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於序事中寓論斷」
2024-08-14 18:53:54
作者: 瞿林東著
唐宋以下,對史論發表評論者,代有其人,劉知幾、朱熹、顧炎武、王夫之、章學誠等,皆為名家。這裡只就顧炎武說略作介紹。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六中寫了一則《〈史記〉於序事中寓論斷》,文不長,照錄如下;
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平準書》末載卜式語,《王翦傳》末載客語,《荊軻傳》末載魯句踐語,《晁錯傳》末載鄧公與景帝語,《武安侯田蚡傳》末載武帝語,皆史家於序事中寓論斷法也。後人知此法者鮮矣,惟班孟堅間一有之。如《霍光傳》載任宣與霍禹語,見光多作威福。《黃霸傳》載張敞奏見祥瑞,多不以實,通傳皆褒,獨此寓貶,可謂得太史公之法者矣。
顧炎武這裡說的,既不是如同《左傳》篇中的「君子曰」,也不是如同《史記》、《漢書》紀傳卷末的論和志表卷首的序,而是指的在卷末處史家借他人之語用以表示自己對所記史事的看法,他把這種表述方法概括為「於序事中寓論斷」。這是不以史家見解直接形諸文字的論斷,是史論中的又一種藝術境界。顧炎武列舉了《史記》中的五個例子,來證明他的這一理論概括。其中,《平準書》末載卜式語是這樣寫的:「是歲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縣官(按稱皇帝為縣官,此指漢武帝)當食租衣稅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亨(烹)弘羊,天乃雨。』」這是司馬遷借卜式的話,批評了漢武帝、桑弘羊與工商業者爭利的政策。《刺客列傳》(即顧所說《荊軻傳》)末載魯句踐語是這樣寫的:「魯句踐已聞荊軻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這是嘆惜荊軻刺秦王的失敗,而借魯句踐的自責越發襯托出荊軻在人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在顧炎武以前,劉知幾《史通·敘事》有關於「用晦」的論述,主要著眼於史事,跟顧炎武所論主要著眼於論斷不同。明初撰修《元史》,其「凡例」最後一條是:「歷代史書,紀、志、表、傳之末,各有論贊之辭。今修《元史》,不作論贊,但據事直書,具文見意,使其善惡自見,准《春秋》及欽奉聖旨事意。」[70]今《元史》各卷之末,皆無「論曰」、「贊曰」、「史臣曰」,這或許是受《史通·論贊》的影響。不過,它所謂「不作論贊」是從形式上講的,《元史》帝紀各卷之末,多有史家直接出面評論的文字,諸志與類傳,亦多有序。這些都是史論。可見《元史》所訂「凡例」,對於「據事直書,具文見意」的理解,似還停留在外部形式上,遠不如顧炎武所論來得深刻。
顧炎武所論「《史記》於序事中寓論斷」,並不限於他所舉出的數例,而是有廣泛的運用[71]。顧炎武提出這個問題,對於人們認識、研究中國古代史論的藝術,有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