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二、馬克思的社會批判:從外在的價值批判到內在的科學批判

二、馬克思的社會批判:從外在的價值批判到內在的科學批判

2024-08-14 17:49:22 作者: 楊耕

  馬克思早期的價值批判理論,集中體現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具體地說,集中體現在以異化勞動理論為核心的人本主義異化史觀中。通過異化勞動理論,馬克思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非人本質,並認為應該以自由自覺的勞動來代替異化勞動,以共產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正是在這一論述中,馬克思以一種人本主義的異化史觀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的初次批判。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馬克思早期的批判理論之所以是一種價值批判理論,是因為從人本主義異化史觀出發的哲學批判,本質上是以「應該」這一價值懸設為理論基點的。在異化勞動理論中,馬克思預設了「自由自覺的勞動」這一先驗規定,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就是以「應該」的價值懸設為理論前提的。換言之,馬克思此時所說的「自由自覺的勞動」既缺乏現實的基礎,又缺乏現實的內容。這就決定了馬克思此時所設想的「自由自覺的勞動」具有強烈的理想性內涵,具有明顯的「道德律」特徵。這種從道德律出發的批判,決定了馬克思此時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只能是一種外在的價值批判。無論是從理論自身的邏輯看,還是從理論與現實的關係看,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都存在著內在的不可解決的矛盾。

  馬克思之所以接受人本主義異化史觀,主要是為了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最初是從黑格爾哲學的「理性」出發的,認為社會的發展取決於理性的進步,理性的最高表現是在民主制的國家理性之中。但是,在林木盜竊案與摩塞爾地區貧困問題的爭論中,馬克思又看到,財產所有者恰恰是運用國家理性為自己牟取私利的。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體現自由、公正的國家理性究竟表現在哪裡?正是基於對這一問題的思考,馬克思開始了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經過克羅茨納赫時期的歷史研究,馬克思確證了費爾巴哈的人本唯物主義原則,實現了對黑格爾哲學的第一次「顛倒」,即明確提出不是國家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

  黑格爾哲學是「顛倒」了,但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這是因為,如果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那麼,在以牟取私利為特徵的市民社會,財產所有者以國家來為自己牟取私利就是一種合理的行為。這就是說,馬克思此時並沒有真正解決「顛倒」黑格爾哲學之前所遇到的問題,即體現自由、公正的國家理性在哪裡?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對市民社會進行批判。

  對市民社會的批判有兩條思路:一是從經濟學出發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二是從哲學人本學出發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顯然,馬克思此時的經濟學研究水平還不能完成這一理論任務,還不可能走第一條批判思路。於是,馬克思走向另一條批判思路,即從現實出發,以「應該」的價值懸設為思維坐標,以一種人本主義異化史觀的邏輯批判資本主義,並得出一個結論:以牟取私利為特徵的市民社會是一種人與人相異化的非人社會,是應該加以批判與揚棄的社會。由此,馬克思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的初次批判。

  可以看出,馬克思此時的思想中潛在地存在著兩條邏輯思路的對立:一是從客觀現實出發的分析邏輯;二是從人本主義出發的分析邏輯,並占據著話語支配地位。這一理論邏輯的內在矛盾,決定了馬克思理論運演中的內在對立。從總體的理論邏輯看,馬克思的人本主義異化史觀以「自由自覺的勞動」為坐標批判現實的異化勞動;在具體的理論運演中,馬克思則通過對勞動的對象化與異化的區分批判資本主義,並批判了黑格爾看不到對象化與異化的「錯誤」。

  區分對象化與異化被許多學者認為是馬克思超越黑格爾的地方,實際上,馬克思關於對象化與異化的區分,恰恰沒有達到黑格爾的高度。在資本主義社會,商品是勞動的對象化存在,作為勞動對象化的商品,只有通過交換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商品的價值只有通過同其他商品的交換才能實現。這就是說,勞動的對象化與異化恰恰是同一個過程,沒有勞動的異化(交換),勞動的對象化(商品)就不是現實的存在。熟諳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經濟學著作的黑格爾實際上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與交換一體化的特徵,他所講的勞動的對象化就是異化,恰恰真實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的現實生活過程。在這一點上,馬克思當時並沒有達到黑格爾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對現實的勞動過程的否定,使馬克思無法承認勞動價值論;不承認勞動價值論,又使馬克思無法正確評判古典經濟學,更無法達到對現實勞動和現實社會的科學批判。

  理論邏輯的內在矛盾,導致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時又存在理論與現實的脫節。馬克思之所以接受人本主義異化史觀,是為了批判資本主義,為無產階級解放提供理論依據。問題在於,馬克思當時對資本主義的所有批判都是以「自由自覺的勞動」為理論支撐點的。從內涵上看,「自由自覺的勞動」這一概念直接來自赫斯的「自由自覺的活動」這一概念,而赫斯的這一概念在內涵上帶有典型的倫理特徵:「精神的自由行為,是現代一切企圖出發和歸宿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去研究它的規律、組織和後果。自由行動的基礎,就是斯賓諾莎的倫理學,而現在的行動的哲學將只是這個倫理學的一個新發展。費希特為這個演進奠定了第一塊基石;但德國哲學本身並未能擺脫唯心主義。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在德國對於舊的社會組織還理應有一個康德,正如在思想方面它曾經有一個康德那樣。」[1]「自由就是道德,因而就是生命規律和精神活動(既從稱為觀念的行動的狹義上說,也從稱為行動的觀念的廣義上說)的完成以及對這一事實的明顯意識;因此,這不是通過自然的必然性或者自然的偶然性,象以往任何創造物的生活中發生的那樣,而是通過自我決定。」[2]

  顯然,運用這種倫理範疇批判資本主義,不可能達到對資本主義的徹底的、科學的批判。換言之,儘管馬克思以自己的人本主義異化史觀系統地批判了資本主義,並且通過人—非人—人的邏輯論證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合理性,但由於這是從人本主義的價值批判出發,以「自由自覺的活動」這一價值懸設為思維坐標的對現實社會的外在「干預」,因而必然存在理論與現實的脫節,馬克思因此也無法實現自己的理論意圖。

  矛盾引導思想發展。人本主義異化史觀的內在邏輯矛盾、理論與現實的矛盾,又推動著馬克思的思想處在變化發展之中。正是對這些矛盾的解決,使馬克思揚棄了人本主義異化史觀,從而達到對資本主義的科學批判,即從外在的價值批判到內在的科學批判。

  社會批判理論要成為科學的批判理論,必須解決兩個相互關聯的問題:一是如何實現從「應該」到「是」的邏輯轉換;二是從「是」到「應該」的邏輯轉換。

  「應該」與「是」的分離,是馬克思早期價值批判的重要特徵。這種「是」與「應該」的分離,實際上是把現實消解在思想之中,這就註定馬克思早期的價值批判無法真正地介入社會,而科學的批判理論就是要從現實出發,對思想進行現實的歸位,實現哲學提問方式的變革,首先實現從「應該」到「是」的邏輯轉換。

  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的哲學提問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換。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以「實踐」來概括社會的本質特徵。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通過「物質生產」來描述社會的發展過程,通過對現實生活過程的科學分析,揭示了意識、語言的產生過程,通過對意識形態進行現實的、歷史的歸位,揭示出意識的現實的、歷史的內涵,從而打破了傳統哲學僅僅從純粹思想來解決問題的神話。用現代西方哲學的話語來說,就是衝破了邏輯同一性的牢籠,打破了思想中心論。可以說,只是在這時,馬克思才實現了從「應該」到「是」的邏輯轉換。這是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的理論轉折。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停留於「是」的邏輯分析,僅僅追求社會發展規律,把社會理解為一個僅僅受客觀規律所支配、無主體的「自然歷史過程」,人就會變成消極的受動者。因此,停留於「是」的邏輯並沒有完全解決理論的深層問題,達到科學的社會批判理論。要解決理論的深層問題,建構科學的社會批判理論,還必須實現從「是」到「應該」的邏輯轉換。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應該」已經不是從外在的價值批判出發的道德律,而是從現實社會中生長出來的可能性,是從社會本身生長出來的社會的自我批判,資本主義社會自我批判的內在驅動力就源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按照馬克思的觀點,資本主義社會的總體性矛盾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生活中的內在矛盾,主要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要獲取更大的剩餘價值,就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又會導致私有制的崩潰。二是社會生活的內在矛盾。由於私有制、階級的存在,既產生了階級與階級之間的衝突,又形成了階級內部個體之間的衝突,從而導致社會生活中的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對立。

  由此,馬克思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否定,是「是」自身的自我否定,這是一種「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批判」。馬克思主義強調的就是來自事物本身內在矛盾運動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正如馬克思所說:「基督教只有在它的自我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在可能範圍內準備好時,才有助於對早期神話作客觀的理解。同樣,資產階級經濟只有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自我批判已經開始時,才能理解封建的、古代的和東方的經濟。」[3]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批判理論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批判」。

  同時,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進行了深刻分析,強調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又是通過對主體的「物役性」形態表現出來的。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僱傭勞動的存在,在生產領域,是以「死勞動」即資本對「活勞動」的奴役來完成生產總體性過程的,這既是以「物」的形態表現出來的資本對無產階級的奴役,更是「人格化」的資本即資本家對無產階級的奴役。由於資本家以獲取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為其生產目的,而且這一目的只有通過商品流通才能實現;同時,由於在資本主義社會,流通具有時空分離特性,貨幣成為流通是否成功的標尺,成為剩餘價值實現的表現形式,這就導致了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並產生了資本拜物教。這種「拜物教」是資本奴役的外在表現形態,體現了資本主義社會全面的「物役性」特徵。由此,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批判通過無產階級的主體意識表現出來,體現為「是」與「應該」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正是在這一哲學視界中,馬克思揭示出資本主義本身就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關係在主體層面的「物役性」表現,揭示出概念本身不過是現實歷史的映現,實現了「是」與「應該」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正是在這種統一中,馬克思解決了如何實現從「應該」到「是」的邏輯轉換和「是」到「應該」的邏輯轉換,揚棄了對社會的外在的價值批判,達到了對社會的內在的科學批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