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外出版原著選讀> 【選文】 谷騰堡的金屬活字印刷術[1]

【選文】 谷騰堡的金屬活字印刷術[1]

2024-08-14 19:05:40 作者: 萬安倫

  [中]潘吉星

  1455年穀騰堡刊行的拉丁文金屬活字體《42行聖經》

  現在該談到義大利人卡斯塔爾迪的同時代人約翰·谷騰堡了。他生於木版印刷較發展的德國,其故鄉美因茨在萊因河與美茵河匯流之處。其父弗里羅·根斯弗萊施任職於本城造幣廠,母埃爾澤·谷騰堡為本家最後一根獨苗。按當時習俗,為防其母家斷後,小約翰取母姓,而其另一兄弟取父姓。可能受父親從事金屬鑄幣工作的影響,約翰·谷騰堡年幼於本城習金匠手藝,1434—1444年去斯特拉斯堡謀生,與當地人安德烈·德里策恩、安東·海爾曼等人合夥磨製寶石和制鏡,由谷騰堡提供制鏡技術,其他人出資本。1439年該市市政檔案稱,1438年安德烈死後,其弟約翰與克勞斯受亡兄委託,要求谷騰堡將技術秘法教給他們,遭到拒絕,遂至法院提起訴訟。

  訴訟中提出的證據之一是,谷騰堡為「印刷之事」向某鍛冶工支付100基爾德金幣,證詞中還有「活字」及「工具」之類的詞,結果谷騰堡勝訴。這說明他此時突然改行,沒有用安德烈的錢制鏡,而是自己出錢秘密作活字印刷試驗,必是在出外遊歷時受到某種外來因素的激發,主要是他突然得到有關活字印刷的技術信息,特別是聽說卡斯塔爾迪或科斯特在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前已指出,卡斯塔爾迪的活字技術來自中國。李約瑟博士討論「激發性傳播」時,指出「有時只要有一點點暗示,只要受到某種思想的隱約啟發,就足以引起一連串的發展」。[2]谷騰堡不一定要看過中國的活字印本,只要聽到有人作過活字,就足以激發他在這方面嘗試一番。

  谷騰堡用各種材料作活字,首先制木活字,用漢文那樣型號(42點或36點)的西文木活字可以排版印書。但作小號木活字便困難得多,字塊無足夠強度,於是改用金屬材料制活字。他在斯特拉斯堡作的試驗看來沒有取得肯定的結果,財務上也面臨困難,因此1444年返回故鄉美因茨,籌措資金再作試驗。1448年基本解決了金屬活字鑄造和印刷的技術問題。為進入實用階段,1450—1455年他與金匠出身的富商富斯特合作,合約規定後者支付2226基爾德金幣投資貸款並提供印刷材料和工人,谷騰堡以技術、設備、器具等為抵押。五年內所得利益由雙方均分,期滿後谷騰堡以本利(年息六分)償還貸款。

  得到資金後,谷騰堡工作順利,很快鑄出較大號(相當於24 point)活字,1450年用以印《拉丁文文法》。版面仍遵循木刻本形制,一版雙葉,但雙面刷墨,每葉27行。印好後將印紙裝訂,亦同木刻本。當時德國紙產量不大,有時同時印於紙和羊皮板上。美因茨城後來發現1451年原裝帳簿,貼有印在羊皮板上的上述27行《文法》,證明其金屬活字在1450年已處於實用期。1450年活字字體與後來印《36行聖經》的活字相同,為哥特體粗體字,這種字體在德國一直用於第二次大戰期間。谷騰堡創製的這種活字字體仿自手抄本。1454年他刊印教皇尼古拉五世頒發的贖罪券。信徒買到券後,通過懺悔、苦修,可由教會免除罪罰。此券藏不列顛圖書館,每頁31行,說明字體開始變小。[3]

  1455年再刊印42行贖罪券,現藏紐約摩根圖書館,字號又縮小到相當今20點。字號縮小標誌刻字、鑄字在短期內有突破。這一年穀騰堡技術生涯中最大成就是用小號金屬活字印《42行聖經》。這是他與富斯特約定要刊的主要出版物,以麻紙及羊皮板共印210部,紙本180部,羊皮板30部,由300隻羊提供。印本寬12in,縱長16in(30.5cm×40.6cm),每紙含兩頁,第1~9頁40行,第10頁41行,其餘各頁均42行,共1282頁,641印張。原文為拉丁文哥特體粗體字,相當今20點,印以黑墨。卷首首頁第一個字母沒有印出,而是留出方形空白,以朱墨手繪藝術字代之。紙本印後,分兩冊裝訂。

  此本1760年首先在巴黎紅衣主教馬札蘭1642年建立的馬札蘭圖書館中發現,過去稱「馬札蘭聖經」,現藏巴黎國立圖書館。1455年本現存20多部,美國藏有9部。每個印張四邊及兩頁間邊欄都有木版刻成的花草圖案,木版版框內植活字,實際上是集木版與活字版於一身的印刷珍本。

  1455年是合約期滿之年,谷騰堡無力償還貸款,富斯特遂向美因茨法院起訴,法院判決印刷廠一切工具、設備、活字等均歸富斯特所有。11月6日,廠內熟練技工包括谷騰堡重要助手舍弗等都移入富斯特的工廠中。舍弗也是德國人,畢業於巴黎大學,擅長書法,活字字體可能出於此人之手,後成為富斯特的女婿和繼承人。谷騰堡再得胡梅里資助,1456年在美因茨另建新廠,原在他手下、後去富斯特印刷廠的一些技工又回到這裡,其中包括普菲斯特,成為新的骨幹。同年出版了單張的《1457年年曆》。1459年再出《36行聖經》,1460年再刊大眾教科書《教堂課讀》,此書包括拉丁文法和神學辭典,一大冊,748頁。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本文選自《中國、韓國與歐洲早期印刷術的比較》,[中]潘吉星著,北京: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191頁。

  【導讀】

  約翰內斯·谷騰堡(又譯作古騰堡、古登堡)(約1400—1468),德國15世紀傑出工匠和發明家,因創始歐洲活字印刷術,被作為西方的畢昇。谷騰堡原名約翰內斯·拉登,後來他根據家中父親莊園的名字,自稱谷騰堡。他大約生於1400年,出生於一個殷實的市民家庭。谷騰堡青年時期就對手工發明抱有濃厚的興趣。他早年跟隨叔父從事鑄金業。當時便立下了在勞動群眾中傳播《聖經》的志願,產生了發明印刷機的想法,並於1437—1445年,研製出金屬活字和印刷機械。

  谷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亦稱四十二行聖經,即42-line Bible)是《聖經》拉丁文公認翻譯的印刷品,由谷騰堡於1454—1455年在德意志美因茨採用活字印刷術印刷而成。作為古版書,它的產生標誌著西方圖書批量出版的開始;作為現存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印刷書籍,更被人們看作古騰堡印刷術的皇冠上的明珠,成為世界印刷史上的傑作。有研究者評論道:「一部谷騰堡《聖經》或莎士比亞第一對摺本,其價值足以裝備一個現代化的圖書館。」流傳至今的古騰堡印刷的另一產品是三十一行和十行「贖罪券」。

  1454年到1455年,翰尼斯·谷騰堡在德國的美因茨進行了《聖經》的印刷,其印刷所使用的的字體為哥特字體,高貴華美,因此谷騰堡《聖經》也被譽為精美印刷工藝的傑出作品。1455年2月23日,谷騰堡印刷的《聖經》由古騰堡-富斯特聯合印刷出版發行,共兩卷,合1282頁。為印刷這套《聖經》,他共澆鑄了二百九十多個不同的字模。書中彩色的邊飾和符號是由後人添加。《谷騰堡聖經》當時僅印製180部,其中約150部印在紙上,另約30部則用更加貴重的羊皮紙印刷而成。在現存的48部古騰堡《聖經》中有羊皮印刷本12套。谷騰堡《聖經》印刷精美,表明這種新的出版形式在美感上可直追當時如日中天的手抄書籍,在西方標誌著廣泛傳播知識、傳播科學的新時代的到來。谷騰堡的發明——活字印刷術奠定了歐洲現代文明發展的基石,是歐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先聲。馬丁·路德藉助谷騰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得以向廣大民眾傳播自己對宗教的見解。古騰堡在西方出版史上標誌著一個時代,在世界出版史上也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本文作者潘吉星先生,1931年生,是我國享譽中外的科學技術史專家,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跨學科領域中著述頗豐,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均有精湛深刻的研究。其中《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中國、韓國與歐洲早期印刷術的比較》等著作,對印刷術的研究貢獻巨大,是研讀出版技術的重要文獻。

  (齊蘇寧)

  [1] 題目為編者所擬。

  [2] [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1卷,255頁,北京,科學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ォスヮルト:《西洋印刷文化史》,14~24頁,東京,鯰書房,1943。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