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史學史綱(第四卷)> 第四節 近代意識和世界意識

第四節 近代意識和世界意識

2024-08-14 18:45:54 作者: 瞿林東著

  一、鴉片戰爭後史學發展的新趨勢

  從上面已經論述到的有關內容來看,鴉片戰爭及其結局,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事變,極大地震動了中國社會。中國史學的發展,由於歷史的劇變而出現了新的趨勢。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強烈的民族意識,是這一新趨勢的主要內涵,而救亡圖強的愛國精神則是其核心。從史學思想和歷史撰述來看,中國史學發展新趨勢的主要標誌是:

  第一,重視鴉片戰爭史的撰述。對於鴉片戰爭及其結局,史學家們痛定思痛,乃紛紛記述其經過、評論其因果,為的是有助於人們總結經驗教訓,增強憂患意識,「防患於未然」,「補過於來時」。這方面的代表作有魏源撰寫的《道光洋艘征撫記》、梁廷枏撰寫的《夷氛聞記》、夏燮撰寫的《中西紀事》。《道光洋艘征撫記》重在用歷史事實說明,欲求自強禦侮之道,必須「購洋艘洋炮」,「練水戰火戰」,「轉外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並指出儘快做出抉擇的緊迫性。[45]同《道光洋艘征撫記》從政治和軍事著眼不同,《夷氛聞記》一書著眼於從經濟上揭示出英國殖民主義者發動鴉片戰爭的深層原因,並根據英國殖民主義者攻占印度海口作為鴉片貿易基地的歷史事實,論證其侵略中國的方針不會改變,駁斥主和派、投降派的種種謬說,歌頌了主戰派和人民群眾的抗英鬥爭。《中西紀事》以紀事本末體記述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史實,這是它在內容上、形式上不同於《道光洋艘征撫記》和《夷氛聞記》之處;在撰述思想的側重點上,它是要達到反映出「中西爭競之關鍵」、以備「異日史家之採擇」的雙重目的。[46]

  第三,重視外國史地的研究與撰述。鴉片戰爭使國人感到震驚的另一個方面,是中國以外的世界,竟有能夠製造堅船利炮的國家,中國的士大夫們確有坐井觀天、夜郎自大之悲了。於是先進的中國人產生了了解世界的要求,而林則徐則是較早睜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他主持編寫的《四洲志》是中國人關於外國史地撰述的先驅。此後,魏源的《海國圖志》、梁廷枏的《海國四說》、徐繼畬的《瀛環志略》、王韜的《法國志略》、黃遵憲的《日本國志》等先後問世,蔚然大觀,影響所及,超出中國,成為中國近代史學走向世界的開端。

  以上這幾個方面所匯聚起來的中國史學發展的新趨勢,反映了當時中國歷史的時代特點和志士仁人救國圖強的願望,在中國史學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