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統循環的歷史觀
2024-08-14 17:39:20
作者: 李宗桂
董仲舒的歷史發展觀,從其思維路向來看,是要維護既成的社會秩序,以「奉天法古」為旗幟,在「守成」的前提下,因時應變,實行必要的改良。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既要「改制」,又不「易道」。這種改制不易道的歷史觀,集中表現為三統循環論,其中,又以新王改制、文質互救、五德終始和三統三正為主要內容。
所謂「新王必改制」[294],即新興的王朝不能全盤繼承前朝的制度,而要有所變革。這種變革,儒家有既定的原則,即《禮記·大傳》所要求:「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易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其不可得變革者則有矣: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從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來看,可以說,《禮記》所設計的這些變革原則,規定了秦漢以後封建社會文化變遷的基本方向。它既能表明新興的王朝與前朝的區別,以及以新代舊的合理性,同時又能保持基本的思想文化制度的一脈相承。
董仲舒對儒家這個「變器不變道」的思想原則心領神會,通過對「新王改制」的闡釋,表達了他的政治期望,並將其發展成為「改制不易道」的思想規範。
首先,他打出「奉天法古」的旗幟,要求新王改制。他強調:「《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295]要鑒往察今,順天應人,改革制度,以符天命。通過改革制度,以表明君主「受命於天」;如果「一因前制,修故業,而無有所改,是以繼前王而王者無以別」[296]。因此,新王必須「徙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這就是改制的主要內容。
其次,董仲舒又強調「改制」不「易道」。他聲明:「大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盡如故,又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297]這便是他常說的「變中有常」。
董仲舒這個改制不易道的思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具有較強理論色彩的文化保守論。它在國家統一、政權穩定的時代條件下,較好地解決了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的繼承與變革的關係。在這種理論的思想框架之中,同一社會形態、同一社會制度、同一統治王朝內部,既可以保存基本的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又可以根據時代條件的變化,改革舊制,注入新的生命力,以增強固有體制的活力。同時,它還可以起到約束、激勵統治者的作用,緩解以至消融社會矛盾,安定社會秩序。
在董仲舒的思想中,與新王改制緊密聯繫的,是文質互救的問題。按照一般的講法,文指文采,質指質性、本質,二者間的關係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董仲舒將文質範疇應用來解釋政治變革和王朝興廢。他說:「王者以(之)治,一商一夏,一質一文。商質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故三等也。……主天法質而王,其道佚陽,親親而多質愛。……主地法文而王,其道進陰,尊尊而多禮文。」[298]
董仲舒賦商以質,賦夏以文,並非真認為三代中的夏商兩朝分別實行文、質的制度,而是通過商質夏文的比喻,繹出質文互變並且互救的原理,進而為其新王改制、三統循環的歷史發展觀張目。《白虎通·三教篇》說:「質法天,文法地而已。故天為貴,地受而化之,養而成之,故為文。《尚書大傳》曰:『王者一質一文,據天地之道。』」《說苑·修文篇》說:「商者,常也。常者,質。質主天。夏者,大也。大者,文也。文主地。」《宋書·禮樂志》說:「以前檢後,文質相因。」可見,質文互變,不僅被董仲舒所演繹,而且也為古代文化傳統所認可。
正是根據這種質文互變的原理,董仲舒宣傳「《春秋》作新王之事」[299],《春秋》「救文以質」[300]。這樣,王朝的新舊交替,制度的前後嬗變,自然是合乎情理的了。
在董仲舒看來,新王改制、文質互救,都是在歷史發展的總體框架不變的原則下進行的。這個原則,便是三統三正的理論。
三統三正的理論,源於公羊為論證「大一統」的合理性而創立的「三世」說。「三世」,即「所見」世,「所聞」世,「所傳聞」世。三世自有其治亂興衰的內在秩序和必然性,分別是太平、昇平、衰亂社會。而由衰亂到昇平再到太平,是歷史演進的必然規律。
董仲舒發揮《公羊春秋》的三世說,認為:「《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聞;有見三世,有聞四世,有傳聞五世。故哀、定、昭,君子之所見也;襄、成、文、宣,君子之所聞也;僖、閔、莊、桓、隱,君子之所傳聞也。」[301]據此,他提出了「三統」「三正」的學說。三統,是夏商周三代的正朔的合稱。夏正建寅,以正月為歲首,稱為人統;商正建丑,以12月為歲首,稱為地統;周正建子,以11月為歲首,稱為天統。《漢書·成帝紀》:「蓋聞王者必存二王之後,所以通三統也。」每一統崇尚的顏色不同,夏商周三代分別崇尚黑、白、赤,因而三統也是黑統、白統、赤統的代稱。三正,是我國古代曆法周正、殷正、夏正的合稱。三正分別以建子、建丑、建寅三個月的朔日為歲首。建,指「斗建」,即北斗所指的時辰,由子至亥,每月遷移一辰。董仲舒的三統說認為,「天之道終而復始」,黑、白、赤三統循環往復,朝代迭相轉換,因而每一王朝初興,「新王必改制」。改制的首要任務和顯著標誌,便是改「正」「朔」。所謂「正」,指農曆每年頭一個月,即正月;所謂「朔」指每月頭一日,即農曆初一。正朔即一年第一天開始的時候。
改正朔的目的,在於表明新王是「受命而王」,以新統取代舊統,具有「天意」方面的合法性。同時,也為了說明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非繼前王而王」[302]。
董仲舒的三統說,引進了五行理論,或者說,三統說吸收了五德終始說的思想成分。五德終始,是戰國末期陰陽家鄒衍創建的關於歷史演化的學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鄒衍「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認為金、木、水、火、土分別代表相應的「德」,相生相剋,循環變化,決定著王朝的興替和制度的嬗變。董仲舒相信這種五德終始的理論,並將五行與陰陽扭結為一,作為其思想體系的理論骨架。他盛讚「五行莫貴於土」,「五色莫貴於黃」[303],主張漢代以「土德」受命,這一觀點後來為統治者和思想界所認同。
從政治目的來看,董仲舒製造的三統循環學說,當然是為了「為漢製法」。台灣有的學者指出,在五德說已普遍流行之際,董仲舒費盡心機提出三統說,「其主要原因即在於曆法的需求」,「想借天意將漢代政教納入儒家思想的正軌」[304]。這個見解頗有道理。但我認為,恐怕更為重要的是,董仲舒要建立一套新的政教制度,為漢王朝的長治久安作戰略性的建設。而這,就必須超越歷史觀方面的傳統的五德終始理論。實際上,後來在曆法上「三統曆」的實行,正反映出董仲舒「為漢製法」的匠心所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