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國:開局脫離老爹單幹> 第三百章 奪陝縣,等董卓的大禮

第三百章 奪陝縣,等董卓的大禮

2024-06-12 15:55:25 作者: 天乂

  安靜片刻,在茅津比較久的荀攸率先開口道:「主公若想從中取事,當渡茅津,先破陝縣,斷董卓於秦關以東。」

  聽其言,李旭知道說的是函谷關,其分秦漢兩關。

  秦函谷關稱秦關,乃春秋戰國時期,秦孝公奪取崤函之地,設置的關隘,在茅津西南方向一百二十餘里,乃是西入長安的唯一要塞。

  其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地處『長安古道』,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

  而要西去秦關,必然經陝縣過弘農,否則只有翻越崤山了,但人可過,那搶來的大批東西難道丟了嘛。

  放棄好東西,董卓肯定是不會幹的,所以那就是最後的打劫位置,當然函谷關也行。

  與其一起駐紮數日的趙雲亦出聲道:「據細作探報,駐守陝縣的乃撤出河東的張濟,有兵馬七千,其一直固守不出。」

  「如此,今夜或可破陝縣。」兩人剛說完,徐庶便出聲說話。

  

  李旭一聽,忙看向徐庶,問道:「元直有何計策。」

  帳中所有人都詫異的看向徐庶,荀攸、戲志才等智謀之士都很好奇這個新投主公的謀士,有什麼厲害之處。

  徐庶眼眸微眯,扯了扯嗓子,不慌不忙的說道:

  「主公容稟,數日來,屬下知子龍將軍他們在此地尋找並多造木筏走舸,如今已有許多,足矣大軍渡河之用。」

  「天公剛剛下了暴雨,此刻河水漲位,水面湍急,今夜何不全軍爭渡,定使其始料未及,必可趁勢奪之。」

  聞言,在場的文武都細細思索,荀攸撫須想了想,微點頭道:「此時節,大軍趁夜一同爭渡,大膽之舉可出其不意,定能成事。」

  「可行。」戲志才搖了搖羽扇,也附和出聲。

  「恩。」李旭亦頷首想著,知道此時渡河會很艱難,敵人也可能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大膽,陡然雙目一睜,腦海靈光一閃,既然要大膽,那就更大膽一些。

  想罷,揚聲正色道:「既如此傳令下去,今夜大軍渡河,要並排緊密而渡,前後左右相連,給我在大河上鋪上一層大浮橋。」

  話一出,帳中眾人無不吃驚,三個謀士俱眼前一亮,趙雲等武將紛紛震聲大喊:「諾~我等謹遵主公之令。」

  當夜,又開始散落細雨,給李旭的大軍增加了困難,卻難不住眾志成城的并州軍。

  大河上,洶湧浪濤拍打,黑夜中,一條縱跨茅津的木筏浮橋橫空現世,仿佛將大河東西斬斷,也付出了上千人的代價。

  這浮橋一起,倒是有了好處,使得騎兵能夠快速渡河,耗時也短了。

  大軍渡過茅津,李旭駐馬回看那用血建起的浮橋,面色嚴肅的低喃道:「放心吧,你們不會白白犧牲,必拿到董胖子的大禮。」

  說著目光望向東面,充滿堅定語氣,高聲道:「眾軍聽令,直奔陝縣。」

  「遵命!!!」回應他的是萬人的齊聲大吼。

  隨後,李旭留下卞喜領五百人看守浮橋,大軍以閃電般的速度,直向在茅津西南十多里處陝縣奔去。

  陝縣衙堂。

  賈詡和回來不久的張繡聯袂步入。

  「叔父,嬸嬸只是被并州軍看管,必然無恙,尋找時機,侄兒帶人迎救。」

  見到張濟正一個人悶悶不樂的飲酒,張繡暗自嘆息的連忙上前慰藉道,自打回來告訴後,張濟就成了這樣。

  「哦,是佑維啊,還有文和啊。」張濟睜開朦朧的雙眼,看著面前重疊的身影,盯了許久才出聲。

  跟著嘴角揚起,擺手搖頭晃腦道:「無礙,只一女婦耳,某隻是貪杯罷了,你二人來此何事啊。」

  「將軍,前些時辰降下暴雨,現又細雨連綿,可有讓斥候打探茅津否。」賈詡看這模樣,微微皺眉,拱手問道。

  「不曾有,不曾有。」

  張濟毫不在意的揮手,漲了口氣,迷迷糊糊的喊道:「你二人無需顧慮,暴雨之下,無有人敢渡那洶湧的大河,放心便是。」

  說著又拿起案上的酒罈,狂倒在嘴裡,半數沒入口,讓衣襟都被浸濕。

  「這。」賈詡隱隱有些不安,多次與并州軍打交道,還真不一定啊,轉向張繡,說道:「少將軍,茅津。。。」

  話剛出口,一名士卒慌慌張張的跑進正堂,忙抱拳道:「將軍不好了,東北方向有騎兵急速奔來,距城池不足三里。」

  賈詡、張繡聞言大驚,這怎麼說什麼來什麼,而張濟還在醉醺醺的晃腦,完全沒聽到事情的嚴重性,可能下一息就要趴倒。

  「文和先生,如今該怎麼辦,叔父還這般模樣,如何統御兵馬迎敵。」張繡急了,連忙靠近賈詡詢問。

  賈詡凝眼捏須,大腦飛速旋轉,沉吟道:「少將軍,并州軍來勢洶洶,轉瞬即至,陝縣已不可守,為今之計速速棄城撤往秦關。」

  守陝縣不是不能守,可要孤軍久守,是很難守住的,最懂明哲保身的他,是不可能讓自己陷入險境的。

  所言之話,好聽點叫避鋒芒撤兵,難聽點就是畏懼兵勢而逃。

  很信服賈詡的張繡聽了,想也不想的應聲:「好,召集部眾,馬上撤出陝縣。」

  既已決定,張繡讓人扶上熟睡的張濟,便與賈詡領著部眾撤離,因為過於充滿,手下七千人馬召集不過五千。

  前腳剛走,後腳李旭就帶著三萬騎兵趕到,只見城門大開,還未來得及跑走的西涼兵在城中禍禍。

  以李旭的脾氣哪裡能忍,二話不說下令騎兵殺入城中,膽敢作亂的西涼兵無一倖免,兩千餘人死了一半。

  戰鬥很快結束,城門處,李旭端坐墨麒麟上,任由冰冷的雨水順著狻猊吞面兜鍪滑落,打在玄光甲上。

  目光冷峻的看著跪在泥坑中的一名西涼兵降卒,厲聲問道:「說,發生何事,城中守軍為何僅有你等,都去哪裡了。」

  「稟將軍,小人突然召集撤兵的命令,其他一概不知啊。」寒冷的聲音一出,在雨中已經哆嗦不行的降卒更加顫慄,忙不迭的磕頭。

  李旭皺眉,繼續問道:「何人下的命令。」

  「稟將軍,是少將軍張繡和賈詡先生。」那降卒連忙回應。

  「原來是賈詡,很符合他的作風,壓下去吧。」

  李旭聽名字,嘴角微斜,也就不再問了,讓人將降卒壓走,心裡蠻奇怪這兩人這麼早廝混在一起。

  奪下陝縣後,便引大軍入城歇息躲雨,以免著了涼,一旦著涼那戰力就大打折扣,時間還很充沛,自然要保證了。

  當然也下令封鎖消息,最後則是讓史阿帶著黑衣衛打探秦關的虛實,準備明日去尋找有利地方,收大禮。

  ###

  漢函谷關。

  乃西漢元鼎三年遷至新安,即是屬雒陽八關中的函谷關。

  位於雒陽西面一百二十餘里,與秦關相距三百五十餘里。

  此關建成之後,氣勢宏偉,南北兩側有高厚城牆延伸山間,形成屏障,惟有通過城門,才可以出入此關,是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

  它北至黃河岸,南到宜陽,關塞相連,幾乎等於小長城,被稱為『崤函孔道』、『中原鎖匙』。

  而此刻,函谷關東面道路上,裝載金珠緞匹好物數千餘的車輛在前,數萬大軍在後,望函谷關行進。

  在大軍中央,坐在車駕中的董卓凝望著雄偉的函谷關,正琢磨著是不是要把它廢了。

  只見關門樓在西側,有雞鳴、望氣二台在關門樓東側,

  「文憂啊,函谷關險要,這要是落入叛軍手中,豈不是要拿來對付咱家,有秦關即可,咱家意思要把其廢除咯。」

  董卓探頭出車駕,看向李儒高聲說道,看了許久,覺得還是廢掉的好,讓雒陽暴露在自己的鐵騎之下。

  「丞相之言在理,毀之不易,不妨令士卒鑿去兩邊雞鳴、望氣二台,推倒關門樓,也好讓後面的百姓,車輛過關。」

  乘馬行在車駕旁的李儒聞聲,看了看函谷關,捏須點頭。

  「好,就如此辦。」董卓一聽覺得很在理,粗狂大笑。

  命令下達,西涼兵們拿出了在雒陽的看家本領,個個化身拆卸專家,幹勁十足的對著關牆一頓瘋狂輸出。

  待董卓的車駕過了函谷關幾里,雞鳴、望氣已經不成樣了。

  「丞相,為防叛軍追擊,可布軍在此,定可教其有來無回。」

  李儒看著中間平地,兩側山丘起伏,前方道路旁還有一處密林的地形,思索片刻後,於馬上拱手建議。

  董卓聽可以讓那些叛軍吃癟,直接從其計,又下令呂布引精兵遏後,是去後方敦促百姓快些,以免被叛軍搶去。

  ###

  臨近黃昏,夜色將暗,死氣沉沉的雒陽城,終於迎來了生氣。

  率先趕到的正是從大谷關飛奔而來的孫堅、程普幾人,看著黃昏下不復繁華、雜亂破敗的雒陽城,俱是震驚。

  忙是帶著部眾進入外郭,驚的啃食屍體的烏鴉撲翅飛起,不過一會,見沒人搭理它們,又重新飛回。

  孫堅是來過雒陽的,環視著變成無絲毫雞犬人煙的鬼城,咬牙切齒的深惡董卓的暴行,時不時破口大罵。

  一路到了內城,連個鬼影也沒有,於是孫堅便下令軍士收攏散落的屍首,騰出一片地域,等待盟軍到來。

  兩日後,曹操和劉備率先抵達雒陽,看著滿目瘡痍的雒陽城,無不憤恨,緊跟著袁紹等一眾諸侯也領軍到來。

  看見雒陽場景又是一陣對董卓的痛罵,就差挖祖墳了。

  內城的慘狀尤為嚴重,此時雖然是一個空殼,但畢竟是帝都雒陽,袁紹也不好放肆,只好下令十多萬大軍在外郭的荒地駐紮。


關閉