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辯證的體例思想遺產
2024-08-14 18:49:57
作者: 瞿林東著
一部史書應有統一的體例,這是反映完整的史事,貫徹作者著述思想的表現形式。所謂統一的體例,主要是從史書的整體和全局著眼的;如果從它的部分和局部來看,還須有一定程度的靈活運用。
劉知幾和章學誠是善言體例的兩位史家,但他們對體例的理解和運用並不是很一致。劉知幾的《史通》一書主要論說體例,是一部優秀的專講史法的著作。但劉知幾稱說體例有個明顯的弱點,即往往脫離具體史事和作者撰述思想來講體例,因而難免產生過分拘泥於體例的看法。例如,他不贊成司馬遷為項羽立本紀、為陳勝寫世家,他不恰當地對「正史」中的書志的斷限進行指摘,他主張史書記事不當載言,史表可以廢棄,還說自注是作者「志存該博,而才闕倫敘」[46]的表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的這個弱點。
章學誠的《文史通義》一書,從形式上看,它稱說體例似不如《史通》來得系統,但它反映出來的關於體例的見解,卻是《史通》所不及的。這主要表現在,章學誠強調體例的重要,是跟他的不應為體例所拘、講求變通的主張相一致的。他稱讚司馬遷的《史記》「本左氏而略示區分,不甚拘拘於題目也」,「亦有因事命篇之意,初不沾沾為一人具始末也」,故「名姓標題,不拘義例」[47]。他論紀傳體史書說:「紀傳之最古者,如馬、班、陳氏,各有心裁家學,分篇命意,不可以常例拘牽。」[48]可惜後世學人「轉為史例拘牽,愈襲愈舛,以致圓不可神,方不可智」。他讚揚袁樞《通鑑紀事本末》是「臭腐亦復化為神奇」,可以仰追《尚書》,也是因為它「因事命題,不為成法」[49]。他的這些看法,植根於這樣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史為記事之書,事萬變而不齊,史文屈曲而適如其事,則必因事命篇,不為常例所拘,而後能起訖自如,無一言之或遺而或溢也。」[50]重視體例,但絕不是要使歷史來適合體例的規定,而是努力使體例能更好地表述歷史變化。章學誠的這個思想是很可貴的,這是他和劉知幾在體例思想上的主要不同之處。[51]
[1] 班固:《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序,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701頁。
[2]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序,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06頁。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3] 阮孝緒:《七錄序》,《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3345頁。
[4]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序,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07頁。
[5] 阮孝緒:《七錄序》,《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3346頁。
[6] 魏徵等:《隋書》卷五十八《許善心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427頁。
[7] 劉知幾:《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9頁。
[8] 劉知幾:《史通》卷十《雜述》,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3頁。
[9] 劉知幾:《史通》卷二《二體》,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頁。
[10]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四《釋通》,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347頁。
[11] 劉知幾:《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29頁。
[12] 劉知幾:《史通》卷二《二體》,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頁。
[13] 李翰:《通典序》,《通典》卷首,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2頁。
[14] 參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卷首《通鑑紀事本末敘》,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第1頁;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一《書教下》,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49頁。
[15] 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四《歷代一》,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208頁。
[16]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末《敘論四》,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115頁。
[17] 魏徵等:《隋書》卷六十七《裴矩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579頁。
[18] 劉知幾:《史通》卷四《序例》,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1頁。
[19] 沈約:《宋書》卷六十九《范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831頁。
[20]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五《申鄭》,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429~430頁。
[21] 房玄齡等:《晉書》卷四十《賈充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173~1174頁。
[22] 劉知幾:《史通》卷四《題目》,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5頁。
[23]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四《繁稱》,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367頁。
[24] 羅振玉:《殷虛書契前編》卷三,民國癸酉年刻本,1913年,27·7。
[25] 羅振玉:《殷虛書契後編》卷上,民國丙子年刻本,1916年,20·7。
[26] 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一《州郡》序,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4451頁。
[27] 沈約:《宋書》卷三十五《州郡志》序,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028頁。
[28] 全祖望:《鮚埼亭集》卷十二《亭林先生神道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第534頁。
[29] 魏禧:《讀史方輿紀要敘》,《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1頁。
[30] 以上見《文史通義》外篇《和州志官師表序例》、《永清縣誌職官表序例》、《永清縣誌氏族表序例》、《和州志氏族表序例》、《永清縣誌列女傳序例》等。
[31]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六《和州文征序例》,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806頁。
[32] 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漢書多載有用之文」,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30頁。
[33] 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引古必用原文」、「引書用意」,黃汝成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62~1163頁。
[34] 劉勰:《文心雕龍》第十八《論說》,周振甫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00頁。
[35] 劉知幾:《史通》卷四《論贊》,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5頁。
[36] 沈約:《宋書》卷六十九《范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831頁。
[37] 同上。
[38] 劉勰:《文心雕龍》第十六《史傳》,周振甫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70頁。
[39] 劉知幾:《史通》卷四《論贊》,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6頁。
[40] 同上。
[41] 洪邁:《容齋隨筆》卷四「二疏贊」,《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6頁。
[42]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三《史注》,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78頁。
[43] 章學誠:《章氏遺書》卷七《史篇別錄例議》,《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5頁。
[44] 以上均見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三《史注》,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78頁。
[45] 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3頁。
[46] 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頁122。
[47]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一《書教下》,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59頁。
[48] 章學誠:《章氏遺書》卷七《史篇別錄例議》,《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1頁。
[49] 章學誠:《章氏遺書》卷九《與邵二雲論修宋史書》,《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1頁。
[50]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一《書教下》,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61頁。
[51] 本節與前一節,系依據舊作刪改而成。舊作見白壽彝主編《史學概論》第四、第五章,此書由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