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序
2024-08-14 18:56:29
作者: 萬安倫
米憐
無中生有者,乃神[1]也。神乃一,自然而然。當始神創造天地人萬物,此乃根本之道理。神至大、至尊,生養我們世人。故此善人無非敬畏神,但世上論神多說錯了。學者不可不察。因神在天上,而現著其榮,所以用一個天字指著神亦有之。既然萬處萬人,皆由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學者不可止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單問一種人之風俗,乃需勤問及萬世、萬處、萬種人,方可比較,辨明是非真假矣。一種人全是,抑一種人全非,未之有也。似乎一所地方,未曾有各物皆頂好的,那處地方各物皆至臭的。論人論理,亦是一般。這處有人好歹、智愚,那處亦然。所以要進學者,不可不察萬有,後辨明其是非矣。總無未察而能審明之理,所以學者要勤功察世俗人道,致可能分是非善惡也。看書者之中,有各種人:上中下三品,老少愚達智昏皆有。隨人之能曉,隨教之以道。故察此俗書必載道理各等也。神理、人道[2]、國俗、天文、地理、偶遇,都必有些。隨道之重遂傳之,最大是神理,其次人道,又次國俗,是三樣多講,其餘隨時順講,但人最悅彩色雲,書所講道理要如彩雲一般,方使眾位亦悅讀也。富貴者之得閒多,而志若於道,無事則平日可以勤讀書。乃富貴之人不多,貧窮與工作者多,而得閒少,志雖於道,但讀不得多書,一次不過讀數條。因此,察世俗書之每篇必不可長,也必不可難明白。蓋甚奧之書不能有多用處,因能明甚奧理者少故也。容易讀之書者,若傳正道,則世間多有用處。淺識者可以明白,愚者可以成得智,惡者可以改就善,善者可以進諸德,皆可也。成人的德並非一日的事,乃日漸至極。太陽一出,未照普地,隨升隨照。成人德就如是也。又善書乃成德之好方法也。
此書乃每月初日傳數篇的。人若是讀了後,可以將每篇存留在家裡,而俟一年盡了之日,把所傳的湊成一卷,不致失書道理,方可流傳下以益後人也。
本文選自《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序,[英]米憐撰。萬安倫、劉蘇據卓南生著《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1815—1874》,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2版,241—243附件影印頁點校。
【導讀】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序由英國基督教新教傳教士米憐撰寫。米憐(1785—1822),不僅是19世紀傳教東方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早期傳教士中重要的出版人物。1813年米憐先後抵達澳門和廣州等地,為「傳教於中國」的目標開展傳教事業。但是由於當時中國教禁未解,所以米憐不得已只能在馬六甲創辦書院進行神學教育,與此同時積極從事一些近代報紙刊物和相關著作的出版活動,以期更好地宣揚基督教義。
著作出版方面,米憐主要以基督教義類著作為主。1815年米憐開始與馬禮遜合作翻譯《舊約全書》,1823年二人合作完成的全版《聖經》中譯本在馬六甲出版發行,全書共21冊,取名為《神天聖書》。除此之外,米憐前後共寫作出版中文著作19種,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應為1819年出版發行的《張遠二友相論》一書。《張遠二友相論》採用「本土化」的敘述模式,語言通俗易懂,發行量高達數百萬冊,一度成為19世紀最暢銷的基督教中文小說。
出版報紙刊物方面,1815年米憐籌備數月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正式在馬六甲出版發行。《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每期5—7頁,約2000字,初印500冊,後又增至1000冊,1821年正式停刊,總共出版80多期。這份報紙主要以傳播基督教義為主,宣揚宗教和道德與傳播世俗知識相結合,同時也會報導一些公眾時事。前文所述《張遠二友相論》一書前後共十二回,最初便是在《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上以連載形式刊登。《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是近代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報刊,這第一份傳教士報紙,開啟了中國近代報刊出版歷史先河。米憐在創刊序文中,表達了其獨特的出版思想和出版理念,現在看來是編輯出版專業學習借鑑的重要文獻。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序形式上文白相雜,內容上表現出中國古代報刊不具備的人文出版思想。序文中,米憐從「神恩廣被萬物」說起,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賦予人類的,勸誡華人要拓寬視野,是非分明,「最大是神理,其次人道。」這裡所言「人道」即為社會倫理道德說教,這些思想不僅身披宗教外衣,也體現了鮮明的人道主義色彩。在出版方針上,序文中對讀者有一定的研究,將讀者時刻擺在第一位,機敏地觀察各種不同讀者的閱讀習慣,「看書者之中,有各種人:上中下三品,老少愚達智昏皆有。」「富貴之人不多,貧窮與工作者多,而得閒少,志雖於道,但讀不得多書。」序文中又言:「但人最悅彩色雲,書所講道理要如彩雲一般,方使眾位亦悅讀也。」這裡講求出版刊物要生動活潑以適應不同讀者的閱讀興趣,內容和形式上都要使讀者喜聞樂見。《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每期封面都印「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字樣,讓中國讀者倍感親切。在出版刊物功能性和思想性上,米憐在序文中指出「善書乃成德之好方法也」,講求以正確的輿論和良善的內容引導讀者,教化成德,從而使「淺識者可以明白,愚者可以成得智,惡者可以改就善,善者可以進諸德」,這對後世刊物提出了更高的功能期望和思想期望。
西方近代報刊出版形態東漸,對中國近代報刊出版的萌芽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結合這篇序文的出版思想來看,它衝擊了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來妄自尊大的思想文化專制傳統,突破了千百年來愚昧封閉的文化牢籠,開始面向社會、面向普通民眾傳播文化和思想言論。《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序宣揚出版物應堅持引導正確輿論思想,出版讀者喜聞樂見的出版物,從而讓讀者「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序言從自身的出版實踐出發,不僅開啟了近代中國報刊出版的新觀念,同時為中國人「開眼看世界」提供了思想引領和現實路徑。報刊本身宗教思想濃厚,外國傳教士為主要負責人,其創刊詞體現的人本思想和好學態度,值得我們編輯出版人借鑑學習。在當前紛繁複雜的文化出版傳播中,作為新時代的出版人更應「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忘出版初心,時刻牢記傳播使命。
(劉蘇)
[1] 神:指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
[2] 人道:社會倫理道德的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