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中國」的包容意識
2024-08-14 17:34:00
作者: 李宗桂
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又一重要內容,是「文化中國」的理想追求。
早在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們就有了文化中國的理想。所謂「諸夏為中國,據夷狄為外」[132],所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133],所謂「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也」[134],等等,便是文化中國理想的表現。傳說中的孔子修《春秋》,嚴夷夏之防,其原則是禮義道德。諸侯行為不合禮義道德的,便以夷狄看待;夷狄行為合乎禮義道德的,便以中國看待。孟子堅信進步文化能夠改變落後文化,而落後文化不可能改變進步文化,其所謂「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135],便是這種信念的體現。漢代研究《春秋》的公羊家們明確認為,夷狄與中國的區別,並非種族或地域的不同,而是文化道德的有無。公羊學大師董仲舒認為,《春秋·宣公十二年》記載晉楚之戰,晉國大敗,《春秋》褒揚處於夷狄之邦的出國合乎禮義,貶斥屬於諸夏部族的晉國不合禮義,原因就在於《春秋》無通辭,評價標準以是否符合禮義為轉移。晉國不講禮義,雖屬諸夏之國,也「變而為夷狄」;楚國恪守禮義,雖屬夷狄之邦,卻「變而為君子」[136]。夷夏之間,並無不可逾越的鴻溝。這就凸顯了夷夏之辨的文化標準和意義,溝通了夷夏之間在文化心理上的聯繫。這種夷夏互變的思想,是中國古代理性精神的重要成分,是文化中國理想追求的重要內容之一。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開明思想家們,主張「師夷長技」,實際上是承認「夷人」的器物文明高於華夏之邦。譚嗣同慨嘆:「今中國人心風俗政治法度,無一可比於夷狄,何嘗有一毫所謂『夏』者!」[137]可見,夷夏之別的標準,是文明進步的高下、有無。當然,用現代文明的眼光審視,這種華夷之辨的思想,無可否認地存在著某種輕視外族的意識。但我們更應看到的是,這種華夷之辨並非種族情結的外化,而是進步文化觀念的體現,即對文明與野蠻的區別,是揚文明而棄野蠻的精神超越。何況,當時的思想家們已經反覆申論,文明與野蠻的分界是禮義的有無,中國而失禮義則夷狄之,夷狄而能禮義則中國之,可見華夷之辨主要是個文化概念。
可以說,先秦時期以孔孟為代表的仁學理論,個體人格獨立和道德修養主張;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對個體精神自由的追求,是此前文化中國理想的進一步探討和充實。儘管這種理想在當時因不合以武力取天下的潮流而被冷落,但從整個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它們的確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化精神的一個方向。秦王朝的窮奢極欲、橫徵暴斂,正是對文化中國理想的反動。漢代的改制更化,崇儒術,重文治,則是對「文化中國」理想的恢復和實踐。
顯而易見,「文化中國」的理想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它的包容性不僅體現為對何謂中國人的價值尺度的文化內涵的豐富,還表現為它本身內容的極大的涵括性,以及價值指向的多元性。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近年來海外華人學者提出「文化中國」的概念,有的是從中國統一的角度考慮問題[138],有的是從發掘精神資源的角度,把中國傳統文化看做一個可資利用的精神寶藏,或者將受中國文化精神價值影響的華人和外國漢學家的群體看做一個觀念上的整體,闡發中國文化的價值和地位[139]。其中,以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的觀點較有代表性。杜維明指出,「文化中國」這一概念是相對於「政治中國」「經濟中國」而言,在以權力和金錢為議論主題的話語之外,開創一個既落實日常生活而又能展現藝術美感、道德關切、宗教情操的公眾領域。他認為,「文化中國」至少包括三個意義世界:第一個意義世界是由華人所組織的社會,包括中國大陸、台灣、港澳,新加坡,當然也包括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第二個意義世界是散布於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第三個意義世界是指和中國既無血緣又未必有婚姻關係,但和中國文化結了不解之緣的世界各階層人士,包括學術界、媒體、企業、宗教、政府及民間機構。杜維明強調,「中國不僅是經濟實體,政治結構,社會組織,同時是一個文化理念」[140]。杜維明關於「文化中國」概念的疏解,與我們的理解大致相同,即「文化中國」不是一個政治概念或者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文化概念。
國內有的學者認為,就世界華人文化的地區性的分化發展而言,文化中國的格局大致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大陸母體的中華文化;第二個層次是中國台、港地區的中華文化;第三個層次是東南亞以及東北亞各國華人聚居地區的中華文化;第四個層次是散居世界各國的華人所擁有的中華文化;第五個層次是外國朋友的漢學研究中所弘揚的中華文化。這五個不同地區(層次)的中華文化,跨越了人文地理以及社會、政治、經濟等的距離,也超出了民族、學派、語言等的歧異,而就其對中華文化的保存、弘揚和認同感而言,是一脈相通的,具有統一性;而就其對中華文化的取捨、豐富和發展而言,則又各有成就,各具特色,展現為雜多性。由一趨多,多中顯一;同歸殊途,一致百慮。「『文化中國』這一範疇,既涵攝世界華人文化這一綜合性概念在內,又包容了世界各國學者、作者和友好人士對中華文化日益擴大和深化的多種研究成果。」[141]我覺得,這種看法是比較平實的。根據這種認識,我們可以明顯地認識到,「文化中國」作為一種文化觀念、文化意識,它本身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具有廣闊的胸襟,能夠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立足,適應當地社會的環境,在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中發展壯大自身。可以說,正是「文化中國」觀念的精神激勵和價值引導作用,使得世界上不同地區的認同中國文化的人們能夠相互聯繫,相互學習,在文化交流中提升中國文化的質素,升華自己的境界。正因為如此,「文化中國」的包容意識及其價值理念,對於海內外中華兒女凝聚力的增強,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