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齊美爾曼的美學
2024-08-14 18:03:54
作者: 蔣孔陽
赫爾巴特明確地開創了形式主義美學,卻沒有進行專門系統的研究,使德國形式主義美學系統化的是齊美爾曼。他發展了赫爾巴特的思想,否認感官要素本身的審美價值,只在它們的結合關係,即在形式中尋求美學原理。
羅伯特·馮·齊美爾曼(Robert von Zimmnermann,1824-1898年)是德國哲學家、美學家,曾經先後擔任布拉格大學和維也納大學的哲學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學史》(1856年)、《作為形式科學的普通美學》(1865年)。文德爾班曾經指出:"赫爾巴特以完全獨特的方式又將倫理學歸之於審美理性。對他來說,道德在方法論上是普通'美學'的一個分支。他認識到,除了理論理性(包含對存在認識的原則)以外,只有按照審美理念來評判存在物才是最根本的。這種評判,與認知活動一樣,同意志和經驗自我的需要沒有多大關係。'審美力判斷'必然地、普遍地直接明顯有效,而且總針對存在物的關係:在這些關係中寓有原始的快感或不快感。赫爾巴特只不過暗示過將這些原則應用在美的事物的較狹窄的範圍內,而第一次公開形成'形式主義'美學的是他的弟子們,特別是R.齊美爾曼。"[15]
按照赫爾巴特的觀點,形上學必須探討實在。有一種叫作"美學"的科學不探討實在,而探討價值,作出審美判斷。這兩種科學絕對不同,赫爾巴特反對歷來要把兩者結合起來的嘗試。除去理論的判斷以外,還有表示贊成和不贊成的判斷:我們指稱事物為美或丑,值得讚揚或應該譴責。美學的問題就是要檢查這些判斷的對象,發現其中使人愉快或不愉快的是什麼。赫爾巴特認為這種對象不是內容,而是形式;我們贊成和不贊成的感情是由存在於事物中的某種簡單的關系所激發的。這種關係就是基本的審美關係。實踐哲學是美學的一個部門,研究道德美。[16]
在《作為形式科學的普通美學》一書中,齊美爾曼追隨赫爾巴特的觀點,並使之系統化。他從倫理學和美學統一於或從屬於普通美學出發,認為普通美學是"探求諸方式——通過這些方式,任何一個內容都有可能被通過或不被通過——的科學"(所以,它是有別於形上學的現實的科學,有別於邏輯學的直接思維的科學);這些方式存在於形式中,存在於形式諸要素的相互關係中。[17]
他認為,"一切材料,只要是同質的,也就是說能夠進入形式之中,就唯有通過某些形式才能給人以快感或不快感。美學所研究的正是這些形式。因此,美學並不是一種經驗科學,而是一種先驗科學"[18]。這樣,齊美爾曼就十分明確地標示了美學是形式的科學,在西方美學史上第一次公開飄揚起了"形式主義美學"的大旗,並且很快在俄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內發生巨大影響,為掃蕩黑格爾主義的形而上思辨美學的餘威,開闢走向形而下實證的美學以及走向形式主義美學的高峰的道路,做出了自己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當時,他的美學思想體系受到了費舍爾和哈特曼等人的猛烈抨擊,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歷史見證。
值得注意的是,齊美爾曼關於"形式"的理解並非某一種固定的形而上的東西,而是一種形式關係和"集合體"中的形式關係。在他看來,實在物的形象只能給予我們表象,而美學中的形象和實在的關係是不成為問題的。審美判斷對它形成的形象很明顯是僅存在於表象作用內部的形象,並不是作為實在的肖像的形象。這種形象一旦在主觀中產生,則有一種附加物——即最普遍意義上的情感——相伴隨。這種附加物必須對其形象是純粹的而且是從屬的東西。發現這種條件時,形象和它的附加物才能確保客觀性,成為純審美概念。然而形象具有質料和形式,附加物應當只從屬於形象的形式。因而任何簡單的形象按其本性來說,是非審美的。只有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象"集合"在一起產生的形式關係,才能引起快感或不快感的審美判斷。因此,在絕對引起快感或不快感的限度內的形式才可能是美學的對象,而美學只能是形式學,一切審美概念必然應當是形式概念。任何形式概念是不是審美概念,這要由審美判斷決定。但審美判斷是某種集合體中的形象的完整表象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結果。不是主觀在進行判斷,而是由客觀來判斷的。這種判斷中的謂詞,即快感或不快感只不過是複合形象的各部分之間的緊張狀態,因此主詞和謂詞是同一的,所以判斷就成為真憑實據。然而,這種形式的各部分之間的結合併不是單純的機械集合,它的所有部分都是具有活生生力量的心靈上的表象,由這些結合構成的"集合體"必須是生氣勃勃而活躍的東西。因此,它們必須是相互之間引起緊張或緩和的東西。各表象具有一定的能量(量)和某種內容(質),所以按照這兩者的比率相互作用,則引起緊張和緩和。而且緊張產生快感,緩和產生不快感。只有這種快感和不快感的情感才是與對象的審美形式本身有關的客觀附加物,除此以外的情感內容是飄忽不定的,因而把它排除在美學問題之外。[19]
他還對"形式"進行了分類。他把只由兩個項組成的形式稱為本原性形式,把由兩個以上項組成的形式分析為要素性、本原性形式,並認為必須還原,而把它稱為衍生性形式。因此,本原性形式首先成了問題,這種形式就作為引起快感或不快感的表象的各部分而言,是考慮其心靈強度還是考慮其邏輯內容,據此分為純粹的量的形式和純粹的質的形式——和諧的質的形式和不和諧的質的形式。關於純粹的量的形式,他認為,"較強的表象同較弱的表象相比較,可以令人產生快感:較弱的表象同較強的表象相比較,可以令人產生不快感",而在"純粹的質的形式"方面,認為"形式部分的同一性占優勢時可以產生快感,差異性占優勢時可以令人產生不快感"[20]
這種從審美對象的形式關係及其附加物所構成的審美判斷來分析美的客觀性,無疑是想既彌補康德美學的形式的主觀合目的性的主觀唯心主義傾向,又突出形式本身的審美價值而反對黑格爾主義的理念矛盾運動的歷史主義觀點。儘管這種分析本身仍然有割裂主觀和客觀、內容和形式的內在缺陷,但是,齊美爾曼把審美的形式放在審美關係之中來突出它的價值屬性(與快感和不快感相關),並強調了形式的"關係"及其"集合體"的內在緊張和緩和的狀態所產生的審美反應,這些又成為英國新批評派的形式主義美學觀,特別是詩的"張力說",俄國形式主義和法國結構主義的形式分析和結構分析等的直接先驅。
齊美爾曼認為,美是一個有著尺度、完滿、秩序、一致、校正和被確定下來的均衡的范型(vorbild),而這個范型在特徵的形式中是以摹本(nachbild)顯現給我們的。[21]換句話說,美在於尺度、完滿、秩序、一致、均衡等各種形式因素的結合關係。由此可見,齊美爾曼的形式主義美論,強調的是形式關係,是能夠引起形式美感的一系列形式的組合規律。這種美論,雖然可以上溯到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等先哲,但是,似乎更多地受到了當時物理學、數學等自然科學的規律性發現的影響。
齊美爾曼還對美作了分類。他指出,一般的審美形式既包括藝術,也包括自然和道德;它們的特殊領域只有通過把這些一般審美形式應用到特殊內容上才能被區分開來。把它們應用到自然中,有自然美、宇宙;應用到表現上,有美的心靈(schngeist)或幻想;應用到情感上,有美的靈魂(schne seele)或鑑賞力;應用到意志上,有特徵和道德。所以,從一方面講,是自然的美,從另一方面講,是人的美。在人的美裡面,一方面是表現的美,即狹義(藝術)的審美作品,另一方面是意願和道德的美;在這兩種美之間,是鑑賞力,它對倫理學和美學都是共有的。狹義上的美學,美的表現理論,決定表象的美,它三分為時間和空間承續的美(造型藝術)、感性表象的美(音樂)和思維的美(詩)。[22]他的這種分類,明顯地受著康德美學中美和藝術分類思想的影響,不過,克羅齊認為,"齊美爾曼用造型美、音樂美和詩歌美的三分法完成了他的理論美學,這是他的學說中被他發展的唯一部分"[23]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赫爾巴特和齊美爾曼的形式主義美學,一方面是對康德美學的進一步發揮,另一方面也是針對當時流行的黑格爾派美學的歷史主義和內容派觀點,當然就受到了與黑格爾派相關的美學家們的反對和駁詰。哈特曼就反對齊美爾曼關於量的形式的原則,認為這一形式使得關於整個表象的審美判斷顯得自相矛盾[24]。費舍爾嘲笑了齊美爾曼賦予象徵的意義——"美的形式依附的對象"。一個畫家畫出一隻狐狸單單是為了畫出動物界的一個動物嗎?根本不是,它只是一個象徵,因為畫家"只是為了表現線條和顏色才採用線條和顏色的"。"你相信我(被畫出的動物說)是只狐狸,但請你注意一下,你錯了,我是衣架,是一個被畫出的具有灰白黃紅各種顏色的一個展覽品。"費舍爾還對齊美爾曼迷戀於觸覺的審美力量表示了戲謔:"真遺憾,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快感是不方便的:摸摸《休息的赫拉克勒斯》雕像的背部、《米羅的維納斯》或巴爾貝里尼的《法烏努斯》的苗條肢體。真應給手一種只有聆聽巴赫強有力的賦格曲和莫扎特的優美旋律時所能相比的愉快。"費舍爾甚至把形式美學定義為"神秘主義的和數學的巴洛克式的結合"[25]。這些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指明了形式主義美學的缺陷。不過,這些內容美學的代表人物沒有意識到形式的獨立審美價值,而這正是形式美學的代表們切入美學研究的主要入口。奧地利美學家漢斯力克正是對音樂之美進行了這樣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