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二 「從後思索」:客觀理解與基本要求

二 「從後思索」:客觀理解與基本要求

2024-08-14 17:49:58 作者: 楊耕

  「從後思索」就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出發,通過對歷史的「透視」和由結果到原因的反歸來把握歷史運動的內在邏輯。這裡,這一過程必須是從生產方式出發,達到對歷史的「客觀的理解」的過程。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生產關係即經濟結構發生矛盾;隨著經濟結構的變革,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生產方式的內在結構是整個社會的「母結構」,只有從生產方式出發,我們才能理解歷史何以沿著這一方向而不沿著那一方向發展,才能理解重大歷史事件的性質和秘密,才能理解各種歷史觀念的興衰盛亡。現實的生產方式包含著「對早先的歷史生產方式加以說明之點」。因此,從生產方式出發為我們「透視」歷史、理解歷史和解釋歷史提供了一種客觀尺度。這是「從後思索」方法的唯物主義精神所在。

  「從後思索」是從現實社會「透視」以往歷史。這種「透視」自始至終受著歷史進程的制約,受到認識主體的知識結構和價值觀念的制約,具有較大的相對性。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放棄客觀性原則,放棄對歷史的「客觀的理解」。

  要達到對歷史的「客觀的理解」,首先要以現實社會的「自我批判」為前提。「歷史發展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最後的形式總是把過去的形式看成是向著自己發展的各個階段,並且因為它很少而且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夠進行自我批判,——這裡當然不是指作為崩潰時期出現的那樣的歷史時期,——所以總是對過去的形式作片面的理解。基督教只有在它的自我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在可能範圍內完成時,才有助於對早期神話作客觀的理解。同樣,資產階級經濟學只有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自我批判已經開始時,才能理解封建的、古代的和東方的經濟」[14]。

  其次,要達到對歷史的「客觀的理解」,要以「完全確定的材料」為前提。認識歷史,首先要分析現實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分析歷史資料,確定歷史資料的性質、年代、真偽,從而在分析這些已經完全確定的材料中得出「一些原始的方程式,——就象例如自然科學的經驗數據一樣,——這些方程式會說明在這個制度以前存在的過去。這樣,這些啟示連同對現代的正確理解,也給我們提供了一把理解過去的鑰匙」[15]。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再次,要達到對歷史的「客觀的理解」,還要以歷史考察為前提。從現實社會去「透視」、反思過去的社會形式,絕不意味著「抹殺一切歷史差別」,把現在的各種關係等同於「早期形式的各種關係」,或者反過來,把「早期形式的各種關係」等同於現實社會的各種關係。這是因為,「早期形式的各種關係」在現實社會中往往是以「發展了的、萎縮了的、漫畫式的種種形式」出現的,現實社會「總是在有本質區別的形式上」包含著過去的社會形式。例如,「人們認識了地租,就能理解代役租、什一稅等等。但是不應當把它們等同起來」[16]。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認為,「從後思索」的方法本身就包含了歷史考察之點。

  「從後思索」首先要確定思索的出發點,這一出發點應當是某種社會關係的典型。換言之,「從後思索」的第一個要求,就是選擇某種社會關係的典型作為思索的出發點。

  「物理學家是在自然過程表現得最確實、最少受干擾的地方考察自然過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證過程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的。」[17]這種「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所從事的實驗室方法是自然科學的根本方法。問題在於,這種實驗室方法在歷史科學中無法實現,因為不存在一種「純粹形態」的社會,哲學家、歷史學家不可能在「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但是,歷史中的各種社會關係都有其「典型」形態,因而哲學家、歷史學家可以在某種社會關係表現得最充分、某些經驗事實全面展開的社會單位——社會典型中,分析歷史中的社會關係。這就是馬克思的典型分析法。

  在考察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時,馬克思就是以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典型——英國和資本主義政治發展的典型——法國為「從後思索」的出發點的;在考察「勞動不僅在範疇上,而且在現實中都成了創造財富一般的手段」時,馬克思是以「資產階級社會的最現代的存在形式——美國」為典型,並以此為出發點的;在考察東方社會時,又是印度和中國為典型,並以此為出發點的。在馬克思看來,中國是東方社會的「活的化石」,體現著「一切東方運動的共同特徵」[18]。典型分析是「從後思索」的出發點。典型分析實際上就是歷史科學中的實驗室方法。正如自然科學的實驗室方法不斷深化人們對自然過程的認識一樣,歷史科學中的典型分析方法也不斷地深化人們對歷史過程的認識。

  「從後思索」的第二個要求是對所要認識的社會關係進行「普照的光」式分析。

  社會運動是以物質生產方式為基礎和中軸的總體運動,其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使各種社會要素和社會關係從屬於自己,並決定著各種社會要素之間的比例和社會的整體結構。在馬克思看來,這種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就是該社會的「普照的光」。「在一切社會形式中都有一種一定的生產決定其他一切生產的地位和影響,因而它的關係也決定其他一切關係的地位和影響。這是一種普照的光,它掩蓋了一切其他色彩,改變著它們的特點。這是一種特殊的以太,它決定著它裡面顯露出來的一切存在的比重。」[19]這就是馬克思的「普照的光」式分析法。

  馬克思的分析法要求人們在「從後思索」時,要捕捉社會的「普照的光」,即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並以此為基礎分析在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發展了的」或「萎縮了的」社會關係,分析在現實社會已經成為「殘片」的社會要素,從而把握該歷史中的社會關係、社會要素。按照馬克思的觀點,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社會中的「普照的光」也必然處於變化之中,新的「普照的光」會在歷史運動中產生出來,並會形成新的社會要素、社會關係及其總體結構,這同時又是過去的社會要素、社會關係發展起來或萎縮下去的過程。捕捉現實社會以及過去社會形式的「普照的光」,就能使我們從根本上和總體上把握歷史運動。

  「從後思索」的第三個要求是逆向溯因。

  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把發現歷史過程、歷史事件的原因看作自己始終不懈的任務。研究歷史就是要解釋歷史,而解釋歷史首先要發現歷史事件的原因。「探賾索隱」,這是古代歷史學家的共同要求,也是現代歷史學家的共識。研究歷史就是研究原因,每一有關歷史的爭論都是圍繞著什麼是主要原因這一問題來進行的。現代著名歷史哲學家卡爾的這句話很有見地,它道出了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特徵。但是,人們在實際認識歷史時,卻不可能從原因推出結果。這是因為:歷史已經過去,產生歷史事件的原因已經不復存在;人們也無法像自然科學那樣,在實驗中重新模擬這些原因。因此,要真正認識歷史運動的規律以及歷史事件的原因,只能走一條「同實際運動完全相反的道路」,即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逆向溯因。

  逆向溯因並不是按照今天——昨天——前天的嚴格逆向次序進行的,而是首先對現實社會進行分析,在「完全確定的材料」的基礎上,尋找「一些原始的方程式,——就象例如自然科學的經驗數據一樣,——這些方程式會說明在這個制度以前存在的過去」[20];然後從現實社會出發,飛躍到被考察的對象上,「把可以看見的,僅僅是表面的運動歸結為內部的現實的運動」[21],並在這個過程中考察現實的社會關係同過去的社會關係的相互關係。這樣,就能發現歷史運動的規律以及歷史事件原因。

  在「從後思索」的過程中,無論是分析典型、捕捉「普照的光」,還是逆向溯因,都必須使用科學抽象法。在歷史科學中,科學抽象是「唯一可以當作分析工具的力量」。只有藉助於「抽象力」,才能在現實社會中找到理解過去的「原始的方程式」,才能「指出歷史資料各個層次間的連貫性」,從而「復活死去的東西」,使過去的歷史資料重新「開口說話」,使「材料的生命」「觀念地反映出來」。這樣,才能深刻而準確地從理論上「再現」客觀歷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