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代史志》的歷史價值
2024-08-15 17:19:22
作者: 瞿林東著
五代史只有紀、傳而沒有志。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詔褚遂良監修《五代史志》,當時亦稱「《隋書》十志」[80]。永徽元年(650年),高宗復命令狐德棻監修。首尾十四年,至顯慶元年(656年)成書,由長孫無忌奏進。參與撰述的有于志寧、李淳風、韋安仁、李延壽等。《五代史志》包括十篇共三十卷,其志目、卷帙、編次如下表:
《五代史志》綜敘梁、陳、齊、周、隋五朝典章制度,與「五代史」紀傳相配合。當時亦稱《隋志》,故敘隋朝典制獨不稱朝代名而詳記其年號。在史學發展史上,《五代史志》是自《史記》八書、《漢書》十志以來最重要的史志著作。首先,它綜合併囊括了除前史符瑞志以外的全部內容,是「正史」書志撰述以來的一次總結性成果。
其次,它反映出撰述者對於天道、人事在認識上的邏輯發展。《五代史志》前五志即禮儀、音樂、律歷、天文、五行,是以天道為中心,講尊天敬神、天人感應,強調天禮、地禮、人禮「所以彌綸天地,經緯陰陽,辨幽賾而洞幾深,通百神而節萬事」[81]。這是為君權神授和現實的上下長幼之序製造理論根據和神秘的幕紗。這五志中也包含了一些社會史內容和科學史資料,但都籠罩上一層神秘主義的幽光。跟這個認識體系相對應的是它的後五志,即食貨、刑法、百官、地理、經籍等志,它們以人事為中心,記述了五個朝代的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官吏制度、區域建置和唐初皇家所藏隋朝以前歷代典籍的存亡及學術流變。這是按經濟、政治、文化的邏輯建立起來的又一個認識體系。這個認識體系雖然還不能完全擺脫「天道」的影響,但在具體闡述上已經把天道撇在一邊而著重於人事的分析。這種還不得不講天道,但把天道和人事分別開來看待的歷史認識,在歷史觀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跟五代史中的帝紀多載「受命」詔策,而在有關列傳中則寫出皇權更迭的殘酷真相,實有異曲同工之處。
最後,《五代史志》中的《經籍志》,是以目錄書出現的學術史專篇,它精練地概括了唐初以前的文化典籍和學術流變,是繼劉向、劉歆之後一次更大規模的歷史文獻整理之總結性成果。它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著錄歷代文獻,以道、佛作為附錄,這就奠定了古代文獻分類的基礎,影響所及,直至明清。它以史書居四部第二位,下分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注、舊事、職官、儀注、刑法、雜傳、地理、譜系、簿錄十三類,從文獻分類上確立了史書的獨立性和部類的區分,在史學史上有重大的意義,至宋、元、明、清而未有根本性質的變化。《經籍志》著錄四部書,一般包含書名、卷帙、作者所處朝代、職官、姓名、本書存亡情況。其所著錄書,「大凡經傳存亡及道、佛,六千五百二十部,五萬六千八百八十一卷」。《經籍志》有總序一篇,四部、道、佛大序六篇,四部各類後序四十篇,道、佛小序一篇,共有序文四十八篇。它們結合為一個整體,綜論學術源流,是《漢書·藝文志》之作為學術史萌芽的新發展。序文闡述了文獻與社會的關係、學術流變、學風得失,以及各具體部類的發展輪廓,撮其精要,論其短長,大致都寫得清晰、精練。其史部大序寫道:
夫史官者,必求博聞強識、疏通知遠之士,使居其位,百官眾職,咸所貳焉。是故前言往行,無不識也;天文地理,無不察也;人事之紀,無不達也。內掌八柄,以詔王治,外執六典,以逆官政。書美以彰善,記惡以垂戒,範圍神化,昭明令德,窮聖人之至賾,詳一代之亹亹。
這是對史家修養和史學功用的很高的要求。序文中有不少獨立的見解,為後世歷代學術思想研究者所重視。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五代史志》的各志,尤其是它的後五志,從不同的方面和範圍反映了社會的風貌和時代的特點,其中於經濟、地理、曆法、樂舞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反映出文明發展的新進程。《五代史志》在撰述思想上不止是有兼容南北的明確要求,而且有上承兩漢的自覺意識,顯示出來一種細緻爬梳和宏大氣度相結合的格局。《五代史志》的多方面成就,是「正史」書志發展的新階段,也為獨立的典制體史書的問世,提供了思想上和撰述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