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法國美學

2024-08-14 18:07:43 作者: 蔣孔陽

  引言

  19世紀的法國美學是一般美學史著作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篇章,這一點,鮑桑葵的《美學史》就很典型。推究起來,純粹形態,即哲學形態的美學聲勢不大,恐怕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自下而上的實證美學替代自上而下的理論美學,已經是整個19世紀美學的主要特徵,不獨僅見於法國。並且這一時期庫申美學中的理性主義色彩,多少也還是見出了德國古典美學的遺風。所以或者不如說,只怕是19世紀法國一般稱之為藝術理論和文學理論的這一類思潮,是太為發達了,太為發達而掩蓋了理論美學的影響。在19世紀風靡歐洲的文藝思潮中,至少有實證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和唯美主義數種是源出於法國。克羅齊《美學史》稱19世紀初葉法國仍是孔狄亞克感覺論的俘虜,根本無力闡明藝術的精神活動,僅就19世紀初葉法國浪漫主義的崛起而言,這肯定也不是事實。本編因此主要在這一時期最能代表法國藝術精神的上述文藝思潮中梳理美學思想和理論的發展蹤跡,這當中許多見解,直到今天我們還是受惠不淺的。

  

  值得一提的是,漢語中的"美學"這個名稱,也是間接來自19世紀法國美學。1883年和1884年,曾經在巴黎留過學的日本哲學家中江兆民,把法國作家維龍(1825-1889年)1878年出版的《美學》(LEsthétique)一書譯成日文,分成兩卷出版,取名為《維氏美學》。這是漢字文化圈中"美學"這個語詞首次登台亮相,也是日本第一次系統譯介西方的美學著作。維龍的《美學》並沒有提供系統的理論構架,敘述和布局都具有隨意性,相對來說比較適合東方的審美趣味。如維龍認為藝術表現的不僅僅是美和快感,而是人類的全部情感。藝術當然表現美,但是除了美之外,藝術作為情感的語言,還有著更為廣闊的天地,而不是僅僅滿足於美的表達。這樣來看維龍的美學,可以說是一種充分強調審美情感的美學。這也許是中江兆民獨垂青於這部著作,予以整體譯介的原因。從內容上看,《維氏美學》第一部分介紹美學的一些基本範疇,第二部分則大量舉譬法國的例子,討論藝術。全書最後且有柏拉圖美學思想的一個評述。或許因為《維氏美學》的藝術實例,是時在東方世界尚少為人知,該書對日本和中國的美學思想,後來影響都不大。但是,"美學"作為一門學科,可以說在鮑姆嘉通1750年出版《美學》第一卷233年之後,終於有了它漢字形態的學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