作者: 瞿林東著
我上面講的幾個問題:中國史學中的人本思想的傳統,懲惡勸善的傳統,憂患意識的傳統,反映了這樣一些思想,即人在歷史中處於什麼地位,人對自身應該有什麼要求,人對社會有什麼責任。這幾個問題是人文精神中非常重要的問題。由此看來,我們要重視人文精神,也應該重視史學。因為史學裡面包含了這些活生生的東西。我們研究歷史就是這樣,不能脫離歷史上活生生的人,否則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就會變得很空洞。從這個意義上講,史學永遠在我們身邊。儘管大家是學工科的,或是學其他非歷史學科的,史學同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有沒有這個自覺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不論你是否注意到,不論你是否承認,客觀上史學在我們身邊,只是有時我們自覺意識不夠罷了。如果我們有比較高的自覺意識,那麼我們對史學中那些有營養的部分就會吸收過來,從而我們能夠更好地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就非常重要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有理由更深刻地認識到:史學永遠在我們身邊。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科學精神。一個社會,應當大力提倡科學精神。今天我們正處在這個時代,提倡科學精神,提倡科學精神的作用。我作為一個社會科學者,也完全看到了它的偉大意義,我很贊成把科學技術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順便說說,近年,我也參與了科學與人文的對話這樣的活動,是《中國文化報》組織的,還出了一系列的書)。同樣,一個民族不能沒有人文精神,一個社會也應當大力提倡人文精神。我想所謂人文精神,就是人們應當認識到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認識到人在社會中應當如何來提高自己的修養,認識到人對社會有什麼責任,這三重關係非常重要。如果我們重此輕彼或者重彼輕此,這不僅在認識上,而且在實踐上都是無益的。這個問題,對於我們民族的發展、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到目前為止,在許多高等學校,重理輕文的現象十分嚴重。這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的一個嚴峻的現實,這是和提倡人文精神不成比例的。如果這種現象發展下去,不加以改變,那麼受到損害的不僅是人文學科本身,而且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命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今天,通過同大家交流,我說到了史學傳統與人文精神的一些問題,不知道是不是都說得對,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一點兩點對大家有所啟發。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我希望大家提出批評。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
[1] 2002年5月,在東南大學的演講。
[2] 《周易·賁卦》,《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37頁。
[3]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19頁。
[4] 參見吳兢編著:《貞觀政要》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3~84頁。
[5] 參見劉知幾:《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1頁。
[6] 劉知幾:《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1頁。
[7] 以上均見司馬遷:《史記》卷三十《平準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420頁。
[8] 參見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一輯《乙丙之際箸議第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