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態勢:守舊、改良、革命
2024-08-14 17:41:09
作者: 李宗桂
鼎足為三歷史表明,五四以來的中國社會,在文化批判與文化重構的邏輯演進之中,文化陣營不斷分解,不斷重新組合。在建設什麼樣的中國現代文化的重大問題上,以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為分界,大致可以劃分為三種力量、三種方式,即:守舊、改良、革命。
守舊勢力主要由既得利益者組成。作為一種文化思潮,它反映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價值觀;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它重道輕器,以對形上學的傳統精神道德的把握為滿足;作為一種文化變遷方式,它主張的是維持常軌,「天不變道亦不變」。守舊思維及其相應的「往後看」的價值觀,與傳統儒家思想密切相關。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道兩家為主幹。但如果從對世俗社會影響的廣泛和深刻而言,從價值導向對社會發展的整體功能來看,還是首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本質上是一種保守的理論,是維護統治者既得利益和既存社會秩序的學說。正因為如此,在自秦漢直到五四時期的兩千年漫漫途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性的現象:每當社會衰敗,新舊交替,新的要衝破舊的時候,儒家思想往往成為人們激烈抨擊的對象,批孔反儒成為思想文化界的主流;而每當新的統治者上台之後,需要穩定統治或者統治已經穩定之後,儒家思想便被抬到嚇人的高度,成為讚美禮拜的偶像,尊孔復古成為思想文化界的主流。
改良勢力主要來自統治階級內部,是統治階級內部較為開明者的結合。他們眼光長遠,看重整體和長遠利益,主張養雞取蛋,反對殺雞取蛋。作為一種文化思潮,它反映的是統治階級內部開明派的價值觀;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它主張道器並重,改良道,革新器,以器護道,使道傳之久遠;作為一種文化變遷方式,它主張損益,實行漸進的緩慢的變化,反對急進的躍遷。
改良派的思想和方法論,與孔子儒家有著思想上的血緣關係。人所共知,孔子主張「損益」,即反對徹底變革,在不觸及統治者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進行一些內部調整。孔子在闡述禮制的衍變時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32]這就是說禮的基本原則不會變也不應該變,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的修補。漢代儒學宗師董仲舒發揮孔子的改良思想,提出以經(常)統權(變),以權從經的觀點。他認為,天道和歷史都有經、權;「天之道,有倫、有經、有權」[33]。「《春秋》固有常義,亦有應變。」[34]在經、權關係上,要以經為主,在不根本改變經的前提下,適當做出權變。而且,實行權變的目的,仍然在於維護經的神聖性和穩定性。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權雖反經,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之域,故雖死亡終弗為也。」[35]體現在政治中,就是「王者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36]。總之,損益也罷,權變也罷,都是為了達到「天不變,道亦不變」[37]的目的。
孔子和董仲舒奠定的儒家這種改良主義的思想方法,深刻地影響著後世的儒家學者,以及一切希望封建統治長治久安的開明政治家和思想家。在近代中國發生的洋務運動和戊戌維新,從其要達到的終極目標和思想方法來看,都屬於改良主義的範疇。它們的發生,是統治階級中的開明派人物正視現實,希望改良舊道,引進新器,以道護器,使道萬世長存的政治企望的結果。
革命派勢力來自統治階級的對立面,是舊勢力舊思想的死對頭。他們代表受壓迫者的利益,代表時代前進的方向,要從根本上改變封建專制制度,變革舊有的文化教育經濟觀念及其相應的制度。作為一種文化思潮,它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觀;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它力主革故鼎新,道器並變,甚至變道重於變器;作為一種文化變遷方式,它主張堅決的、徹底的更新,主張通過急風暴雨式的鬥爭,達到文化特質的根本改變,實現飛躍。
總的說來,在近現代中國文化發展的坎坷歷程中,在文化變遷的全新的圖景中,守舊、改良、革命無論是作為社會政治力量,還是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都始終存在著鼎足為三的文化態勢。這種文化態勢的形成,本身是中國文化特質複雜性的外在表現;同時也是文化批判與價值重構歷經坎坷的內在原因之一。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總的趨勢是守舊思想日漸不得人心,「保守」一詞,成為近現代中國政治、文化方面極為嚴厲的貶義的價值評判語。改良主義的思想,在本質上也屬於「保守」的範疇。但對於改良主義思想和方法,要作歷史主義的辯證分析(比如戊戌維新的改良就不能一概否定),不可一概而論。對於革命思想和方法,毫無疑義,要在積極繼承、發揚光大的同時,理性地總結其經驗教訓,揚長避短,以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