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後記
2024-08-14 17:52:28
作者: 楊耕
2002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學術專著《為馬克思辯護》的第一版,2002年1—10月,僅僅10個月,「第一版」就連續印刷三次;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為馬克思辯護》的第二版,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版」又連續印刷三次。就一本哲學專著而言,能夠先後印刷6次,銷售數量達2萬餘冊,實屬不易。讀者的厚愛深深地感動了我。當2010年剛剛到來之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又出版《為馬克思辯護》的第三版,這使我不禁想起我的人大歲月。
1986年,汪永祥教授把我領進了我嚮往已久的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汪老師的學術引導力引導著我真正走進「哲學門」;1988年,我提前畢業留校任教,同時師從陳先達教授攻讀博士學位,陳老師的思維穿透力引導著我走向哲學的深處;而我的摯友陳志良教授的「宏大敘事」能力又引導著我走上哲學研究的大舞台。我深深地感謝我的兩位導師汪永祥教授、陳先達教授,感謝我的摯友陳志良教授。從他們身上,我不僅看到了哲學家的文采,而且看到了哲學家的風采;不僅學到了文品,而且學到了人品;不僅學會了做「文」,而且學會了做「人」。由此,我想起了《天真漢》中的天真漢對博學老人高爾同的禮讚:「要沒有你,我在這裡就陷入一片虛無。」
我是讀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走進人大的,之後又成為人大出版社的作者和總編輯。正是在中國人民大學,我完成了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的自然轉變,從成長走向成熟;也正是在中國人民大學,我完成了「身份」的急劇轉變,被破格推薦免試攻讀博士學位,被破格評為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大教會了我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工作乃至如何生活。所以,在我「知天命」,開始步入「夕陽無限好,已是近黃昏」的人生階段時,人大出版社出版《為馬克思辯護》的第三版,讓我心存感激。中國人民大學,讓我流連忘返、魂牽夢繞……
同「第二版」相比,「第三版」有較大的變化:刪去了「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空間」、「社會與自然的關係:一種新解讀」、「社會的本質及其發展過程的特殊性:一種新解讀」、「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方法」、「馬克思的『從後思索法』:原則、內容和意義」、「馬克思的科學抽象法:一種新解讀」、「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進程和思維邏輯」、「西方歷史哲學的現代轉向及其啟示」、「社會科學方法的發生、範式及其歷史性轉換——馬克思社會研究方法的特徵及其現代性」九章,以及附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體化』:內涵、基礎與問題」,增加了「實踐的世界觀意義:對馬克思世界觀的一種新解讀」、「辯證的否定與否定性的辯證法:對馬克思辯證法的一種新解讀」、「發生、本質、過程:對馬克思認識論的新解讀之一」、「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一種新解讀」、「後馬克思主義:歷史語境與多重邏輯——從馬克思的觀點看」五章。此外,對「社會發展中的自然形態、派生形態和超越形態」做了壓縮,並同「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一種新解讀」合併為一章。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調整,目的仍然是力圖用新的科學和哲學研究成果闡釋已成為「常識」的馬克思哲學的基本觀點,展示被現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所忽視、遺忘的馬克思哲學的基本觀點,深入探討、系統論證馬克思有所論述但又未充分展開,同時又契合當代重大問題的觀點,使之上升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從而凸顯馬克思哲學的現代性質和當代意義。
《為馬克思辯護》第二版出版後,我的思想、觀點仍處在較大的變化之中,但我不想改變《為馬克思辯護》的總體邏輯和基本觀點。為了使讀者了解2005—2009年間我的思想和觀點的變化,我選了我的一篇學術自述、一篇訪談、四篇文章作為全書的附錄。從中,讀者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賀耀敏教授、總編輯周蔚華教授,以及學術出版中心主任李艷輝編審不嫌淺陋,將本書列入「當代中國人文大系」;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馬曉薇編輯為書稿的校對,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此,我一併表達我深深的謝意。
記得維根斯坦說過:「探討哲學的人渴望思想平靜。」《為馬克思辯護》第三版出版之後,我渴望「思想平靜」。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楊耕
2010年1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