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社會有機體的再生產分析法
2024-08-14 17:49:43
作者: 楊耕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社會有機體通過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類自身生產這三種生產再生產著自身,使自己得到連續性的發展。社會有機體的再生產分析法就是從社會需要如何產生和滿足的過程,以及怎樣維繫社會機體這個角度,來揭示社會有機體運動的。
任何一種有機體要維持自己的存在,必須要同周圍的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社會也是如此。社會有機體要存在下去,必須不間斷地進行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物質交換。為此,必須進行物質生產。物質生產是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直接接觸點和物質轉換器。自然只有在物質生產中才能轉化為社會的要素並對社會發揮作用,社會有機體也只有以物質生產為基礎才能生存下去。社會有機體再生產的分析首先是物質生產的分析。
同時,任何一個社會除了要進行物質生產外,還必須進行精神生產,因而,要正確把握社會有機體的運動,必須從物質生產上升到精神生產的分析。精神生產就是「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是藉助精神生產資料而進行的系統化、理論化、實物化的精神產品的生產。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精神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並且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產物」,隨著歷史的進一步發展,精神生產便成了「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具有了相對獨立性。從起源上看,精神生產是物質生產以及人類自身生產的產物;從歷史過程、社會有機體再生產這個角度講,精神生產又是其他生產得以繼續和擴大的前提。精神生產在整個社會生產中處於樞紐地位,它受制於其他兩種生產,同時又影響和駕馭其他兩種生產,其功能具有全面性、輻射性,從而成為整個社會機體再生產的控制系統。可以說,精神生產是社會機體維繫各種關係的導向器和控制器。
任何一個社會,為了維持自己的存在,必須進行兩方面的精神生產:一是社會科學、意識形態的再生產,其目的在於調節和控制社會力量;二是自然科學的生產,其目的在於調節和控制自然力。這兩種形式的精神生產對社會有機體的存在都具有重大的意義。離開前者,人類社會就失去了自我調節,形不成任何自覺的集體行為,也不可能形成社會機體;離開後者,人類社會將永遠處在自然的奴役之下。
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有機體要維持自己的存在,還必須進行人類自身生產。人類自身生產不僅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社會歷史過程。無論是「自己生命的生產」,還是「他人生命的生產」,首先取決於物質生產及其創造的「生產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的性質和水平;其次還取決於當時精神生產的性質和水平。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人類最初的物質生產是由人類自身生產的需要引起的,「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18],而且人們之間最初的社會關係也是在人類自身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係。正是人類自身再生產的要求,構成了物質生產以及精神生產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前提,人本身生產構成社會機體不斷再生產的一個基本環節。
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類自身生產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關係再生產的過程。「人們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中製造呢絨、麻布和絲織品的」,同時,「這些一定的社會關係同麻布、亞麻等一樣,也是人們生產出來的」。「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率建立相應的社會關係,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係創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範疇。」[19]「生命的生產,無論是通過勞動而達到的自己生命的生產,或是通過生育而達到的他人生命的生產,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係:一方面是自然關係,另一方面是社會關係。」[20]正是在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本身生產過程中,人類社會成為「一切關係在其中同時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會機體」[21]。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類自身生產的不斷進行,使社會有機體不斷地複製自身。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人類自身生產是一個只能在思維中而不可在實際中分開的過程。正因為如此,馬克思始終用「三種生產」分析法研究了社會有機體的延續和運動,以揭示社會有機體不斷自我塑造的秘密。
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的再生產分析法本身又包含了基礎—新層次分析法。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社會生產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不斷地從簡單再生產走向擴大再生產,擴大再生產使社會有機體在新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當新質達到「母體」所包含不了的階段時,舊的社會機體便會被新的社會機體所取代。就這樣,社會有機體不斷地演化著,並呈現出基礎—新層次的運動過程。馬克思指出:社會「基礎本身的最高發展(這個基礎變成的花朵;但這仍然是這個基礎,是作為花朵的這株植物;因此,開花以後和開花的結果就是枯萎),是達到這樣一點,這時基礎本身取得的形式使它能和生產力的最高發展,因而也和個人[在這一基礎的條件下]的最豐富的發展相一致。一旦達到這一點,進一步的發展就表現為衰落,而新的發展則在新的基礎上開始」[22]。
社會有機體的運行是基礎不斷擴大的過程,基礎結構每一次擴大之所以能夠實現,乃是因為新層次在進一步發展中又下降和積澱為基礎,在包含新層次積澱的基礎上又形成更新的層次。以此為方法論基礎,馬克思分析了社會有機體的運動過程。從社會發展來看,開始是「自然的關係」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開始了「社會的關係」占統治地位的時代。此時,自然環境「形成社會分工的自然基礎」[23],「自然的關係」積澱為社會關係的基礎。從此,人類就不是在自然界的必然性而是在自身的「自然必然性」條件下開始活動。
社會有機體的運動中既有不斷變更的類型、衰亡的類型,也有「活化石」的類型,如古代印度和中國。對於這些不同類型,必須從馬克思的基礎——新層次分析法中去尋找「理解」的鑰匙。在馬克思看來,東方社會之所以長期停滯不前,成為社會發展中的「活化石」,就是因為亞細亞社會沒有新的基礎、新的層次產生,因而從不可記憶的年代起,就是同一形式的簡單重複。「這些自給自足的公社不斷地按照同一形式把自己再生產出來,當它們偶然遭到破壞時,會在同一地點以同一名稱再建立起來,這種公社的簡單的生產機體,為揭示下面這個秘密提供了一把鑰匙:亞洲各國不斷瓦解、不斷重建和經常改朝換代,與此截然相反,亞洲的社會卻沒有變化。這種社會的基本經濟要素的結構,不為政治領域中的風暴所觸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