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守成創新的進化意識
2024-08-14 17:34:04
作者: 李宗桂
既守成,又創新,在守成中創新,通過創新達到守成,是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又一重要內容和顯著特徵,它主要表現為尊重傳統、重視常道、崇尚守成等方面。
以儒家文化為主導之一的中國傳統文化,看重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和延續性,因而十分重視傳統,尊重傳統。這個歷史事實,學術界意見一致;但對於這個問題的價值評價,則是見仁見智,甚至近年來關於傳統這個概念本身的含義和作用,學術界也有十分不同的看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此作一些辨析。
恩格斯說,「傳統是一種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性力,但是它是消極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毀」[142]。他還說,「在一切意識形態領域內傳統都是一種巨大的保守力量」[143]。這是恩格斯從社會革命的角度揭示傳統的社會功能和時代作用。美國當代社會學家愛德華·希爾斯認為,傳統是圍繞人類不同的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一種對社會行為具有規範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時也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創造性想像的積澱,它包括物質產品、思想觀念、慣例和制度。同時,傳統又是一個社會的文化遺產,是人類過去所創造的種種制度、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構成的表意象徵;它使代與代之間、不同歷史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連續性和同一性,構成了一個社會創造與再創造自己文化的密碼,並且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和意義。傳統最基本、最明顯的含義是世代相傳的東西,即任何從過去延傳至今或相傳至今的東西,它是人類行為、思想和想像的產物,並被代代相傳。[144]希爾斯這個觀點,關注的是文化心理結構和行為方式的沿傳和穩定,以及傳統在價值取向方面對社會秩序的穩定作用,具有相當的合理性。我國現行比較典範的對傳統的界定是《辭海》的闡述:「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社會習慣力量,存在於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等各個領域。……對人們的社會行為有無形的控制作用。傳統是歷史發展繼承性的表現。」[145]我覺得,傳統應當具備歷史性、繼承性、穩定性、流動性、精神性、現實性等特徵[146],因此,所謂傳統,是指歷史上形成的、具有穩定的組織結構和思想要素的、前後相繼的、迄今仍然影響著人們的特定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道德風俗、審美情趣等觀念意識、社會心理和行為習慣。
根據上述認識,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尊重傳統的觀念和行為,十分普遍、持久,其間又集中表現為道統觀念的深厚綿長。早在先秦時期,道統觀念就已形成。孟子曾經敘述了由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再到孔子的「道」的歷程,朱熹認為這是「歷序群聖之統」[147]。孟子在這裡製造了一個久遠的道統,並以道統繼承人自居,其目的在於為其政治主張製造歷史根據。這個道統論的基本思路和價值取向,是先王之道,是典型的傳統崇拜。漢代董仲舒以奉天法古為旗幟,以陰陽五行為骨架,構建了陽儒陰法、陽德陰刑的新的統治之道,尊孔子為「素王」,力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先秦時期百家爭鳴中僅為一家之言的民間學說——儒學——提高到了官方意識形態的至尊地位,其基本理路和手法是托古改制、托古創新,無論形式上還是實質上,仍然是傳統崇拜。唐代韓愈以「雖滅死萬萬無恨」[148]的決心,護衛「二帝三王群聖人之道」[149],則更是歷史上有名的道統論的體現,是傳統崇拜的表現。這種以道統論為集中表現的傳統崇拜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歷史作用,絕不僅僅是過去人們所說的「反動」「保守」「為封建統治張目」所能正確而全面揭示的。從文化發生論的角度審視,從文化的民族性的方面考察,尊重傳統,維護傳統,對於民族文化的延續和穩定,對於不同層級、不同時代的人們的價值觀的整合,對於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和發展,都有不可忽視、不可替代的作用。至於有的統治者利用傳統為自己服務,以致敗壞傳統、歪曲傳統,離散人心,妨礙社會健康發展,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批判,但它與民族文化傳統本身無關。這就好比現代武器與歹徒的關係。歹徒利用現代武器作惡,固然需要嚴懲,但現代武器本身是無辜的,它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結果,我們不能嚴懲現代武器。歷史事實表明,在以農立國的中國古代社會,在崇尚往古、崇拜祖先的宗法制度籠罩下的封建國度,傳統是聯繫古今、貫通上下的精神紐帶。在傳統的旗幟下開新,在傳統的道路上進步,是當時的歷史必由之路。而這,正是在守成中創新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特質之一。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與尊重傳統的觀念相一致,重視常道也是在守成中創新的進化意識的重要內容和顯著特徵之一。由於傳統中國社會是以個體小農為基礎的自然經濟的社會,個體力量的弱小與自然力量的強大形成強烈的反差,人們甘於安分守己,並不希望社會有劇烈的變動,更不希望自然界有什麼變異,因此,祈求穩定、重視常道,便成為傳統精神文化的重要成分。對於社會制度、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等,孔子一貫主張因革、損益,即在繼承的基礎上革新,在堅持常道不變的前提下進行調整。孔子的治國方案是「為國以禮」[150],認為禮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151]。禮不僅是政治制度和文教制度,而且是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人們立身行事必須遵循禮的原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152]。禮成了孔子認定的基本思想原則。在堅持禮的基本思想原則的前提下,孔子也奉行變通的原則。對於行禮所需的某些物品的材料,他贊同儉省的方法,而不拘泥於傳統方式的一成不變。為了復興周禮,孔子甚至企圖參加公山弗擾反對季氏的叛亂。他的學生子路批評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一定要往公山弗擾那裡跑,支持犯上作亂呢?孔子答覆道:「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153]為了實現禮的秩序,孔子不惜違反他一向極力主張的不得「犯上作亂」的原則,其靈活性、變通性令人稱奇。可見,孔子在堅持禮這個常道不變的前提下,也主張並實行相當的變革。這是典型的在守成中創新,在堅持中發展的思路。孔子之後,儒家學者基本都恪守這種理論思路,奉行這種辦事原則。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154],堅持的是禮這個常道不變,在此前提下,可根據情況適當變通。荀子曾說過,「百王之無變,足以為道貫」[155],強調的是常道的延續性、繼承性及其典範作用。董仲舒追求「天不變道亦不變」[156],並宣稱道是萬世無弊的,有弊的就不是道,是對道的違背。他把常稱做「經」,變看做「權」,「經」神聖不可懷疑、不可動搖,「權」是適當變通,是「經」的補充。治國做人,要經權並用,但必須以經統權,「夫權雖反經,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之域,古雖死亡,終弗為也」[157],因為經為陽,權為陰,陽主陰次。董仲舒說:「《春秋》之道,固有常有變。變用於常,常用於變,各止其科,非相妨也。」[158]常、變各有其用處,並不矛盾。他還說:「今所謂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變其理,受命於天,易姓更王,非繼前王而王也。……若夫大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盡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159]總之,常道永恆、神聖,不可懷疑、改變;但作為常道的補充,權變、損益是可以的。實際上,我們從董仲舒所建立的以陰陽五行為骨架,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綜合法、道、名、墨、農、雜諸家思想而成的漢代新儒學體系來看,從他所建構的三綱五常的基本道德原則來看,其基本思想原則確實是尊重常道而又不乏權變,是在守成中創新,以創新促進守成,鞏固守成。漢代以後,就整體而言,傳統思想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走的這種路子。
與尊重傳統、重視常道的古代文化價值取向相應,崇尚守成也是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內容和顯著特徵之一。
中國文化歷來看重守成,尊重前人的創造成果,不簡單否定前人的成就。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本質上是一種尊重前人思想、繼承前人成就的守成思路。中國古代積澱甚深的先王崇拜觀念,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崇尚守成思想的深厚。「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160],祭祀后稷和文王,絕非為祭祀而祭祀,而是為了表明自己的事業與先輩事業的文化親緣關係,是對先輩事業的繼承。這是先王崇拜觀念的重要表現,也是它的價值所在。孔子曾經表示:「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161]孟子「言必稱堯舜」,宣稱「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162],這些都是遵循前人事業的足跡前進、認定事業發展的歷史繼承性和延續性的明證。
崇尚守成的思想,還表現為關於攻守異勢的論辯。西漢初期,劉邦的謀士們針對暴秦速亡的深刻教訓,明確提出了「取與守不同術」的理論,指出「仁者道之紀,義者聖之學」[163],逆取順守、文武並用才是「長久之術」[164],應當「定製度,興禮樂」,「立君臣,等上下,使綱紀有序,六親和睦」[165]。這實際上是要繼承、恢復先秦時期的禮樂文化制度和道德行為規範,是要保守既有的政教風俗,以此開出新的局面。
以注釋為基本方式和外在特徵的中國古代經學,無論其基本方法還是理論思路,都是典型的守成思想的體現。以前人的經典為價值導向,經學家們以注釋的方式闡釋前人的思想,並藉此闡發自己的思想觀點。無論古文經學還是今文經學,都是依託前人、依託經典而闡發自己的思想。儘管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之間對於經典的理解有著嚴重的分歧,但從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來看,都是在保守、認同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推進學術的發展,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綜上而言,尊重傳統、重視常道、崇尚守成,都是中國傳統精神文化中守成創新的進化意識的體現。這種在守成中創新的進化意識,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即用漸進的、溫和的、尊重前人的方式解釋世界、改造世界,充分尊重歷史,強調精神文化發展的歷史繼承和世代延續。這種態勢,往往被批評為保守主義。其實,任何歷史傳統都不是可以一刀割斷的,任何民族、任何文化,要發展,就必須對既有的成就有所守,如果沒有所守,則飄遊無根。從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來看,正是這種在守成中創新的觀念和方式,使得中華民族的文化積累十分深厚,價值整合十分成功,本根意識特別強烈,從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為國人自豪的根據。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尊重傳統過了頭,變成傳統崇拜而不自覺、自拔,就會成為復古主義者;重視常道過了頭,變成「天不變道亦不變」的信奉者,就會成為歷史發展方面的形上學者、教條主義者;崇尚守成過了頭,變成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就會成為保守主義者、國粹主義者。實際上,尊重傳統、重視常道、崇尚守成這些思想觀念,在歷史上都曾程度不同地被統治階級所利用,產生過消極的影響。但是,作為民族文化的基本成分,作為文化傳統的重要內容,它們卻又曾在歷史上發揮過規範人心、整合價值、凝聚力量的作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今天,在市場經濟的時代,我們應當注意開掘其中的積極成分,賦予時代精神,使之為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服務,為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有機協調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