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關於歷史題材藝術作品的幾點思考
2024-08-14 19:09:25
作者: 瞿林東著
這個問題,在座的藝術系的同學,可能會有興趣。歷史題材的藝術作品注意的幾個問題,是從一個史學工作者的角度提出的問題。史學和藝術是有聯繫的,那麼這種聯繫從史學工作者來看,應當怎麼認識,怎樣處理,如何提高這方面的自覺性?從文學藝術工作者來說,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同樣要不斷地提高工作者的認識。此外,史學與文學藝術的工作者需要進行溝通,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我想現在我們的確面臨著一些問題。從文本上看,從歷史著作到歷史小說,這裡面就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再把歷史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本,這些文本又有很大的差別。這就給我們提出了問題:怎樣傳播可信的歷史?歷史小說和歷史有關係。當然,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也和歷史有關係。在這種情況之下,遇到的問題就很多了。有人評價有的歷史小說「以史入文,以文證史」。我到現在還沒有理解,以史入文,是根據歷史著作寫成歷史小說,當然可以了,但是這個歷史小說能夠反過來「證明」歷史嗎?我就覺得這個關係有點顛倒了。小說怎麼證明歷史啊?當然不是說絕對不可以,要看小說的作者是誰,要看作者用的是什麼時代的文學作品。比如,陳寅恪先生以詩文證史。他的以詩文證史,是用唐朝人的詩、唐朝人的文來說明唐朝的歷史,這叫作「以詩文證史」,這是陳寅恪先生在歷史研究方法上的一個很重要的貢獻。但是今人寫的歷史小說,如關於清朝的歷史小說,能不能用來證明清朝的歷史?那就很難說了。出自作家之手的歷史小說有沒有這樣的功能,我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我覺得有的媒體有點過分誇張了,把這種歷史和歷史小說的關係顛倒了,對於公眾來說這是不是一種誤導?
我們現在再說影視作品。關於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首先,我們要問一個問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近幾年來它向公眾傳遞了或者說傳播了什麼樣的歷史觀?這個問題很值得討論。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有些歷史題材的影視片,不少人很愛看,在愛看的過程中,人們得到了什麼信息?這種信息對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起了什麼作用?這是很值得研究的。我現在不是針對哪一部影視作品來說的,我認為這些年來,英雄史觀非常突出。作為一種負責任的影視作品,考慮到對社會公眾的影響以至於進行教育的效果,是要考慮這個問題的。當然我們也有休閒的作品,那是另外一回事。作為比較嚴肅的文藝創作來講,尤其是歷史題材的文藝創作,它傳播一種什麼樣的歷史觀,這個問題就很值得探討。
其次,影視作品是不是有不尊重歷史真實的地方?現在歷史學界有些同行,為這些事情感到很憂慮,但是好像又無能為力。講求歷史真相,人家不買你的帳,能創造票房價值嗎?所以這是史學工作者感到憂慮、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的建議是這樣的:首先,作為一個文學工作者,一個藝術工作者,在涉及歷史題材的問題時,應該在題材的選擇和確定上,要慎之又慎。我可以舉幾個例子,今天還是有參考價值的。比如,郭沫若寫的話劇《蔡文姬》《文成公主》《武則天》《屈原》等,都是非常宏大的歷史題材,從史學的角度和藝術的角度去看,都還有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吳晗寫的《海瑞罷官》,這樣的一個作品,是有深刻的意義的。當然他多少還帶有英雄史觀的痕跡,但他反映了大眾的要求。還有一位劇作家曹禺,他寫的《膽劍篇》,寫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看了之後很鼓舞人。環顧現在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許多都涉及清朝的事情。我想,歷史題材的東西很多,就舉帝王之例來說,如光武帝是東漢中興之主,他有一系列的措施,釋放奴婢,改善民族關係等,有很多重大的事情值得寫。如唐太宗這樣一個君主,可寫的事情更多。如遼朝有一個皇帝遼道宗,儘管和北宋打仗,但是他對於吸收中原文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做了許多事情。如金朝的皇帝金世宗,這個人在接受漢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金朝一方面和南宋打得不可開交,一方面大量吸收漢文化,把《貞觀政要》《新唐書》等重要史書,都翻譯過去,把五經翻譯成女真文。金世宗說把五經翻譯過來,是要讓女真人都懂得仁義道德。金朝實行科舉制,是學習唐宋科舉制,考試從哪裡出題目?從五經、十七史出題目。這個皇帝不值得寫嗎!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在推進歷史認同、文化認同的過程當中有貢獻的人物不值得寫嗎!不能總是康熙、雍正、乾隆,沒完沒了的。我覺得在這方面還得多思考一些。當然,趣味性和真實性的關係,要處理恰當,不能單純地追求趣味,只考慮它的可視性,作為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不能在大問題上違背歷史的真實性,這是一個原則,因為我們要傳播正確的歷史知識和歷史觀點。
最後,史學和文學藝術要進一步溝通。關於歷史和歷史劇的討論在20世紀60年代曾經有過一次高潮,討論的核心問題是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之間的關係問題。按照我個人的看法,這個問題應該繼續討論。只有繼續討論,才能在藝術的真實性方面深入一步,藝術理論方面也往前發展一步。在這個問題上,歷史學家要寬容,不應在一些枝節問題上吹毛求疵,在不違背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允許藝術家們去虛構,但這個虛構只能是枝節問題,不能在歷史的根本問題上違背了真實。我想,這樣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大家想一想,史學家們經過多少年的研究,才揭示出某個事物的歷史的真相,不能一部電視劇風一吹就把你們吹倒了。史學工作者經常苦惱的是什麼呢?是歷史教育的重要性,史學工作者把許多問題講得口乾舌燥,幾部電視劇就把你吹倒了。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我們這個民族怎樣獲得比較豐富的真實的歷史知識,史學工作者是有責任的,文學工作者、藝術工作者也是有責任的。在互相溝通的過程中,歷史學家要寬容一點,文學藝術家也要多聽聽歷史學家的意見和建議,真正通過文學的手段、藝術的手段,把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教育推進一步,把我們的文化教育事業往前推進一步,把我們這方面的理論思考再提高一步,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以上這些,就是我說的從歷史學的角度來講歷史學和藝術的關係。應該說,這主要還是從自己作為一個史學工作者的自身反省,自己對史學理論的研究,自己認識到其中包含著審美的要求來講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史學工作者對於提高自己的修養,能夠更加理性。當然,我也就順便說到了對於藝術工作者、文學工作者的一些認識和期待,這些認識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只是提出了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不對的地方,請老師們和同學們批評指正。今天我講的內容就此結束。
謝謝大家!大家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