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唐代君臣對整理歷史文獻的重視
2024-08-15 17:23:51
作者: 瞿林東著
唐太宗至唐高宗時修成的《五代史志》即《隋書》志,其中有《經籍志》,表明唐人對「經籍」的重視,這也是對典籍文獻的重視。其後,唐人蘇冕撰《會要》,其中有「經籍」一目,或許是受到《隋書·經籍志》的啟發。
《唐會要》卷三十五「經籍」一目之下,記述了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的二百三十年間,唐代君臣有關整理文獻的言論和事跡凡十餘則。如:
武德五年(622年),令狐德棻上奏,「請購募遺書,重加錢帛」。「數年間,群書畢備」。
貞觀二年(628年),魏徵「以喪亂之後,典章紛雜,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粲然畢備」。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以四部群書,傳寫訛謬,並亦缺少」,乃詔趙仁本、李懷嚴、張文瓘等,「集儒學之士刊正,然後繕寫」。
景雲二年(711年)[59],唐睿宗「以經籍多缺,令京官有學行者,分行天下,搜檢圖籍」。
開元七年(719年),唐玄宗「敕於秘書省、昭文館、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及諸司並官及百姓等」,就內庫所殘缺前代舊書,「借繕寫之」。「及整比四部書成」,玄宗「令百姓、官人入乾元殿東廊觀書,無不驚駭」。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大中三年(849年),「秘書省據御史台牒,准開成元年七月敕」,「從今年正月後,應寫書四百一十七卷」。
大中五年(851年),「秘書省牒報御史台,從今年正月已後,當司應校勘書四百五十二卷」[60]。
從以上所列舉的有關言論和史實來看,唐代君臣對整理文獻的工作,始終是非常重視的。其工作內容,包括購募、刊正、繕寫、校勘、整比等,有時還允許官人、百姓參觀。這個事實表明,整理歷史文獻是長久的事業。這是因為:由於種種原因,文獻的散失、殘缺,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現象,而後人對於歷史文化的繼承、發揚,是不能沒有歷史文獻作為前提和載體的。古今歷史條件不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也會發生一些變化,但其中的道理和規律,卻是貫通古今的。下面所列附表,對於揭示以上道理和規律,或許有一定的幫助。
唐代四部書增減一覽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有唐一代在文獻積累方面的變化:唐初,經隋末戰亂,文獻散佚,故唐以前之文獻數量在三萬餘卷。至開元、天寶年間,文獻總數增至七萬卷以上,反映了盛唐文化的發展面貌。其間,因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從東都洛陽還京,下敕:「百司從官,皆令減省集賢書籍,三分留一,貯在東都」[61]。因此,天寶三載(744年)的文獻總數在庫書目數量降至五萬餘卷。還有一點也是值得注意的,即在安史之亂後,至唐文宗開成年間,唐代文獻雖經戰亂之禍,仍然維持在五萬餘卷。以其與《隋書·經籍志》相比,可以看出唐人著述的宏富。
當然,《唐會要》提供的這些數字,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盡相符。但是,它的參考價值卻是十分珍貴的,即透過唐代對歷史文獻的整理,揭示出一個重要的道理:重視整理歷史文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優良傳統。
[1] 阮孝緒:《七錄·序》,見道宣:《廣弘明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2頁。
[2] 阮孝緒:《七錄·序》,見道宣:《廣弘明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2頁。
[3] 魏徵等:《隋書》卷五十八《許善心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427頁。
[4] 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見陳壽:《三國志》附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471頁。
[5]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87頁。按: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六「裴松之《三國志注》」條說,裴注引據書有一百五十餘種(原文說是五十餘種,誤,見王樹民校證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6]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卷二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405頁。
[7] 近人葉德輝也輯有《世說新語注引用書目》,「凡得經史別傳三百餘種,諸子百家四十餘種,別集廿余種,詩賦雜文七十餘種,釋道三十餘種」(見王先謙校訂:《世說新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 歐陽修等:《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中·李邕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5754頁。
[9] 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2頁。
[10] 葉德輝:《世說新語注引用書目》題記,見王先謙校訂:《世說新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1] 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2頁。
[12] 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2頁。
[13] 以上所引,參見《史記集解序》、《史記索隱序》、《史記正義序》,均收在中華書局點校本書後。
[14] 顏師古:《漢書敘例》,見班固:《漢書》卷首,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3頁。
[15] 歐陽修等:《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八《顏師古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5642頁。
[16] 此據楊翼驤說。見吳澤、楊翼驤:《中國歷史大辭典·史學史》「《水經注》」條,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第83頁。
[17] 參見吳楓:《隋唐歷史文獻集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9頁。
[18] 參見曾貽芬:《論〈通典〉自注》,載《史學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9] 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八《兵典一·兵典序》,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3782頁。
[20] 劉昫等:《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一《裴潾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4449頁。
[21]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四《釋通》,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373頁。
[22]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第54頁。
[23] 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76頁。
[24]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十篇《唐之傳奇集及雜俎》中列舉的十餘種書,基本上是晚唐人作品。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論唐代的筆記,所舉「小說故事類」諸例和「歷史瑣聞類」諸例,半數以上亦出於晚唐人之手。
[25] 李肇:《國史補》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頁。
[26] 劉肅:《大唐新語》序,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頁。
[27] 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序,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頁。
[28] 鄭綮:《開天傳信記》序,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頁。
[29] 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2頁。
[30] 鄭綮:《開天傳信記》,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2頁。
[31] 鄭綮:《開天傳信記》,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頁。
[32] 鄭綮:《開天傳信記》,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6頁。
[33] 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咸通元年七月」條,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第8089頁。
[34] 陳寅恪:《〈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見《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1頁。
[35]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03頁。
[36]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03頁。
[37]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47頁。
[38]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三《經籍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92頁。
[39]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四《經籍志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051頁。
[40]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四》,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091頁。
[41] 劉知幾:《史通》卷十《雜述》,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3頁。
[42] 劉知幾:《史通》卷十《雜述》,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7頁。
[43] 劉知幾:《史通》卷五《采撰》,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06頁。
[44] 劉知幾:《史通》卷五《采撰》,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09頁。
[45] 阮孝緒:《七錄·序》,見道宣:《廣弘明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1~113頁。
[46] 阮孝緒:《七錄·序》,見道宣:《廣弘明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2頁。
[47] 魏徵等:《隋書》卷四十九《牛弘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298頁。
[48]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07頁。
[49] 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07頁。
[50] 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3頁。
[51] 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見陳壽:《三國志》附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471頁。
[52] 司馬遷:《史記》附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頁。
[53] 司馬遷:《史記》附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7頁。
[54]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三《史注》,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238頁。
[55] 班固:《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543頁。
[56] 陳光崇:《杜佑在史學上的貢獻》,見吳澤:《中國史學史論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4頁。
[57]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三《史注》,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238頁。
[58]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三《史注》,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238頁。
[59] 《唐會要》原作「景雲三年」,疑為二年之誤,故改。
[60] 王溥:《唐會要》卷三十五「經籍」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1~754頁。
[61] 王溥:《唐會要》卷三十五「經籍」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