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學
2024-08-14 18:16:22
作者: 張德興
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年)是美國心理學家,主要研究比較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他的父母是猶太人,早年移居美國。大學時代,他學習過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聽過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霍妮、哥爾德斯坦等人的課。曾任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系主任,1967—1970年間,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斯洛的主要著作有:《動機與人格》(1954年)、《存在心理學探索》(1968年)、《人性能達的境界》(1971年)等。他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美學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學。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在西方被稱為既不同於行為主義心理學,又不同於精神分析學的當代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這一心理學理論認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壞性是派生的,人是能動的、具有創造能力的。實際上,這一理論是一個綜合的心理學體系,融合了近代西方心理學中的人本主義傾向、格式塔心理學和當代心理學中的機體論和整體論。馬斯洛反對在心理學中照搬19世紀科學研究中的機械論方法,要求改善科學方法以解決複雜的心理學問題,尤其是真、善、美及其價值論問題,在當代心理學領域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馬斯洛沒有專門的美學著作,他有關美學的一系列論點是在闡述他的心理學理論時提出的,因此,我們應當把他的美學理論作為其心理學體系的一部分來看待。
一 美學理論的心理學基礎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精神分析學派與行為主義學派在西方心理學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形勢下崛起的,它既向這兩種心理學理論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又融合了其中的某些成分。弗洛伊德心理學主要以精神病患者和心理變態者為素材,馬斯洛認為,這樣的研究只能使他對人類的信心越來越小,產生「畸形的心理學和哲學」。而以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把人只看作是文化的產物,是環境決定著人的行為,他以「S(刺激)→R(反應)」公式解釋人的行為,甚至僅僅機械地在化學和物理學的層次上解釋心理活動。馬斯洛堅決反對這種機械、狹隘的心理學理論。
馬斯洛對人類持樂觀主義的態度,他的心理學旨在建立一種新型的人格學說。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或中性的,人可以通過「自我實現」達到「高峰體驗」,從而實現完美的人性。在他看來,現代心理學由於過於重視實用效果和技術,所以對於真善美這樣的課題無能為力,同時,由於排斥了價值論,所以無法理解作為整體的人本身,從而也就阻礙了心理學的發展。因此,他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就是為了針對時弊加以補救。
在馬斯洛的心理學理論中,最核心的概念是「需要的層次系統」、「自我實現」和「高峰體驗」。他認為,人是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整體,作為一個整體,他受到多種動機的驅使,而這些動機又和人的各種層次的需要是分不開的。這些需要不僅是生理的,而且是心理的。它們構成了人的真正的內在本質,然而它們又非常脆弱,易被扭曲。在他看來,人的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毋庸置疑,這些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絕對優勢。具體說,假如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那麼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為他的主要動機。」[1]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即對於安全、穩定、秩序等的需要。再次是歸屬和愛的需要,即對於愛、感情和歸屬的需要。第四是自尊需要,即對於自重、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和欲望。第五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指出:「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實於他自己的本性,這一需要我們就可以稱為自我實現的需要。」[2]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人類具有發展自己、充分利用自己的潛力的心理需要,即,一個人傾向于越來越成為獨特的個人,成為他能夠成為的一切。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看作是「缺乏性的」需要,因為缺少了這些需要,就會引起疾病,有了它們就會免於疾病,恢復了它們也就治癒了疾病,而在一個健康人身上,它們則處在靜止的不起作用的狀態中。
馬斯洛指出,自我實現的需要則不是缺乏性的需要,而是一種超越性的需要,這是一種人為了完善自身、充分實現自己的各種潛力的需要。具體地說,它也就是對於認識和理解事物以探求真理的需要,對於正義、公正的需要,對於創造美和欣賞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的滿足是實現人的完美人性的必要途徑。
自我實現的最高點就是高峰體驗的產生。高峰體驗是這樣一個時刻,即人處在最佳狀態的時刻,這時,他感到強烈的幸福、狂喜、完美和欣慰。這是人最能發揮作用,最具有自信心和最能支配自己的時刻。馬斯洛指出:「高峰體驗被認為是自我批准的、自我實現的時刻,這種自我證實把自己的內在價值帶給了自己。」[3]在高峰體驗中,人暫時把畏懼、焦慮、壓抑、防禦、控制等情緒完全拋在腦後,感到了一種高度的滿足和勃勃的生機。他認為,聆聽偉大的音樂、藝術創作、甚至一次完美的性交都可以產生高峰體驗。高峰體驗使人更好地認識現實本身,從而有助於塑造個人的理想的形象和完美的品格。因此,在馬斯洛的理論中,高峰體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馬斯洛的美學理論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馬斯洛的美學理論完全與他的心理學理論融為一體。因此,上面對於他的心理學理論的扼要介紹也就為認識他的美學理論提供了一個基礎。
馬斯洛是從建立一種完美的人格的角度來談美學問題的。他認為人格的自我創造也就是審美人格的確立,這是一種終極的目的。上面談到,他把人看作是一個具有多種層次需要的整體,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一種超越性的需要。自我實現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創造美和欣賞美的活動。他指出,「審美需要與意動、認識需要的重疊之大使我們不可能將它們截然分離。秩序的需要,對稱性的需要,閉合性的需要,行動完美的需要,規律性的需要,以及結構的需要,可以統統歸因於認知的需要,意動的需要或者審美的需要,甚至可歸於神經過敏的需要」。[4]他認為,在幾乎所有健康的兒童身上,在某些人身上,這種審美需要十分強烈,以至於丑會以特殊的方式使他們致病,而身臨美的事物則使他們痊癒,只有美才能滿足他們的熱望。這裡,馬斯洛從人的心理衝動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審美需要的最終根源,並主張從格式塔心理學和動力心理學的會合點上研究這種審美需要的衝動。他曾舉了許多心理學中的例子來說明這種現象。比如,當一個人看到一幅畫被斜掛在牆上,這時他便會有一種強烈的意識衝動要去把它掛直。又如,他曾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美的和丑的環境對人的影響,並得出結論說:「當被試者在一間醜陋的屋子裡判斷所看到的人面照片時,他們會認為這些人是精神病、妄想狂患者或危險人物,這表明在丑的環境中人的面孔並由此推及人本身看起來也不好……假如你與美的和正派的人相處,你會發現你的感受較好,自己也隨著提高。」[5]把審美需要看作是一種人類必不可少的心理衝動,這就使審美活動的重要性無可比擬地得到了強調。正因為這樣,馬斯洛高度重視審美活動對於創造完美人格所具有的意義。在西方美學史上,席勒之後,如此重視審美活動的重要性的理論家並不多見。
既然審美活動與人性的自我完善密不可分,那麼由此得出的一個必然結論便是:美與善應當有著內在聯繫。事實上,馬斯洛也正是這樣認識問題的,他指出:「美必須是真的、善的、內容豐富的」,因為美、善等作為存在價值都可以相互加以說明,「存在價值不是一堆互相分離的枝條,而是一塊寶石的不同側面」。[6]他在這裡所說的「寶石」,實際上是指完美的人格。把美與善聯繫起來,這種看法強調了美所具有的正面的倫理價值,這顯然抓住了美所具有的一個本質特徵。同時,這種觀點更注重的是從內容方面把握美,從而與形式主義的美學觀點也劃清了界限。
馬斯洛的審美理論在他對於高峰體驗的論述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他認為,「審美是品味、享受、欣賞、關切,它的方式是不干預、不侵擾、不控制」。並強調:「審美的觀察不是抽象。」[7]因為與審美活動相比,抽象活動較多干預和選擇,而審美活動尋求的是知覺印象的豐富多彩。而這種對於知覺印象的尋求在高峰體驗中達到了最高點。高峰體驗並非審美活動獨有,他指出:「存在愛的體驗,也就是父母的體驗,神秘的或海洋般的或自然的體驗,審美的知覺,創造性的時刻,矯治的和智力的頓悟,情慾高潮的體驗,運動完成的某種狀態,等等。這些以及其他最高快樂實現的時刻,我將稱之為高峰體驗。」[8]當然,審美活動的最高境界無疑也是一種高峰體驗。
審美活動中的高峰體驗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第一,主客體完全融為一體。馬斯洛指出,「在審美體驗和戀愛體驗中,有可能成為如此全神貫注,並且『傾注』到客體之中去,所以自我確實消失了」。[9]馬斯洛的這種看法頗有點移情說的味道,而且更接近由我及物的立普斯的移情說。
第二,是無私的。由於審美活動注重的是知覺印象,而「知覺可能是相對超越自我的、忘我的、無我的。它可能是無目的的、非個人的、無欲求的、無自我的、無需要的、超然的」。一句話,是無私的。這種看法觸及了審美活動的無直接功利性的特徵。
第三,是超越時空的。在審美活動的高峰體驗中,會產生一種時間、空間上的定向能力的喪失。如「詩人和藝術家在創作的狂熱時候,變得忘卻了他周圍的事物和時間的流逝,當他『醒』過來要判斷過去了多長時間時,簡直不能做到,通常他不得不搖搖他的頭,仿佛剛剛從茫茫然中甦醒,弄不清自己是在什麼地方」。[10]
第四,能把握審美對象的獨特的、具體的本性。「這種獨特的具體知覺通常被描繪成是審美感知的核心」。[11]同時,在審美的高峰體驗中,對於對象的體驗仿佛就是當時存在著的一切,世界中的一個很小的部分這時卻被感知為似乎它就是整個世界。
第五,是對審美主體的本質和價值的肯定,並使他更加奮發向上。「審美知覺肯定有其內在的自我證實,它被認為是一種寶貴的和奇妙的體驗。」[12]高峰體驗通過自我證實而把審美主體的內在價值帶給他自己,高峰體驗本質上是善的,它使人精神煥發,能夠最好地發揮人的全部智能,達到一種盡善盡美的境界。
馬斯洛對於審美活動中高峰體驗的論述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審美活動的具體形象性、超功利性、超時空性,主客體交融性以及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性等特徵,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作用。從中可以看到,他的美學理論把人格的自我創造看作是審美人格的確立,把高峰體驗看成是審美活動的最高境界,具有很高的價值。然而,馬斯洛離開了廣闊的社會實踐來談人的自我實現和審美活動,這就未免有些片面。
[1]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41~42頁,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53、71頁。
[3] 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71頁,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4]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59頁。
[5] 馬斯洛:《人性能達的境界》,194頁,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6] 同上書,195頁。
[7] 馬斯洛:《人性能達的境界》,73頁。
[8] 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65頁。
[9] 同上書,71頁。
[10] 同上書,72頁。
[11] 同上書,81頁。
[12] 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