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史學史綱(第四卷)> 二、何秋濤的《朔方備乘》

二、何秋濤的《朔方備乘》

2024-08-14 18:45:37 作者: 瞿林東著

  何秋濤(1824—1862),字願船,福建光澤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授刑部主事。同張穆比起來,他是一個仕途順利的青年學人。他只活到38歲,比張穆還少活幾年,在這一點上他們的命運又很相近。但是他們更相近的地方,卻在於學術上的旨趣和民族危機感的共識。何秋濤除補輯、校訂《蒙古遊牧記》外,也寫出了自己的邊疆史地研究巨著《朔方備乘》。張、何齊名,確有許多共同之處。

  

  《朔方備乘》是一部採用多種體裁纂輯而成的綜合體史地著作。它包括卷首12卷,正文68卷,另凡例、目錄1卷。卷首是抄錄「聖訓」和「欽定書」中的相關內容,所錄之書有《平定羅剎方略》、《大清一統志》、《皇朝通典》、《皇朝文獻通考》、《大清會典》。正文有述略6卷、考24卷、傳6卷、紀事始末2卷、記2卷、考訂諸書15卷、辨正諸書5卷、表7卷、圖說1卷。述略,略用編年體;考,偏重地理方面;傳,包括歷代「北徼諸國」和「用兵將帥」;考訂、辨正諸書,是對前人及近人有關撰述的考訂;表,包括事跡、沿革、世次等;圖說,包括自西漢以下北徼地圖和論說,以及俄羅斯自初起之時至道光末年不同時期的地圖和論說。其《凡例》指出本書之取材與性質說:「是書取材之處有四:一曰本欽定之書,以正傳訛;二曰據歷代正史,以證古蹟;三曰匯中外輿圖,以訂山川;四曰搜稗官外紀,以資考核。」又說:是書「旁搜博採,務求詳備,兼方志外紀之體,攬地利戎機之要,庶言北徼掌故者有所徵信雲」。對於幾類材料的來源及其取資的目的,對於本書體裁上的特點,這裡都做了明確的說明。至於「攬地利戎機之要」,是談到了本書的要旨。

  《朔方備乘》的《凡例》30則,實采《史記·太史公自序》後半部分的體例,具有序的作用。它對作者的撰述宗旨、重點所在、各部分的要點及相互配合的關係,以及本書在「經世之務」上的具體要求,都提綱挈領、條分縷析地做了說明,有全書論綱的作用。本書主旨是考察清朝東北、北方、西方疆界的歷史和現狀,《凡例》第五條提出:「皇朝武功,迥超前代。凡今日北方之鎮戍,咸當年睿略所經營:如東海諸部,今屬吉林省;索倫諸部,今屬黑龍江省;喀部,今為漠北雄藩;准部,今為新疆全境,以及烏梁海之附於遊牧哈薩克之關係邊防,皆接壤俄國之要地也。」所謂「北徼」的問題,主要是關於中俄邊界問題,故《凡例》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我皇清聖聖相承,聲教遠訖北徼,俄羅斯國讋神武以定界,慕聖文而來賓,實為千古未有之盛。」又指出:「我朝邊境接壤俄羅斯,幾及萬里。康熙年間設界碑於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諸地,此北徼界碑之始;欽命大臣至尼布楚會議,定約七條,此北徼條例之始」;雍正年間,設喀倫於呼倫貝爾及楚庫河諸地,此北徼喀倫之始;皆宜詳考,以備掌故。」[12]因此,不論是《凡例》中的說明,還是全書正文中的論述與考察,這一部分內容均占有突出的位置。作者認為:「是書備用之處有八:一曰宣聖德以服遠人,二曰述武功以著韜略,三曰明曲直以示威信,四曰志險要以昭邊禁,五曰列中國鎮戍以固封圉,六曰詳遐荒地理以備出奇,七曰征前事以具法戒,八曰集夷務以燭情偽。」[13]這八條「備用之處」,有政治和軍事的考慮,有關於歷史記載之是非的考察和關於現實應變之抉擇的判斷,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時代的脈搏的一致。

  《朔方備乘》的重要價值,是它著重考察了東北、北方、西北的邊疆沿革、攻守形勢和中俄關係的歷史。作者在「聖武述略」各卷,闡述了東海諸部、索倫諸部、喀爾喀、準噶爾、烏梁海、哈薩克「內屬」的歷史。在此基礎上,作者撰述了《北徼界碑考》、《北徼條例考》、《北徼喀倫考》、《俄羅斯館考》、《俄羅斯學考》、《雅克薩城考》、《尼布楚城考》、《艮維窩集考》、《庫頁附近諸島考》、《北徼山脈考》、《艮維諸水考》、《烏孫部落考》、《俄羅斯互市始末》、《俄羅斯進呈書籍記》等篇,以豐富的史實、詳明的考據,闡述了中俄邊界關係的歷史和現狀。作者對於自己的這些撰述,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就是:「邊防之事,有備無患」;「哈薩克之外,惟俄羅斯為強國,然則邊防所重,蓋可以知矣夫」;「西北塞防,乃國家根本」[14]。作者在《北徼界碑考》中,指出了俄羅斯「侵犯雅克薩、尼布潮(楚)諸地,戕我居民,邊境騷然」、「在在侵犯,肆行擾害」的事實,詳考「設立界碑之始末」,補證志乘失載之闕。作者在《北徼喀倫考》中引《盛京通志》載:黑龍江另設之十五喀倫(卡倫),所以防禦俄羅斯來路,蓋已增於十二喀倫之數。認為「其他添置之處,皆關係北徼防維,不可或略」;喀倫之設,「加派侍衛,分駐巡查,所以固封圉而昭慎重也」。作者撰《雅克薩城考》,是為了「裒輯北徼事跡,詳加研究,爰知雅克薩城一區,中國隸籍在前,羅剎兵爭在後,所宜詳征博考,訂前人之訛誤,以示傳信」[15]。他詳細論證:「尼布楚城本中國蒙古屬地,初非羅剎所有,亦非甌脫之區也」,而俄羅斯在崇德四年(1639,即明崇禎十二年)以後「始據尼布楚城,由是而東侵雅克薩、南侵額爾古納,擾害索倫諸部垂四十年,皆恃尼布楚為巢穴」[16]。上舉各篇,大致意皆如此,表明了作者對於中俄邊界之歷史與現狀的強烈關注之意,字裡行間鬱結著憂慮、愛國之情。

  《朔方備乘》因著重於考察中俄邊界的歷史和現狀,故進而考察了俄國的歷史、地理以及中俄交通等有關的問題,從而開闊了邊疆史地研究的視野。作者撰有《波羅的等路疆域考》、《錫伯利等路疆域考》、《俄羅斯亞美里加屬地考》、《俄羅斯叢記》、《考訂使俄行程錄》、《考訂俄羅斯佐領考》、《考訂俄羅斯事輯》、《考訂俄羅斯事補輯》、《考訂俄羅斯盟聘記》等,其中有的是作者自撰的,有的是對他人撰述的考訂,不少內容涉及中俄關係和中西交通問題。這對於了解外域情況,也是有重要價值的。李鴻章敘《朔方備乘》說:「《大學》之言治平,知己之學也;《周官》之言周知,知己而兼知彼之學也。自來談域外者,外國之書務為誇誕,傅會實多;遊歷所紀,半屬傳聞,淆訛疊出;又或輾轉口譯,名稱互歧,競尚瑣聞,無關體要,以雲徵信,蓋亦難之。」「竊見故員外郎銜刑部主事何秋濤究心時務,博極群書,以為俄羅斯東環中土、西接泰西諸邦,自我聖祖仁皇帝整旅北徼,讋威定界,著錄之家,雖事纂輯,未有專書。秋濤始為彙編,繼加詳訂」,「是書所紀,雖止北徼一隅,然學者由是而推之」,則具有廣泛的價值。[17]由此可以看出,此書在當時所產生的影響。

  《朔方備乘》卷三十八記《土爾扈特歸附始末》,作者不僅詳述其始末,而且對此事的重大意義深致其意,與《蒙古遊牧記》有關記載相得益彰。此書還對歷代北徼用兵得失,尤其是清朝的「聖武」有較多的論述,目的在於為現實的北徼邊防提供歷史的經驗。此書的撰成、進呈、刊刻前後,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其中包括中俄《璦琿條約》(咸豐八年,1858)、《中俄天津條約》(同上)、《中俄北京條約》(咸豐十年,1860)、《中俄陸路通商章程》(同治元年,1862)、《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同治三年,1864)等,沉痛的歷史,越發襯托出作者的遠見卓識和愛國思想。

  姚瑩還指出,中國人了解世界,要兼顧到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和「外夷」之書。他在此書卷九《華人著外夷地理書》篇批評說:「自來言地理者,皆詳中國而略外夷。《史記》、《前後漢書》凡諸正史,外夷列傳多置不觀,況外夷書乎?」他臚列自法顯《佛國記》以下至魏源《海國圖志》等數十種書,都是不可不讀的。他進而指出,了解、研究外域,「非如文人詞客徒資博雅、助新奇也。故留心世務者,皆於此矻矻焉」[20]。本書卷十六載圖說13種,如《中外四海地圖說》、《新疆南北兩路圖說》、《新疆西邊外各國圖說》、《西藏外各國圖說》、《西人海外諸新圖》等,顯示了邊疆史地研究者在學風上的特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