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唯物史觀和歷史觀念的革命性變革
2024-08-14 18:52:50
作者: 瞿林東著
在二十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期間,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開始傳入中國,在中國思想界、理論界、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史學由此而逐漸產生了歷史觀念上的革命性變革。李大釗是這一革命性變革的先驅者。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1919年,他撰文對唯物史觀作了概括的闡述:
唯物史觀也稱歷史的唯物主義。他在社會學上曾經,並且正在表現一種理想的運動,與前世紀初在生物學上發現過的運動,有些相類。在那個時候是用以說明各種形態學上的特徵、關係的重要,志在得一個種的自然分類,與關於生物學上有機體生活現象更廣的知識。這種運動既經指出那內部最深的構造,比外部明顯的建造,如何重要,唯物史觀就站起來反抗那些歷史家與歷史哲學家,把他們多年所推崇為非常重要的外部的社會構造,都列於第二的次序;而那久經歷史家輩蔑視,認為卑微曖昧的現象的,歷史的唯物論者卻認為於研究這很複雜的社會生活全部的構造與進化,有莫大的價值。
歷史唯物論者觀察社會現象,以經濟現象為最重要,因為歷史上物質的要件中,變化發達最甚的,算是經濟現象。故經濟的要件是歷史上唯一的物質的要件。自己不能變化的,也不能使別的現象變化。其他一切非經濟的物質的要件,如人種的要件、地理的要件等等,本來變化很少,因之及於社會現象的影響也很小,但於他那最小的變化範圍內,多少也能與人類社會的行程以影響。在原始未開時代的社會,人類所用的勞作工具,極其粗笨,幾乎完全受制於自然。而在新發見的地方,向來沒有什麼意味的地理特徵,也成了非常重大的條件。所以歷史的唯物論者,於那些經濟以外的一切物質的條件,也認他於人類社會有意義,有影響。不過因為他的影響甚微,而且隨著人類的進化日益減退,結局只把他們看作經濟的要件的支流罷了。因為這個緣故,有許多人主張改稱唯物史觀為經濟史觀。
…………
唯物史觀的要領,在認經濟的構造對於其他社會學上的現象,是最重要的;更認經濟現象的進路,是有不可抗性的。經濟現象雖用他自己的模型,制定形成全社會的表面構造(如法律、政治、倫理,及種種理想上、精神上的現象都是),但這些構造中的那一個也不能影響他一點。受人類意思的影響,在他是永遠不能的。就是人類的綜合意思,也沒有這麼大的力量。就是法律他是人類的綜合意思中最直接的表示,也只能受經濟現象的影響,不能與絲毫的影響於經濟現象。換言之,就是經濟現象只能由他一面與其他社會現象以影響,而不能與其他社會現象發生相互的影響,或單受別的社會現象的影響。
在闡述了物質生活對於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作用之後,李大釗又闡述了階級鬥爭理論問題,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要內容,他寫道:
與他的唯物史觀很有密切關係的,還有那階級競爭說。
歷史的唯物論者,既把種種社會現象不同的原因總約為經濟的原因,更依社會學上競爭的法則,認許多組成歷史明顯的社會事實,只是那直接,間接,或多,或少,各殊異階級間團體競爭所表現的結果。他們所以牽入這競爭中的緣故,全由於他們自己特殊經濟上的動機。……我們看那馬克思與昂格思的《共產者宣言》中「從來的歷史都是階級競爭的歷史」的話,馬克思在他的《經濟學批評》序文中,也說「從來的歷史儘是在階級對立——固然在種種時代呈種種形式——中進行的」,就可以證明他的階級競爭說,與他的唯物史觀有密切關係了。
在此基礎上,李大釗闡述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他在《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一文中寫道:
唯物史觀所取的方法,則全不同。他的目的,是為得到全部的真實,其及於人類精神的影響,亦全與用神學的方法所得的結果相反。這不是一種供權勢階級愚民的器具,乃是一種社會進化的研究。而社會一語,包含著全體人民,並他們獲得生活的利便,與他們的制度和理想。這與特別事變、特別人物沒有什麼關係。一個個人,除去他與全體人民的關係以外,全不重要,就是此時,亦是全體人民是要緊的,他不過是附隨的。生長與活動,只能在人民本身的性質中去尋,決不在他們以外的什麼勢力。最要緊的,是要尋出那個民族的人依以為生的方法,因為所有別的進步,都靠著那個民族生產衣食方法的進步與變動。[231]
李大釗這些論述,闡述了唯物史觀關於經濟基礎、階級鬥爭、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中國歷史觀念中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革。他的許多論著,還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另一些重要論點。他對這些基本觀點和重要論點的闡述儘管在個別問題上還不很準確,但其本質和方向是確定無疑的。在李大釗之後,中國最早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也對唯物史觀作了闡述和介紹;而馬克思主義史家郭沫若、呂振羽、范文瀾、翦伯贊、侯外廬等,則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撰寫出了中國最早的一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著作,創建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
[1]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4頁。本節有參考郭沫若此篇所論者,不另注。
[2] 郭沫若:《卜辭通纂》第三六四片,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364頁。
[3] 郭沫若:《卜辭通纂》第三七一片,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366頁。
[4] 郭沫若:《卜辭通纂》第三七三、三七四片,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367頁。
[5] 《尚書·盤庚》,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68~172頁。
[6] 《尚書·牧誓》,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83頁。
[7] 《尚書·大誥》,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98~199頁。
[8] 《尚書·康誥》,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03頁。
[9] 《尚書·酒誥》,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06頁。
[10] 《尚書·梓材》,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08頁。
[11] 《尚書·召誥》,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12頁。
[12] 《尚書·多士》,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19頁。
[13] 《尚書·多方》,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28~229頁。
[14] 《尚書·君奭》,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23頁。
[15] 《尚書·梓材》,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08~209頁。
[16] 《詩經·小雅·正月》,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443頁。
[17] 《詩經·大雅·桑柔》,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558頁。
[18] 《詩經·大雅·瞻卬》,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571頁。
[19] 《詩經·大雅·雲漢》,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562頁。
[20] 《詩經·大雅·召旻》,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579頁。
[21] 《詩經·小雅·節南山》,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441頁。
[22] 《詩經·小雅·雨無正》,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447頁。
[23] 參見楊榮國:《中國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5~57頁。
[24]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186頁。
[25] 《禮記》卷三十二《喪服小記》,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496頁。
[26] 《禮記》卷三十四《大傳》,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506頁。
[27] 《禮記》卷五十二《中庸》,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629頁。
[28] 《禮記》卷六十三《喪服四制》,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694頁。
[29]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9頁。
[30]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519頁。
[31] 《孟子》卷八《離婁下》,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193頁。
[32] 參見劉向:《戰國策》卷二十一《趙策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70頁。
[33] 「利而勿利」,原句為「利而物利章」。此據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改,意謂「利民而勿以自利」。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下冊,第1326頁。
[34] 《論語》第三《八佾》,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7頁。
[35] 《論語》第十七《陽貨》,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88頁。
[36] 《論語》第五《公冶長》,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46頁。
[37] 《老子》第五章,王弼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3頁。
[38] 《孟子》卷七《離婁上》,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173頁。
[39] 《荀子》第十一卷《天論》,王先謙集解,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206頁。
[40] 有的研究者根據自己的認識列舉出自西周至近代,人們賦予「天」的15種含義。參見馮禹:《天與人——中國歷史上的天人關係》,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25~26頁。
[41] 《國語》卷二十一《越語下》,韋昭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41頁。
[42] 《荀子》第十一卷《天論》,王先謙集解,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206頁。
[43] 《荀子》第十一卷《天論》,王先謙集解,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211~212頁。
[44] 班固:《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515頁。
[45] 董仲舒:《春秋繁露》第三十五《深察名號》,蘇輿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288頁。
[46] 董仲舒:《春秋繁露》第四十九《陰陽義》,蘇輿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341頁。
[47] 董仲舒:《春秋繁露》第三十五《深察名號》,蘇輿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286頁。
[48] 董仲舒:《舉賢良文學對策一》,《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496頁。
[49] 司馬遷:《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760頁。
[50]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60頁。
[51] 司馬遷:《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351頁。
[52] 魏徵等:《隋書》卷二《高祖紀下》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55頁。
[53] 劉知幾:《史通》卷三《書志》,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2頁。
[54] 柳宗元:《柳河東集》卷十六《天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86頁。
[55] 劉禹錫:《劉禹錫集》卷五《天論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2頁。
[56] 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三十一《答劉禹錫天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03頁。
[57] 柳宗元:《柳河東集》卷四十四《非國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48頁。
[58]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卷二十二《漢書二·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12頁。
[59]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卷三十七《隋書二·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546頁。
[60]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卷二十二《漢書二·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12頁。
[61]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916頁。
[62]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726頁。
[63]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31頁。
[64]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80頁。
[65] 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377頁。
[66]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62~2063頁。
[67] 司馬遷:《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449頁。
[68]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990頁。
[69]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一十《匈奴列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919頁。
[70]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二十四《遊俠列傳》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183頁。
[71] 參見蕭統:《文選》卷五十二《曹元首六代論一首》,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721頁。
[72] 蕭統:《文選》卷五十四《陸士衡五等諸侯論一首》,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742頁。
[73] 參見吳兢:《貞觀政要》卷三《封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02、109頁。
[74] 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三《封建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8頁。
[75] 蘇軾:《東坡志林》卷五「秦廢封建」,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04頁。
[76] 參見曾鞏:《曾鞏集》卷五十一《說勢》,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694頁。
[77] 范祖禹:《唐鑒》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2頁。
[78] 蘇軾:《東坡志林》卷五「秦廢封建」,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03頁。
[79]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末《敘論三》,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111頁。
[80]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卷五《至當》,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68頁。
[81]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卷九《孟子·離婁上》,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601頁。
[82] 參見魏徵等:《隋書》卷二《高祖紀下》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55頁。
[83] 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一《貞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頁。
[84] 吳兢:《貞觀政要》卷三《君臣鑑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3~84頁。
[85] 《周易》卷七《繫辭上》,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76頁。
[86] 《周易》卷八《繫辭下》,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85頁。
[87] 《周易》卷七《繫辭上》,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79頁。
[88] 《周易》卷八《繫辭下》,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85頁。
[89] 《周易》卷三《賁卦·彖傳》,十三經註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37頁。
[90] 司馬遷:《史記》卷十三《三代世表》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488頁。
[91] 司馬遷:《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序、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509、511、3330頁。
[92] 司馬遷:《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685頁。
[93] 司馬遷:《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759頁。
[94]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03頁。
[95]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94頁。
[96]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20頁。
[97] 《商君書》第一《更法》,嚴可均校,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2頁。
[98] 參見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史綱》上冊,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1年,第110~111頁。
[99] 司馬遷:《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345頁。
[100] 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37~238頁。
[101]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93~394頁。
[102] 班固:《漢書》卷一百下《敘傳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4235頁。
[103] 《韓非子》卷十九《五蠹》,王先慎集解,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342頁。
[104] 吳兢:《貞觀政要》卷一《政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8頁。
[105]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十「唐太宗」,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576頁。
[106] 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五《邊防一·邊防序》,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4974頁。
[107] 杜佑:《通典》卷四十八《禮八》後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355頁。
[108]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漢文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93、104頁。
[109]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十「唐太宗」,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554~1556頁。
[110]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末《敘論四》,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548~2549頁。
[111]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一「唐高宗」,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651頁。
[112] 《管子》卷九《霸形》,戴望校正,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139頁。
[113]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14頁。
[114] 《孟子》卷十四《盡心下》,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328頁。
[115] 司馬遷:《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231頁。
[116] 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83頁。
[117]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62頁。
[118]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31頁。
[119] 吳兢:《貞觀政要》卷三《君臣鑑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4頁。
[120] 吳兢:《貞觀政要》卷八《辨興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58頁。
[121]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541~2542頁。
[122]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699頁。
[123]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30頁。
[124]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一「秦始皇」,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6~7頁。
[125]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二「愍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80頁。
[126]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二「愍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81頁。
[127]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漢高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0頁。
[128]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漢高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0~21頁。
[129]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二「晉懷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61頁。
[130]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七「梁武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252頁。
[131]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七「梁武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252頁。
[132]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九「隋文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449頁。
[133]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九「隋文帝」,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448~1449頁。
[134]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末《敘論二》,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54~2544頁。
[135] 蕭統:《文選》卷五十二《曹元首六代論一首》,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724頁。
[136] 蕭統編:《文選》卷五十三《陸士衡辨亡論上下二首》,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741頁。
[137] 蕭統編:《文選》卷四十九《晉紀總論一首》,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692頁。
[138] 參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卷七百五十一到七百五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第3927~3945頁。
[139] 參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卷七百五十五、七百五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第3952~3960頁。
[140] 劉昫等:《舊唐書》卷九十《朱敬則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519頁。《新唐書·藝文志三》「雜家類」著錄:「朱敬則《十代興亡論》十卷。」《舊唐書·經籍志上》「雜史類」作《十代必王論》,誤。
[141] 《帝王略論》,全書已佚,現有敦煌殘本及日本鎌倉時代抄本(存一、二、四卷)。
[142] 魏徵等:《隋書》卷二《高祖紀下》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56頁。
[143] 魏徵等:《隋書》卷四《煬帝紀下》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5~96頁。
[144] 魏徵等:《隋書》卷七十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636頁。
[145] 魏徵等:《隋書》卷七十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636頁。
[146] 同上。
[147] 魏徵等:《隋書》卷二十四《食貨志》序,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673頁。
[148] 《左傳·成公十六年》,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882頁。
[149] 司馬遷:《史記》卷五《秦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94頁。
[150] 《左傳·襄公十一年》,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993頁。
[151] 《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487頁。
[152] 《左傳·昭公十七年》,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389頁。
[153] 參見白壽彝:《中國通史》第一卷《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7頁。
[154] 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3頁。
[155] 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十二《內翰王文康公》,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239頁。
[156] 脫脫等:《遼史》附錄《修三史詔》,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557頁。
[157] 吳兢:《貞觀政要》卷九《安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5頁。
[158] 吳兢:《貞觀政要》卷九《安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7頁。
[159]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太宗貞觀七年」,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6103~6104頁。
[160]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太宗貞觀二十一年」,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6247頁。
[161] 班固:《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135頁。
[162] 劉知幾:《史通》卷四《斷限》,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8頁。
[163]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百五《石勒載記下》,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749頁。
[164] 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八十一《修晉書詔》,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467頁。
[165] 令狐德棻等:《周書》卷一《文帝紀上》,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第1頁。
[166] 令狐德棻等:《周書》卷四十九《稽胡》、《庫莫奚》,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第896、899頁。
[167] 魏徵等:《隋書》卷八十四《北狄》,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879、1881、1892頁。
[168] 魏徵等:《隋書》卷八三《西域》,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842頁。
[169] 劉昫等:《舊唐書》卷十八下《宣宗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636頁。
[170] 李翰:《通典序》,《通典》卷首,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2頁。
[171] 杜佑:《通典》卷四十八《禮八》後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355頁。
[172] 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五《邊防一·邊防序》,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4979頁。
[173] 脫脫等:《遼史》卷六十三《世表》序,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949頁。
[174]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295頁。
[175] 劉知幾:《史通》卷八《人物》,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20~223頁。
[176] 房玄齡等:《晉書》卷九十二《袁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392頁。
[177] 荀悅:《漢紀》卷十六《孝昭黃帝紀》,《兩漢紀》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289頁。
[178] 吳兢:《貞觀政要》卷一《君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頁。
[179] 吳兢:《貞觀政要》卷一《君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頁。
[180] 李世民:《唐太宗集》論文編《帝范》序,吳雲等校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5頁。
[181] 李世民:《唐太宗集》論文編《帝范·君體》,吳雲等校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9頁。
[182] 李世民:《唐太宗集》論文編《帝范·後序》,吳雲等校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5頁。
[183] 司馬光:《稽古錄》卷十六《歷年圖序》,王亦令點校,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第649頁。
[184] 司馬光:《稽古錄》卷十六《歷年圖序》,王亦令點校,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第652頁。
[185]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726頁。
[186] 魏徵等:《隋書》卷六十六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567頁。
[187]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太宗貞觀元年」,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6032頁。
[188] 魏徵等:《隋書》卷六十六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567頁。
[189] 魏徵等:《隋書》卷四十二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209頁。
[190] 魏徵等:《隋書》卷五十二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346頁。
[191] 以上幾條見於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三、十九等。
[192] 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三《封建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3頁。
[193] 蘇軾:《東坡志林》卷五「秦廢封建」,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03頁。
[194]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19頁。
[195]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20頁。
[196]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080頁。
[197]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673頁。
[198]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963頁。
[199] 范曄:《後漢書》卷二十二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787頁。
[200] 魏徵等:《隋書》卷六十四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522頁。
[201] 馬總:《通曆》卷四所引,葉氏夢篆樓刻本,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7~8頁。
[202] 馬總:《通曆》卷七所引,葉氏夢篆樓刻本,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63頁。
[203] 馬總:《通曆》卷八所引,葉氏夢篆樓刻本,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71頁。
[204] 馬總:《通曆》卷四所引,葉氏夢篆樓刻本,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4頁。
[205]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1頁。
[206]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295頁。
[207]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412頁。
[208] 司馬遷:《史記》卷十《孝文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437~438頁。
[209] 司馬遷:《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449頁。
[210] 虞世南:《帝王略論》卷二,陳虎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55頁。
[211] 馬總:《通曆》卷六所引,葉氏夢篆樓刻本,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46頁。
[212] 司馬光:《稽古錄》卷十五《歷年圖序》,王亦令點校,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第649~653頁。
[213]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14~3318頁。
[214]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19頁。
[215] 司馬遷:《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686頁。
[216]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8~339頁。
[217]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310~3311頁。
[218]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961頁。
[219] 班固:《漢書》卷一百下《敘傳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4235頁。
[220] 參見劉知幾:《史通》卷二《本紀》、《世家》,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3~39頁。
[221] 班固:《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738頁。
[222] 劉昫等:《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九《沈傳師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4036頁。
[223] 劉昫等:《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33頁。
[224]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四《則天皇后本紀》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13頁。
[225] 《國語》卷十六《鄭語》,韋昭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12~516頁。
[226]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519~1520頁。
[227] 康有為:《日本書目志》自序,《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63~264頁。
[228] 湯志鈞:《康有為政論集》卷一《上清帝第六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11頁。
[229] 嚴復:《譯〈天演論〉自序》,《天演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第10頁。
[230] 黃遵憲:《日本雜事詩(廣注)》卷首《自序》,《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嶽麓書社,1985年,第571頁。
[231] 以上分別見李大釗:《李大釗史學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8頁,第15~16頁,第1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