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化全球化從屬於文化多元化
2024-08-14 17:35:05
作者: 李宗桂
儘管文化全球化是以西方國家(文化)為主導的,但文化全球化的態勢始終離不開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人類文明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由諸多不同類型的民族文化構成的。如果說,文化全球化反映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某些共性,力圖發掘、達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某些共識(例如反對恐怖主義、尊重人權、重視生態倫理等);那麼,文化多元化則更好地保持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張力,體現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在民族文化的發展歷程中,固然客觀地存在著、體現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普遍性的一面,亦即文化的世界性的一面;然而,推動民族文化自強不息的內在動力,主要還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特別是其民族性的一面。否則,廣義的東方文化、西方文化就無從談起;具體的中國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法蘭西文化、日耳曼文化、美利堅文化等,就無從談起。質言之,不同地域、民族、國度的文化,就失去了特色,就無所依託。即便是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當今,文化的民族性仍然存在,甚至在一定條件下表現得更為突出。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後,中國政府和人民的諸多表現;2001年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官方和民間的種種行為,都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文化的民族性的一面。迄今仍然難解難分的巴以關係,歐盟內部英、法等國對於歐元以及國際局勢的不同處理手法,與其說是經濟、政治利益所致,不如說是微妙的文化差異在起作用。中國朝野上下,一致認同加入WTO,齊心協力申辦奧運,積極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並在實際上自覺不自覺地加入了文化全球化的進程,但中國政府始終高舉「中國特色」這面旗幟,中國知識分子一貫清醒地堅持文化的民族性[189],中國的老百姓總有「中國人」的情懷。諸如此類,都充分反映出文化的民族性。不僅如此,在法國,在德國,在日本,在美國,在以色列,在中東伊斯蘭國家,「本根」意識始終強烈地存在,並且通過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態勢下的國際交往而頑強地表現出來。這些,有力地說明了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理念活生生地存在著。因此,文化全球化並不是、也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消解文化的多元化格局。恰恰相反,正是文化的多元化承載著、烘托著文化全球化的價值。
當代中國文化建設面臨著複雜的生態環境。從歷史傳統來看,中國文化既有優秀的傳統,也有落後的傳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正德利用厚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民胞物與」、兼容並包、和而不同,等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這些傳統,經過科學的詮釋,經過創造性的轉化,賦予新的時代精神,可以成為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可資利用的歷史資源。近代以來,反抗侵略,禦侮圖強,爭取民族獨立,維新變法,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爭取科學民主自由,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等等,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優秀文化遺產。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經濟體制、教育體制、政治體制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綱領和基本政策,煅鑄了新的民族精神。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契約意識,公正意識,平等意識,民主意識,法律意識,這類具有新的時代精神特點的文化價值觀逐步樹立起來,成為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通過對外交往,外國特別是西方文化的優秀成分,被我們重新認識,恰當利用。西方文化中始終高揚的法制精神,不務虛名的求實作風,嚴格管理的科學精神,科學與人文並重的價值追求,已被我們接納,並努力融入社會生活之中。這些,都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有利方面。不利的一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個人專斷、唯上是從、抱殘守缺、自我中心、妄自稱大、忽視效率、道德至上、任人唯親、宗派主義等惡劣傳統,至今仍在影響我們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至於歷來被有識之士痛貶的窩裡鬥、反對競爭、反對冒尖之類的庸碌觀念,仍有不少市場。而半個世紀以來一度盛行現今仍然被有的人用以撈取個人利益的空頭政治,一時很難絕跡。近年市場經濟發展起來後,其負面影響所導致的唯利是圖、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也侵蝕著我們的社會空氣。至於西方文化的腐朽方面對我們社會的負面影響,則是不言而喻。凡此種種,都對我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複雜嚴峻的文化生態環境下,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當代中國文化的建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採取合理的路線。毫無疑問,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解決文化全球化條件下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基本方略。在此基礎上,我們應當順應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主動參與到文化全球化的進程之中,取得話語權,獲取、借鑑先進國家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應當認識到,文化全球化與全球化的文化不是同等概念。西方某些人要想利用文化全球化來化全球,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在西方某些人的話語系統和思維框架中,經濟全球化最終便是經濟一體化,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必然影響到並演變為文化全球化,進而演變為文化一體化;再進一步,演變為政治全球化、政治一體化,西方價值觀籠罩、統一世界。這當然是一相情願、自作多情,絕不可能成為現實。但是,我們也應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增長,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的日益提高,國內極個別人頭腦膨脹,要用中國文化去化世界,特別是要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系統去改鑄世界,同樣也是一相情願、自作多情。無疑,在文化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堅持愛國主義,堅持民族立場,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具有進步的意義。但是,如果用狹隘民族主義的思想去指導當今中國的文化建設,去應對文化全球化的潮流,那就只能走向偏頗,並且最終走向失敗。
聯合國世界文化與發展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說過:「21世紀的發展要麼是文化的發展,要麼就什麼也不是。」(Development will be cultural in twenty-first century or it will not be at all.)可見,文化建設在新的世紀是多麼重要!今天,我們正在從事著建設當代中國文化的艱巨工作。我們應當而且能夠以開放、健康的心態參與文化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既堅持文化建設的民族性,又反對狹隘民族主義;既注意增強文化建設的世界性,又堅持文化發展的多元性。這樣做,不為別的,是「為了世界文化發展的多樣性」[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