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三 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科學視界

三 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科學視界

2024-08-14 17:49:24 作者: 楊耕

  馬克思後期的批判理論既沒有用早期的人本主義批判統攝批判話語,也沒有拋棄早期人本主義批判的理論意圖——實現人類解放,而是在新的理論基礎上,具有了科學的理論視界。這種科學的理論視界體現為對價值批判的現實定位、對概念的歷史性理解和對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矛盾分析。正是在這一全新的科學視界中,馬克思的哲學表現出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馬克思對社會的批判最初依賴於黑格爾哲學的自由理性,後又藉助費爾巴哈哲學的異化史觀。雖然哲學的立足點發生了轉換,但從哲學批判的總體視角來看,馬克思早期對社會的批判都是以先驗的「應該」範疇為理論內核的,以此為基礎的社會批判只能是一種以價值懸設為前提的道德批判。馬克思在實現哲學變革後,對社會的批判發生了徹底的視界轉換,即揚棄了以價值懸設為前提的道德批判,對價值批判進行了現實的理論定位。

  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通過對感性確定性的分析指出,人們不可能完全原封不動地表達所感覺到的東西,當人們說看到了某個杯子時,人們已經在運用知覺思維,實際上是在運用概念表達所見到的東西。因此,人們是生活在理性或思想之中的。黑格爾的這一分析,實際上揭示了傳統哲學為什麼總是從思想出發理解現實的根源。整個德國古典哲學對社會的批判,就是重在如何使社會生活更加符合理性,康德、黑格爾乃至費爾巴哈都是從這裡獲得哲學的批判力的。德國古典哲學的這一思維方式,實際上是把現實納入一個具有統攝性的邏輯結構中,在一種理性的信仰中完成了對人的統治。

  馬克思哲學就是針對黑格爾哲學的思想中心論發問的。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一開始就談到青年黑格爾派離開現實空談思想的錯誤:「這些哲學家沒有一個想到要提出關於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繫問題,關於他們所作的批判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之間的聯繫問題。」[4]馬克思的觀點是,人類社會存在的第一個前提是物質生產,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思想、觀念、意識都是人們物質生產的結果,語言也是從人們的物質生產中發展而來的;意識是對現實的反映,「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5],意識的獨立發展源自社會分工的發展。

  因此,馬克思哲學「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闡述現實的生產過程,把同這種生產方式相聯繫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每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從市民社會作為國家的活動描述市民社會,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闡明意識的所有各種不同理論的產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6]。這就打破了思想中心論,揚棄了從「應該」出發的哲學批判,這是哲學視角的一次根本轉換。只有實現了這一視角轉換,才能科學地理解社會生活,才能科學地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從「應該」到「是」的邏輯轉換。這是一切科學批判的理論前提,也是馬克思後來的批判理論同其早期的批判理論的不同質點。

  此時,馬克思自覺地意識到,僅僅從價值懸設出發的所謂的批判概念,實際上都是非批判的;以這樣一些非批判的概念來批判資本主義,最多像青年黑格爾派那樣,只能完成對資本主義的另一種解釋。「既然根據青年黑格爾派的設想,人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一切舉止行為、他們受到的束縛和限制,都是他們意識的產物,那麼青年黑格爾派完全合乎邏輯地向人們提出一種道德要求,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識來代替他們現在的意識,從而消除束縛他們的限制。這種改變意識的要求,就是要求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存在的東西。」[7]

  在談到人與物的關係時,馬克思指出:「個人現在受抽象統治,而他們以前是互相依賴的。但是,抽象或觀念,無非是那些統治個人的物質關係的理論表現。」[8]正是由於看不到這一點,青年黑格爾派才認為從「理性造反」出發可以解放社會。「關係當然只能表現在觀念中,因此哲學家們認為新時代的特徵就是新時代受觀念統治,從而把推翻這種觀念統治同創造自由個性看成一回事。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更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上述關係的統治(上述物的依賴關係,不用說,又會轉變為擺脫一切幻想的、一定的、人的依賴關係)在個人本身的意識中表現為觀念的統治,而關於這種觀念的永恆性即上述物的依賴關係的永恆性的信念,統治階級自然會千方百計地來加強、扶植和灌輸。」[9]

  打破思想中心論,並不意味著不再運用概念進行哲學思考。問題在於,只要運用概念進行思考就難以擺脫邏輯控制力。在這一點上,海德格爾運用詩性語言也難逃困境。也正是由於這一理由,德希達才說,先寫下然後再擦掉。馬克思則通過對概念的歷史定位走出這一困境,而概念本身的歷史定位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特定的批判功能和強大的批判力量。

  在黑格爾哲學中,每一個概念都是流動的、發展的,每一個概念在其最初出現時都體現出簡單的直接同一性,隨著意識的自我展現,每一個概念從直接的同一性走向具體的同一性,這就使黑格爾哲學的概念具有強烈的歷史感。但是,黑格爾的理論前提錯了,這一前提就是「絕對精神」。在馬克思哲學中,每一個概念都是流動的、發展的,每一個概念都從直接的同一性走向具體的同一性,這就使馬克思哲學對概念的運用也貫穿了歷史性原則。但是,馬克思的理論前提是對的,這一前提就是現實社會。正如馬克思所說,「就是在理論方法上,主體,即社會,也必須始終作為前提浮現在表象面前」[10]。

  在馬克思的哲學中,概念的歷史定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概念的總體性特徵。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古典經濟學「從實在與具體開始」,「從表象中的具體達到越來越稀薄的抽象」,[11]直到達到一些最簡單的規定。但是,由於這些抽象是從孤立的事實出發的,因而無法真正理解具體的事實。例如,在經濟學上,從作為全部社會生產的基礎和主體的人口開始,似乎是正確的,但仔細考察,這是錯誤的,因為如果拋開階級,人口就是一個抽象;如果不知道這些階級所依據的因素,如僱傭勞動、資本等,階級又成為一句空話,而這些因素又是以交換、分工、價格等為前提的。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社會的每一個問題都隱藏著其他問題的內容,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總體性特徵的重要表現。

  這就決定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每一個問題的研究,都必須以其他問題的「非在場性」的「在場性」為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總體性」概念的意義就在這裡。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概念的辯證法體現為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使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有「許多規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一」具體再現,從而以「思想的具體」再現現實的具體,以「思想的總體」再現現實的總體。馬克思認為,只有這種方法才是「科學上正確的方法」;只有這種「科學上正確的方法」才能實現概念的總體性定位,才能達到對現實的真正理解。

  另一方面是概念的歷史性內涵。以勞動概念為例。勞動在每一個社會都存在,並具有人類學的意義,但到了古典經濟學才達到對「勞動一般」的理解和把握,從而體現出「勞動」、「勞動一般」這一概念的歷史性內涵。具體地說,貨幣主義者把財富看成是外在於人的貨幣,重工主義或重商主義把財富的源泉從對象性存在轉移到主體性活動——工業勞動和商業勞動,體現了當時社會的主要活動方式,但重工主義或重商主義仍然把這種活動本身限於獲取貨幣的活動;重農主義認為只有農業勞動才能創造「純產品」,反映了農業勞動在當時占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同時,把財富理解為勞動(雖然還是一定形式的勞動)已是很大的進步;亞當·斯密則拋開了創造財富的活動的一切具體規定性,認為就是勞動創造財富。「有了創造財富的活動的抽象一般性,也就有了被規定為財富的對象的一般性,這就是產品一般,或者說又是勞動一般。」[12]

  這就是說,「勞動一般」這個抽象是一種特定的社會形式的產物。「在這種社會形式中,個人很容易從一種勞動轉到另一種勞動……這裡,勞動不僅在範疇上,而且在現實中都成了創造財富一般的手段,它不再是在一種特殊性上同個人結合在一起的規定了」。「所以,在這裡,『勞動』、『勞動一般』、直截了當的勞動這個範疇的抽象,這個現代經濟學的起點,才成為實際真實的東西。所以,這個被現代經濟學提到首位的、表現出一種古老而適用於一切社會形式的關係的最簡單的抽象,只有作為最現代的社會的範疇,才在這種抽象中表現為實際真實的東西。」[13]勞動概念這個例子表明,哪怕是最抽象的規定、最抽象的範疇,同樣是特定社會形式的產物,而且只有對這種社會形式並在這種社會形式之內才具有充分的意義。概念因此具有歷史性內涵。

  對概念的這種歷史性定位,使馬克思打破了古典哲學、古典經濟學對資本主義的非歷史性思維方式,並表明對資本主義本身必須以歷史的方式對之加以提問,從而保持一種批判的理論態勢。同時,對概念的這種歷史性定位,使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時,看到了資產階級理論家所看不到的東西。具體地說,資產階級理論家由於從概念的永恆性出發,把現實置於概念之光中,處於概念之外的東西就被捨棄了,而馬克思則從概念的歷史性出發,把概念置於特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則把概念產生的現實基礎展現出來了,從而讀出了抽象概念所不能直接綻現的現實內容。這樣,馬克思就徹底地打破了思想中心論,使概念的矛盾運動成為現實的矛盾運動的邏輯展現。

  以此為前提,馬克思進一步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矛盾規定性,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雙重矛盾性,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總體批判。

  首先,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內在矛盾,這就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這一矛盾做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過程中的「二律背反」:要擴大剩餘價值,就必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又會導致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崩潰與瓦解。打破這一「二律背反」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推翻私有制。這一分析成為馬克思經濟學批判、哲學批判的主導線索。

  其次,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內在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極其尖銳化:一方面是階級的劇烈分化,另一方面是階級內部個體的尖銳衝突。馬克思自覺地意識到,「正是由於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採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採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14],並認為「國家內部的一切鬥爭——民主政體、貴族政體和君主政體相互之間的鬥爭,爭取選舉權的鬥爭等等,不過是一些虛幻的形式」[15];同時,「占統治地位的將是越來越抽象的思想,即越來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16],意識形態正是以這樣一種虛幻的「普遍性」形式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黏合劑,為人們提供理性的價值追求。這就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個體與整體相衝突的文化矛盾。

  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總體矛盾分析,馬克思引發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批判,但此時的批判,已不是從社會外部價值懸設出發的抽象批判,而是以社會內部矛盾運動為基礎的具體批判,是社會發展過程內在矛盾所導致的社會的自我批判,是以資本批判為核心的社會批判。這是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科學所在和力量所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