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史學理論(下)
2024-08-14 18:54:07
作者: 瞿林東著
第一節 史學的社會功能
一、「居今識古,其載籍乎」
劉勰的《文心雕龍·史傳》是中國史學上最早論述史學的專篇,它開篇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論點,即「開闢草昧,歲紀綿邈,居今識古,其載籍乎!」意思是說,開天闢地時,人們處在蒙昧狀態,距今年代悠遠,現在我們能夠認識古代的情況,那是根據史書的記載才能做到的啊!
這裡,劉勰提出了一個看來簡單,其實是十分重要的問題:經過久遠的年代,人們怎麼去了解、認識歷史呢?這就是依據歷代史籍的記載。簡單說來,史籍是人們認識過往歷史的途徑。這當然要有文字和書寫工具的發明,而尤其要有史書的產生和發展。
劉勰提出這個論點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為,在古代,人們往往把客觀歷史和歷史撰述都稱之為「史」,這給人一種誤解,好像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可以不通過史學的橋樑而直接達到。1500年前,劉勰明確地提出了「載籍」在人們「居今識古」中的重要作用,便包含了把歷史同史學區別開來的認識,因而在說明史學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上,是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他的這一認識,經唐太宗和劉知幾的進一步闡述而得到新的發展。
唐太宗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極負盛名的一代明君。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詔重修晉史。詔書中有這樣幾句話:「不出岩廊,神交千祀之外;穆然旒纊,臨睨九皇之表。是知右史序言,由斯不昧;左官詮事,歷茲未遠。發揮文字之本,通達書契之源。大矣哉,蓋史籍之為用也。」[1]意思是說,不出居室,可以深知千年以上之事;儀態裝束,可以想見九皇的表率。可見,因有右史記言,這些古代的事情才不致湮沒;因有左史記事,才使人感到它們離我們並不遙遠。發揮文字的性能,通達典籍的起源。真了不起呵,這都是史書所起的作用。這裡,唐太宗把劉勰說的「居今識古,其載籍乎」的論點,發揮得很具體了。
唐代史學批評家劉知幾在論述史官制度和史官作用時,也講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假如歷來「世無竹帛,時闕史官」,那麼歷史上出現的人物「墳土未乾」,就「善惡不分,妍媸永滅」了。他進而寫道:
苟史官不絕,竹帛長存,則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漢。用使後之學者,坐披囊篋,而神交萬古,不出戶庭,而窮覽千載,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若乃《春秋》成而逆子懼,南史至而賊臣書,其記事載言也則如彼,其勸善懲惡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則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2]
這裡,劉知幾把史學對於人們認識歷史的作用闡述得更加全面、更加具體。他除了講到史官、史書(竹帛)的客觀作用外,還著重講到了「後之學者」在「神交萬古」、「窮覽千載」即讀史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和審美情趣。從「史官不絕,竹帛長存」,說到「神交萬古」、「窮覽千載」,到所謂「思齊」和「內自省」,這是很清楚地指出了客觀歷史通過史學對於人的教育作用。尤為難得的是,劉知幾把史學的功用提到了「生人之急務」、「國家之要道」的高度上來認識,這就超出了他自己所說的「勸善懲惡」的範圍了。
從劉勰、唐太宗到劉知幾所論,不難看出,其中包含了兩種認識形式和價值取向。一種是著眼「居今識古」,即人們通過史學而認識歷史;另一種是強調「思齊」和「內自省」,即客觀歷史通過史學而對後人產生啟迪和教育作用。這兩種認識形式和價值取向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人們認識歷史,是人們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受到教育的基礎;而人們從歷史中獲得啟示、受到教育則是人們認識歷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這兩種認識形式和價值取向中,史學都處於關鍵的位置。離開了史學,這兩種認識形式和價值取向是不可能被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