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三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

三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

2024-08-14 17:48:06 作者: 楊耕

  從根本上說,社會發展的規律性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對人類歷史進程的決定性。可以說,這是馬克思對人類思想史的無與倫比的貢獻。

  本書首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生產力無疑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但它絕不是一種具有獨立人格意志的超歷史存在物,始終用一隻「看不見的手」操縱著人類歷史的命運。生產力不是存在於人的活動之外,而是存在於人的活動之中,它是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形成的解決社會與自然之間矛盾,或者說,解決自身需要與自然之間矛盾的實際能力。在與自然進行物質變換的過程中,作為主體的人不僅付出自身的體力和智力,而且還要藉助於自然力;不僅改變著外部自然,而且也改變著他「自身的自然」。這是一個通過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而實現的「自然的人化」過程;同時又是一個自然力被同化於人的體力、自然規律轉化為人的智力的過程,正是在這種雙向運動過程中形成了現實的生產力。「一邊是人及其勞動,另一邊是自然及其物質」[15],二者的統一構成了生產力的本質內容,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構成現實的生產力。

  生產力不是超歷史的預成的實體,而是人的實踐活動的產物,是人們的實踐能力,它本身就體現著人的本質力量。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認為,生產力發展的歷史也就是「個人本身力量發展的歷史」[16]。個人的勞動能力是生產力構成的要素,生產力的作用、運行和發展都離不開個人的勞動能力這個「細胞」。但是,生產力又不是由個人勞動能力的簡單相加,而是個人的勞動能力通過一定的社會結合方式,包括分工、協作等中介環節而形成的社會力量,是「社會生產力」。「受分工制約的不同個人的共同活動產生了一種社會力量,即擴大了的生產力。」[17]這是其一。

  其二,生產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勞動的轉化中形成的。然而,不僅需要向勞動轉化,而且勞動也向需要轉化,這就是「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8]。人的需要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永恆的矛盾。正是這個矛盾,作為一種客觀的、強制性的力量,推動著生產力處於不斷發展之中,生產力因此又具有歷史性。

  其三,生產力是在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中形成的物質力量,所以,馬克思把生產力稱為「物質生產力」。生產力的物質性集中體現在生產工具上。生產工具是已經「人化」了的自然力,是「人化自然」所蘊含的物質力量,是人的智力施展威力的憑藉。「主觀生產力」或「精神生產力」只有「物化」為生產工具,才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轉化為有「物質創造力」的改造自然的現實力量。

  生產力通過分工、所有制關係決定生產關係。分工具有二重性:就它是生產過程中人與「物」的結合方式來說,它屬於生產力範疇;就它是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結合方式而言,它又屬於生產關係範疇。正是這種二重性,使得分工成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中介。

  分工首先同生產力的基本要素——生產工具直接相關。生產工具的性質和發展決定著分工的性質和發展,分工的發展又反過來影響、促進生產工具的發展。「正因為這樣,機械方面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使分工加劇,而每一次分工的加劇也同樣引起機械方面的新發明。」[19]分工實際上就是以一定的生產工具為前提,把統一的生產分解為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結的部分,各種不同形式的社會分工不過是物質生產各個不同過程的組合方式。因此,分工本質上是生產過程中生產者和生產工具的具體結合方式,標誌著生產的技術構成。正因為如此,分工是生產工具水平和生產者水平的綜合體現,因而是生產力水平的表現。「一個民族的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最明顯地表現於該民族分工的發展程度。」[20]

  分工不僅是生產過程中人與工具的結合方式,而且也是人與人的結合方式,人們之間的分配、交換等關係正是在分工的基礎上發生的。分工「造成了社會生產過程的質的劃分和量的比例,從而創立了社會勞動的一定組織,這樣就同時發展了新的、社會的勞動生產力」[21]。同時,「分工從最初起就包含著勞動條件——勞動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著積累起來的資本在各個所有者之間的劈分,從而也包含著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種不同的形式。」[22]這就是說,分工又是生產的社會組織形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認為,分工和所有制是「同義語」,分工發展的不同階段也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這就是說,分工的每一個階段還決定個人的與勞動材料、勞動工具和勞動產品有關的相互關係」[23]。顯然,分工具有所有制生產關係的屬性。

  我們應當注意所有制與生產關係的關係。所有制關係是人與生產資料的關係,它直接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所有制的實質就在於,一定的社會集團通過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達到對產品的占有。問題在於,一定的所有制關係必須通過生產和再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得以存在和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把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聯繫起來考察,或作為再生產過程來考察,它不僅生產商品,不僅生產剩餘價值,而且還生產和再生產資本關係本身:一方面是資本家;另一方面是僱傭工人。」[24]這就是說,從整個生產過程來看,所有制既是生產的前提,又是生產的結果。離開了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生產資料所有制就無法存在,更談不上發展。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認為,「給資產階級的所有權下定義不外是把資產階級生產的全部社會關係描述一番」。「要想把所有權作為一種獨立的關係、一種特殊的範疇、一種抽象的和永恆的觀念來下定義,這只能是形上學或法學的幻想。」[25]

  無論是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的決定作用,還是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都是通過分工、所有制關係這個中介實現的。生產力分工、所有制生產關係,這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的內在機制,形成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在1847年的《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做過一個形象而深刻的說明:「社會關係和生產力密切相聯。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26]在1859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做了經典概括:「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生產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27]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特點。在現代,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特徵就是,在世界性發展的背景下以具有民族性特點的方式表現出來。隨著「世界市場」、「生產的國際關係」的形成,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由此,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世界成為一個統一整體,原來在不同的民族或國家內「單獨進行」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便具有了世界性,即進入全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的歷史階段。

  在世界歷史的背景中,某些民族或國家內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會較快地達到激化狀態。一切歷史衝突都根源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但「不一定非要等這種矛盾在某一國家發展到極端尖銳的地步,才導致這個國家內發生衝突。由廣泛的國際交往所引起的同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的競爭,就足以使工業比較不發達的國家內產生類似的矛盾」[28]。正是這種「類似的矛盾」推動著「工業比較不發達的國家」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縮短自身矛盾的解決過程,以「跨越式」的發展走向世界先進行列。東方一些「工業比較不發達的國家」之所以能夠跨越完整的或典型的資本主義階段而直接走向社會主義,其秘密正在於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