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維謝洛夫斯基的美學思想
2024-08-14 18:07:39
作者: 蔣孔陽
亞歷山大·尼可拉耶維奇·維謝洛夫斯基(Але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Веселовский,1838-1906年),俄國著名語言學家、科學院院士,運用歷史比較法研究文學,形成了歷史比較理論,主要美學著作有《歷史詩學》(1899年)、《斯拉夫民族關於所羅門和基托夫拉斯的傳說》(1872年)、《B.A.茹科夫斯基:感情和內心想像的詩歌》(1904年)等。1872年起,他任彼得堡大學普通文學教授。
維謝洛夫斯基把哲學美學與對藝術活動史的具體科學研究對立起來,認為"關於美的科學應該和關於真、善、美同一的陳腐理論一道被根本地改造",並且,在詩歌創作的發展和社會歷史發展之間作直接的類比,根據社會思想"在哲學、宗教和詩學運動中的體現程度和被詞所固定下來的程度",把文學史界定為"社會思想史"[17]。因此,他更多的是力圖從人類心理學、民族學、比較民俗學等新興社會科學的角度,運用歷史比較方法,將美學和文學的研究加以實證化,從而建立他的"歷史詩學"。
他始終認為文學作品是脫離其起源和效果這些精神活動的一件客體,是某種可以與世界上其他事物混同處置、進行比較、以因果關係來說明的"事物"。而文學就是各種作品的總和,而詩學就以它們為對象。這似乎就給文藝學研究和美學的實證化給定了一個以作品(文本)為主的方向,這恰恰就是俄國形式主義者及其他西方形式主義者們的新要求。
在19世紀下半葉這種文藝學和美學的實證化的過程中,維謝洛夫斯基不僅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研究了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社會的關係,而且特別重視文學作品的形式因素方面的研究。在建構他的"歷史詩學"時,在選擇一個世界性的進化論詩史中,他力圖通過所有的文學的探本尋源來尋找詩(文學)的手法、主題、形式和體裁的變化規律。
他認為,"詩的意識及其形式的進化"與一般文化史的進化是統一的,就像印歐語言有一個假設的始祖語言一樣,詩(文學)的形式也都起源於一種無差別的原始口頭詩歌。他假定詩歌語言只是在那些史前年代由人創造的。詩歌語言卻反映出初民的構想:泛靈思想,神話,禮儀,慶典等。因而許多通俗抒情詩歌中天人之間的"心理平行"反映出原始的、泛靈論的世界觀。這樣,在他那裡,詩的內容和形式就相間離了:詩歌的語言和形式都是特定的,內容隨著社會和才智的變化而變化。文學創造中個人作用極其有限,個人只能修飾因襲的詩歌語言才得以表現當世發生變化的內容。[18]他明確指出:"不能用關於美的抽象概念來規定詞的詩意……詞的詩意是通過這些形式與合乎規律地變化著的社會理想的相繼結合而不斷地創造出來的。"[19]他還認為,"社會產生詩人,而不是詩人產生社會",所以他激烈反對"英雄理論和這些人類的領袖、締造者"[20],按他的看法,應該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尋找"歷史過程的隱秘動因",英雄只是"群眾中孕育成熟的這種或那種運動的回光,他們依其對待運動的自覺性程度和為幫助運動實現所貢獻的力量的大小而顯出或明或暗的光輝"[21]
他同時還注重對藝術形式和手段的研究。他說:"那些力圖不僅從對詩的理解和創作的過程中,而且從對詩所使用的那些手段的研究中提取專門的詩學概念的人,是正確的。"按照歷史比較學派的觀點,在詩歌中應該根據穩定性和暗示性的標準確定"美的規範",也就是說,要獲得應有的經驗基礎。[22]這樣,維謝洛夫斯基把社會學的觀點同形式主義結合起來,他就能深入研究無名氏詩歌的、特別是口頭詩歌的技巧。比喻和格律,以及母題和情節,或者說話題,他將這些與實際題材嚴格區別開來,都在廣泛的範圍里得到辨析。[23]
維謝洛夫斯基是俄國比較文學的發起者,也是俄國形式主義美學的一位首倡者。他的思想和方法具有19世紀末期的顯著特點,他一方面倡導社會學的實證主義方法,在文學研究中突出了作品而淡化了作家;另一方面從社會進化史中強調了文學的形式因素,對推進俄國美學思想發展的轉折和俄國形式主義美學的產生有著很大作用。
[1] 巴赫金:《文藝學中的形式主義方法》,73頁,桂林,灕江出版社,1989。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2] 巴赫金:《文藝學中的形式主義方法》,73頁。
[3] 同上書,75頁。
[4] 波傑勃尼亞:《美學與詩學》,179頁,莫斯科,1976。轉引自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51頁。
[5] 同上書,175頁。
[6] 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45頁。
[7] 同上書,349頁。
[8] 波傑勃尼亞:《美學與詩學》,見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52頁。
[9] 波傑勃尼亞:《美學與詩學》,見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57頁。
[10] 同上書,356頁。
[11] 同上書,356頁。
[12] 波利亞科夫編:《結構-符號學文藝學》,405~406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13] 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53頁。
[14] 同上書,358頁。
[15] 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61頁。
[16] 同上書,361頁。
[17] 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46頁。
[18] 參見雷納·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第4卷,326~327頁。
[19] 奧夫相尼科夫:《俄羅斯美學思想史》,350頁。
[20] 同上書,354頁。
[21] 同上書,354~355頁。
[22] 同上書,360頁。
[23] 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第4卷,3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